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头做汤
舍本逐末
战国时候,有一次齐王派遣使臣到赵国去拜访赵威后,以示友好。赵威后很热情地接待来访的使臣。使臣在献上齐王准备的礼物后,又呈上一封齐王写的信。
赵威后收下了信,并马上拆开来看。她请使臣坐下,亲切地问道:“久未问候,贵国的庄稼长得好吗?”使臣一听,很不高兴地说:“我是奉了敝国国君之命前来问候您的,可是您不先问候敝国国君,反倒先问起庄稼,这分明是先贱而后贵。难道说,一个治理万民的君王,会比不上庄稼和百姓吗?”
赵威后听了并没有生气,反倒笑着对使臣说:“这你就错了!没有庄稼,如何养活人民?这( )贵贱之分,( )本末之别啊!难道说要先舍根本,去问那些末节吗?”
齐国使臣对赵威后的这一番话非常佩服,并且为自己刚才无礼的态度感到惭愧。
现在,人们用“舍本逐末”来比喻做事不抓住主要问题,而专顾细枝末节。
1.知音屋(给加点字注音)司马光七岁,凛然如成人,闻讲《左氏春秋》,爱之,退为家人讲,即了其大旨。自是手不释书,至不知饥渴寒暑。群儿戏于庭,一儿登瓮,足跌没水中,众皆弃,光持石击瓮,水迸,儿得活。
1.短文写的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