学进去-教育应平等而普惠
西师大版(2003)| 六年级上册
版本
部编版
人教版(2001)
苏教版(2016)
苏教版(2001)
北师大版(2016)
北师大版(2001)
语文S版(2016)
语文S版(2003)
西师大版(2016)
西师大版(2003)
北京版(2016)
北京版(2004)
教科版(五四学制)(2016)
教科版(五四学制)(2003)
冀教版(2002)
鲁教版(五四学制)
沪教版(2015)
沪教版(2007)
长春版(2016)
长春版(2003)
鄂教版(2016)
鄂教版(2003)
冀教版(2016)
教科版(2003)
教科版(2016)
人教版(1990s)
湘教版(2003)
湘教版(2016)
语文A版
浙教版
人教部编版(五四制)
教材
收藏阳光、颜色和单词,收藏夏季美丽的景象,好在严冬来临之际温暖自己的心房,这是多么简单的道理,却又多么实在!
人生如月,也有阴晴圆缺,(    )去到哪里,(  )难免有不愉快的事情。
如果没有严冬,我们未必觉察四季的可贵;如果田鼠们没有储藏粮食,就一定熬不过冬天;如果我们没有留心收藏快乐的片断,构筑竖实的心灵防线,哪怕只是一次小小的挫折,也足以让我们的内心世界冻结、枯萎。
因此,对于生存,精神储备和物质收藏同等重要。
(1)在括号里填上恰当的关联词语。
(2)根据课文内容填空。
人生也像四季一样,当我们幸福,快乐时是处于()季;当我们遭受困难、不幸、挫折时,就像身在()。
(3) 在文中画出一个比喻句,一个排比句。
(4)结合日常生活事例,说说你对画线句子的理解:
对①的理解: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对②的理解: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类型:现代文阅读
难度系数:较难0.4
收藏
纠错
详情
课文链接。
1.阅读下面的语句回答问题。
“那么,你在干什么呢?”
“我在收藏阳光、颜色和单词。”
“什么?”其他田鼠吃了一惊,相互看了看,以为这是一个笑话,笑了起来。
(1)其他田鼠为什么认为尼克收藏阳光、颜色和单词是一个笑话?
(2) 联系课文回答尼克收藏的“阳光”“颜色”和“单词”分别指什么?
2.田鼠们对尼克的态度,前后有什么变化?
3.作者认为“收藏阳光”有什么好处?
4.说出“阳光”在本文的比喻意义。
5.写出一句类似“收藏阳光”的名言,也可是文段中的句子。
类型:现代文阅读
难度系数:较难0.4
收藏
纠错
详情
阅读漫游。 
苹果里的五角星
||邻居家的小男孩是我家的常客,差不多每天都要来向我报告幼儿园的新闻,或者显示显示他学会的新本领。一天,他来到我家从桌子上拿起一把小刀,又向我要了一只苹果,说 大哥哥 我要让你看看里面藏着什么 我知道里面是什么 我瞧着他说
“不,你不知道的,还是让我切给你看吧。”说着他把苹果一切两半。我们通常的切法是从顶部到底部,而他呢,却是拦腰切下去。 大哥哥 看哪 他把切好的苹果举到我面前说 里头有颗五角星呢
真的,从横切面看可以清晰地看出,苹果核果然像一颗五角星。我见过许多人切苹果,他们对切苹果都不生疏,总是规规矩矩地按通常的切法把它们一切两半,却从未见过还有另一种切法,更没想到苹果里还隐藏着“五角星”!|| 
||第一次这样切苹果的,也许是出于无意,也许是出于好奇。使我深有感触的是这很少为人知道的图案龙有那么大的吸引力。这个秘密不知从什么地方传到那男孩的幼儿园,然后又由他传给我,现在我又传给你们大家。是的,如果你们想知道什么叫创造力,往小处说,就是换一种切苹果的方法。||
1.给文中画线的部分加上合适的标点符号。
2.给下列画线的字选出正确的读音,用“√”画出。
子(zhuō zuō)      案(tú  tū)
苹果(qiē qiě)        不多(chā chà chāi)
奇(hào hǎo)           往小说(chū chù)
3.写出下列词语的近义词或反义词。
近义词:清晰——(    )   通常——(    ) 
反义词:生疏——(    )   秘密——(    )
4选文已用“||”分为两段,写出每一段的大意。
(1)                                                                               
(2)                                                             
5.本文主要讲了邻居家的小男孩把横切苹果的有趣发现传给了“我”,使“我”有了很深刻的感触,“我”又把它传给了大家。“我” 要传给大家的是什么呢?文中有一句话表明了,找出来,写在下面横线上。
                                                               
