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进去-教育应平等而普惠
鲁教版(五四学制)| 四年级上册
版本
部编版
人教版(2001)
苏教版(2016)
苏教版(2001)
北师大版(2016)
北师大版(2001)
语文S版(2016)
语文S版(2003)
西师大版(2016)
西师大版(2003)
北京版(2016)
北京版(2004)
教科版(五四学制)(2016)
教科版(五四学制)(2003)
冀教版(2002)
鲁教版(五四学制)
沪教版(2015)
沪教版(2007)
长春版(2016)
长春版(2003)
鄂教版(2016)
鄂教版(2003)
冀教版(2016)
教科版(2003)
教科版(2016)
人教版(1990s)
湘教版(2003)
湘教版(2016)
语文A版
浙教版
人教部编版(五四制)
教材
我会先比一比,然后选择恰当的词语填空。
严厉     严肃     严格
1.爸爸对自己要求很(      ),上班从不迟到。
2.妈妈(      )地对我说:“好孩子要诚实,不能说谎话!”
只要……就……          即使……也……       因为……所以……
3.电视机没有图像了,(       )维修人员来维修,故障(       )能排除。
4.电视机没有图像了,(       )维修人员来维修,故障(       )不一定能排除。
类型:信息匹配
难度系数:较难0.4
收藏
纠错
详情
课外阅读,回答问题。

一个有魔力的字眼

窗外,飘着一根青藤。

青藤上挂着一串翠绿的叶子,有的像一只好奇的小耳朵,有的像一张灵巧的小嘴巴。

青藤发现,屋里的那位白发老奶奶身边有个男孩,他有一双明亮的大眼睛。小男孩仰着脸,对奶奶说:“奶奶,请您帮我抱大橱上的熊猫好吗?”奶奶微笑着把大熊猫给了他。

“奶奶,请给我喝点水好吗?”奶奶微笑着倒了一杯凉开水,还加上橘子汁。小男孩笑了,笑得像橘子一样甜……

像小耳朵一样的青藤叶子,也学着说了一句:“风姐姐,请来一下,帮我吹掉热气行吗?”果然,风姐姐来了,青藤在微风中跳起了舞。

像小嘴巴一样的青藤叶子,也说了一句:“雨妹妹,请来一下,我们太渴了。”雨妹妹唱着淅淅沥沥的歌来了,(     )请青藤喝个痛快,(     )把一张张青藤叶子洗得油绿发亮。

“请……”这是个多么有魔力的字眼。她像清风一样凉爽,像细雨一样甜美……

1.文中括号内应填的关联词是(     
A.只要……就……
B.不仅……而且……
C.虽然……但是……
D.如果……就……
2.写出下列词语的反义词。
明亮——________     凉爽——________     甜美——________
3.联系上下文理解句子。
“请……”这是个多么有魔力的字眼。
①句中的“这”指的是________
②“魔力”的意思是________
③写出短文中体现“有魔力”的事例。(写两件)________
类型:现代文阅读
难度系数:较难0.4
收藏
纠错
详情
王尔德最著名的童话故事是《快乐王子》和《自私的巨人》。《自私的巨人》在王尔德童话中,是篇幅最短的一篇,也是最优美、最富诗意的一篇。国最著名的童话作品之一,多次再版。一次,王尔德给儿子讲《自私的巨人》,竟然情不自禁哭了起来。儿子问他为什么哭了,王尔德说,真正美丽的事物总会使他流下眼泪。

机智、风趣和戏剧性,孪生般贯穿于他所有的童话中,也是他的童话最吸引人的地方。王尔德将人性的至美归于至爱,像《快乐王子》中的王子和燕子,《夜莺与玫瑰》中的夜莺。几乎每一个童话都有一个因为至爱而变得至美的形象,体现了王尔德追求理想艺术的初衷,无愧为这位“为艺术而艺术”之始祖的佳作。
你还读过哪些童话故事?写一写自己在读完一篇后的感受吧!   
                                         
                                         
类型:现代文阅读
难度系数:较难0.4
收藏
纠错
详情
阅读短文,完成练习。

一天早晨,巨人躺在床上,被一阵迷人的乐曲惊醒了。这乐曲是那样的悦耳动听,起初他还以为是皇家乐队从门前经过呢。仔细一瞧,原来是一只小朱顶雀在窗外歌唱。婉转的歌声在巨人的耳边回荡,他觉得这简直是世界上最美妙的音乐,因为在他的花园里很久很久没有听到鸟儿的歌唱了。冰雹闻声停住了狂乱的舞步,北风也止住了咆哮。一阵清香透过敞开的窗户扑进巨人的鼻中。

“春天总算来啦!”巨人说着便从床上跳下来,伸出脑袋向窗外张望。

他看到了什么呢?

