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进去-教育应平等而普惠
北师大版(2001)| 四年级上册
版本
部编版
人教版(2001)
苏教版(2016)
苏教版(2001)
北师大版(2016)
北师大版(2001)
语文S版(2016)
语文S版(2003)
西师大版(2016)
西师大版(2003)
北京版(2016)
北京版(2004)
教科版(五四学制)(2016)
教科版(五四学制)(2003)
冀教版(2002)
鲁教版(五四学制)
沪教版(2015)
沪教版(2007)
长春版(2016)
长春版(2003)
鄂教版(2016)
鄂教版(2003)
冀教版(2016)
教科版(2003)
教科版(2016)
人教版(1990s)
湘教版(2003)
湘教版(2016)
语文A版
浙教版
人教部编版(五四制)
教材
对比阅读。
(一)
推开门一看好大的雪啊那山川河流树木房屋都笼罩上一层白茫茫的厚雪极目远眺,万里江山变成了一个粉妆玉砌的世界。看近处,那些落光了叶子的树木上,挂满了毛茸茸、亮晶晶的银条儿,那些冬夏常青的松树和柏树上,挂满了蓬松松、沉甸甸的雪球儿。一阵风吹来,树木轻轻地摇晃着,那美丽的银条儿和雪球儿簌簌落落地抖落下来。玉屑似的雪末儿随风飘扬,在清晨的阳光下,幻映出一道道五光十色的彩虹。
(二)
雪后,放眼远眺,好一派万里雪封、银妆素(sù  shù)裹的北国风光。大地仿佛(fó  fú)披上了白而轻软的地毯,世界也好像变成了一片洁白无瑕的天地。马路上铺(pūpù)满了一层厚厚的银白色的雪,在阳光的照射下,反射出耀眼的光芒。松树的枝叶上布满了一簇族、一团团的雪,像松鼠的大尾巴一样蓬蓬松松。雪地,成为孩子兴高采烈嬉闹的乐园;雪原,变成了人们竞走滑翔的胜地;雪堆,成了艺术家雕刀下玉砌(qiè  qì)冰筑的宫殿……
1.在语段(一)中的方框处加标点。
2.用“”划掉语段(二)括号里不正确的读音。
3.用“___”画出比喻句。(每个语段画出一个即可)
4.语段(一)是按照由(       )及(       )的顺序写的;语段(二)是按照由(       )到(       )的顺序写的。
5.这两个语段都描写了(       )的美景,表达了作者对雪的(       )之情。
类型:现代文阅读
难度系数:一般0.64
收藏
纠错
详情
课外阅读。
快活的春风
春风,是快活的,
可不是调皮的孩子,
也有个悄悄的秘密。
他走到田野、小溪,
给种子以绿色的希望,
给溪水以前进的勇气。
他爱和花儿跳舞,
把花儿打扮成——
红的,白的,紫的……
……
1.根据诗歌内容填上恰当的词语。
(        )的孩子  (        )的秘密
(        )的希望  (        )的勇气
2.文中破折号的用法是(   )
A.表示意思的转折。
B.表示下文是解释说明的部分。
C.表示下文是补充说明的内容。
3.本文运用了_________的修辞手法。
类型:现代文阅读
难度系数:一般0.64
收藏
纠错
详情
课内阅读。
下雪的早晨
雪下着,下着,没有声音,
雪下着,下着,一刻不停。
洁白的雪,盖满了院子,
洁白的雪,盖满了屋顶,
整个世界多么静,多么静。
  
看着雪花在飘飞,
我想得很远,很远。
想起夏天的树林,
树林里的早晨,
到处都是露水,
太阳刚刚上升。
一个小孩,赤着脚,
从晨光里走来,
他的脸像一朵鲜花,
他的嘴发出低低的歌声,
他的小手拿着一根竹竿。
他仰起小小的头,
那双发亮的眼睛,
透过浓密的树叶,
在寻找知了的声音……
他的另一只小手,
提了一串绿色的东西——
一根很长的狗尾草,
结了蚂蚱、金甲虫和蜻蜓。
这一切啊,
我都记得很清。
  
我们很久没有到树林里去了,
那儿早已铺满了落叶,
也不会有什么人影;
但我一直都记着那小孩子,
和他的很轻很轻的歌声。
此刻,他不知在哪间小屋里,
看着不停地飘飞着的雪花,
或许想到树林里去抛雪球,
或许想到湖上去滑冰,
但他决不会知道,
有一个人想着他,
就在这个下雪的早晨。
1.在括号里填上合适的词语。
(    )的早晨  (    )的歌声
(    )的东西  (    )树叶
2.关于这首诗的主旨,有下面三种说法:
A.塑造了一个可爱的农家孩子的形象。
B.赞美大自然给孩子们带来了欢乐。
C.诗人的童年是不幸的,他向往童年的欢乐。
你赞成哪种说法?简要说明理由。
                                    
                                 
3.诗歌开头写雪有什么作用?
                                   
                                  
4.诗中描写那个农家孩子,有写实,也有虚写。请将虚写部分找出来,并说说这样写有什么好处。
                                
                                 
类型:现代文阅读
难度系数:一般0.65
收藏
纠错
详情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