6.你从小男孩横切苹果的有趣发现中受到了什么启发?
类型:现代文阅读
难度系数:一般0.64
收藏
纠错
详情
课外阅读。
鱼竿和鱼篓
在澳大利亚,有一个鱼竿和鱼篓的故事广为人知。
两个年轻人外出旅行,因为迷路而越走越远,到了一个人迹罕至的地方。眼看所带的食物没有了,正在绝望的时候,他们遇到了一个钓鱼的老人。老人手里拿着一个钓鱼竿,鱼篓里有一些鱼。他们立即向老人求救。老人说:“从这里出去走到有人烟的地方,至少有十天的路程,我把手里的两样东西送给你们,请你们自己想办法渡过难关吧。”
年龄大些的要了_________________,他说:“我没有力气去钓鱼了,我吃着这些鱼回去。”他想,有鱼果腹,还愁饿肚?年轻一些的拿了钓鱼竿想,鱼竿在手,何患无鱼?他们高兴地和老人告别,然后他们分道扬镳了。
拿了鱼的那个人原地就用干柴搭起篝火煮起了鱼。他狼吞虎咽,转瞬间,连鱼汤也被他喝了个精光。他饿了就吃鱼,走了一半多路,就饿死在了空空的鱼篓旁。
而拿了钓鱼竿的人呢?他提着钓鱼竿继续忍饥挨饿,一步步艰难地向能够钓鱼的地方走去。当他已经看到不远处那片碧蓝的湖面时,他浑身的最后一点儿力气也使完了,只能眼巴巴地带着无尽的遗憾撒手人寰。
很多年以后,又有两个年轻人同样因为迷路到了这个人迹罕至的地方。同样,在他们山穷水尽的时候,也遇到了一个拿着钓鱼竿和装有一些鱼的鱼篓的老人。他们向老人求救,老人依然分别送给他们每人一样东西以后就走了。
两个年轻人商量:我们不能分开,两个人的力量和智慧肯定比一个人大,我们共同吃着这些鱼去寻找钓鱼的地方,边钓鱼边向有人烟的地方靠近就有救了。
他们俩同甘共苦,精打细算,每顿只煮一条鱼。果然,在鱼篓里的鱼将要吃尽的时候,他们找到了钓鱼的地方。而后,他们把钓到的鱼晒成鱼干,向着前面走,不久又发现了钓鱼的地方……十几天以后,他们成功地从死亡之地突围,回到了出发之地。
澳大利亚人把这个故事作为他们民族的座右铭,告诉自己的子孙,无论做什么事情,都要精诚合作,而不要自私狭隘。
1.根据上下文的意思,在文中的横线上把句子补充完整。
2.短文讲述了几组年轻人的故事?结果分别是什么?为什么结果会不同?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短文告诉我们一个什么道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类型:现代文阅读
难度系数:较难0.4
收藏
纠错
详情
课内阅读。
1.阅读课文的第20自然段,回答问题。
(1)“这是多么简单的道理”指的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这句话中“阳光、颜色和单词”都是指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阅读课文的最后两个自然段,回答问题。
(1)倒数第二自然段中的排比句很有哲理意味,你能仿照这种写法再补充一句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你从这两个自然段中明白了什么道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类型:现代文阅读
难度系数:一般0.65
收藏
纠错
详情
阅读大舞台。

鱼竿和鱼篓

在澳大利亚,有一个鱼竿和鱼篓的故事广为人知。

两个年轻人外出旅行,因为迷路,而越走越远。到了一个人迹罕至的地方,眼看所带的食物没有了。正在绝望的时候,他们遇到了一个钓鱼的老人。老人手里拿着一个钓鱼竿,鱼篓里有一些鱼。他们立即向老人求救。老人说:“从这里出去走到有人烟的地方,至少有十天的路程。我手里的两样东西送给你们,请你们自己想办法渡过难关吧。”

年龄大些的要了______________,他说:“我没有力气去钓鱼了,我吃着这些鱼回去。”他想,有鱼果腹,还愁饿肚?年轻一些的拿了钓鱼竿想,鱼竿在手,何愁无鱼?他们高兴地和老人告别,然后他们分道扬镳了。

拿了鱼的那个人原地就用干柴搭起篝火煮起了鱼,他狼吞虎咽,转瞬间,连鱼汤也被他喝了个精光。他饿了就吃鱼,走了一半多路,就饿死在空空的鱼篓旁。

而拿了钓鱼竿的人呢?他提着钓鱼竿继续忍饥挨饿,一步步艰难地向能够钓鱼的地方走去。当他已经看到不远处那片碧蓝的湖面时,他浑身的最后一点力气也使完了,只能眼巴巴地带着无尽的遗憾撒手人间。

很多年以后,又有两个年轻人同样因为迷路到了这个人迹罕至的地方。同样,在他们山穷水尽的时候,也遇到了一个拿着钓鱼竿和装有一些鱼的鱼篓的老人。他们向老人求救,老人依然分别送给他们每人一样东西以后就走了。

两个年轻人商量:我们不能分开,两个人的力量和智慧肯定比一个人大,我们共同吃着这些鱼去寻找钓鱼的地方,边钓鱼边向有人烟的地方靠近就有救了。

他们俩同甘共苦,精打细算,每顿只煮一条鱼。果然,在鱼篓里的鱼将要吃尽的时候,他们找到了钓鱼的地方。而后,他们把钓到的鱼晒成鱼干,向着前面走,不久又发现了钓鱼的地方……十几天以后,他们成功地从死亡之地突围,回到了出发之地。

澳大利亚人把这个故事作为他们民族的座右铭,告诉自己的子孙,无论做什么事情,都要精诚合作,而不要自私狭隘。

1.从文中找出下列词的反义词。
宽广——(   )   分裂—— (   )   同心协力一一(   )
2.根据上下文意思,在文中的横线上选填的句子应该是(   )
A.那鱼篓里一篓鲜活硕大的鱼。B.那一篓鲜活硕大的鱼。
C.那鱼篓里鲜活硕大的鱼。D.那装着鲜活硕大的鱼的鱼篓。
3.在文中用“——”画出说明这个故事的道理的句子。
类型:现代文阅读
难度系数:较难0.4
收藏
纠错
详情
阅读短文,回答问题
收藏阳光、颜色和单词、收藏夏季美丽的景象,好在严冬来临之际温暖自己的心房,这是多么简单的道理,却又多么实在!
人生如月,也有阴晴圆缺,无论去到哪里,难免有不愉快的事情。
如果没有严冬,我们未必能觉察四季的可贵,如果田鼠们没有储藏粮食,就一定熬不过冬天:如果我们没有留心收藏快乐的片断,构筑坚实的心灵防线,哪怕只是一次小小的挫折,也足以让我们的内心世界冻结、枯萎。
因此,对于生存,精神储备和物质收藏同等重要。
(1)联系上下文解释词语:
实在:                                 
枯萎:                                
(2)“多么简单的道理”指的是
A、收藏阳光、颜色和单词、收藏夏季美丽的景象,好在严冬来临之际温暖自己的心房
B、为自己的冬天储存好食物
(3)划线部分的句子用到的修辞是:
A.比喻  B.排比   C.拟人
(4)你是如何理解文章的最后一段话的?( )
A.光有物质的富有是不行的,还必须要有精神的富有。
B.在生活中,我们要有足够的物质储备。
C.在生活中,我们要有足够的精神储备。
(5)如果给你有一次收藏的机会,你将收藏什么?说出理由。
                                       
                                       
                                       
类型:现代文阅读
难度系数:较难0.4
收藏
纠错
详情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