他看到了更美妙的景象:围墙上挖了一个小洞,一群孩子从洞口爬了进来,他们攀上花园的果树,每棵树上都有一个孩子。桃树看见孩子们终于又来了,心里非常高兴,因此用鲜艳的花朵把自己打扮起来,伸出肥枝嫩杈在孩子们的脑袋上方轻悠悠的摆动。鸟儿们欢快的跳啊唱啊,朵朵鲜花纷纷从绿油油的草丛里探出头来尽情的欢笑。多么迷人的景象啊!可是,花园里仍然有一个角落是冬天。这是花园里最边远的角落。一个小孩站在那儿。他太小了,怎么也够不着树枝,只好徘徊在树旁,伤心地哭泣着。那棵可怜的树上仍旧是一片白雪冰霜,北风还在树梢上空呼啸。小树着急地说:“快爬上来呀!孩子。”说着他把树枝低垂下来,几乎贴近地面。可是孩子太小了,还是上不去。

巨人看着窗外这情景,心情很不平静。他感慨万分地说:“我太自私了。现在我终于明白为什么春天不愿意到我这儿来。我要马上去把这个可怜的小家伙抱(4)上树顶,然后立刻把围墙拆掉,从此以后,让我的花园永远成为孩子们的乐园。”

1.在文中找出下列词语的近义词。
好听-(     )   狂躁-( ) 尽兴-( )
2.联系上下文解释下列词语。
咆哮: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感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徘徊: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巨人的花园里里,又呈现春天的景象,原因是(     
A.孩子们带来的
B.巨人自己把春天引来的
4.文中划线句子的修辞是(     
A.反问B.设问C.拟人
类型:现代文阅读
难度系数:较难0.4
收藏
纠错
详情
习作。
在你的身边也发生过和别人分享的事情吧,请你把事情的经过写一写。要交代时间、地点、人物,写清楚事情起因、经过、结果。题目自拟,不少于400字。
类型:书面表达
难度系数:较难0.4
收藏
纠错
详情
阅读文章内容,回答下面问题。

金蝉脱壳

开始脱壳了!蝉虫整个身体来回地抽搐几下,背上立刻裂开了一道口子,蝉背露出来了。背上那一层保护甲的颜色也在很快地变化着,先是极淡的绿色,一会儿变成了深绿色。接着,头钻出来了,前面是一双透明发亮的大眼睛,像两颗花椒籽一样又黑又亮。六只脚出来了,整个身子在慢慢地活动,最有趣的是蝉尾出壳的情景。未出壳的蝉尾使劲地抖动着,伸着。蝉儿把它已经出壳的上半身腾空向后仰去,又敏捷地向前扑来,再用前脚抓住蝉壳用力一抽,又白又嫩的蝉尾就出来了。整个动作配合得自然协调。脱壳的蝉儿静静地趴在蝉壳上,过了好一阵子,才依依不舍地离开了蝉壳。

刚出壳的蝉儿除了背上那一层保护甲外,全身都是灰白色的,折叠的翅膀也只有一点点。但是,很快就发生了奇迹般的变化。又小又嫩的翅膀逐渐大了起来,很快盖住身子,像两把扇子长长地拖在身后。蝉儿的肚子在不停地颤动着,每颤动一次,身上的颜色就由浅而深地变化一次,渐渐地变成了深绿色,变成了棕黑色。翅膀上出现了排列整齐、图案精巧的斑纹。蝉触角也显现出一道道灰白色的光环。

1.写出下列词语的近义词。
敏捷——(       ) 依依不舍——(       )
2.用“﹏﹏”画出文中的比喻句,这句话把( )比作( )。
3.读了短文,你知道了蝉脱壳过程中的部位顺序依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金蝉脱壳”在原文中的意思指:______________。现比喻: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出壳后的蝉变化最大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6.写出蝉尾出壳的动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类型:现代文阅读
难度系数:较难0.4
收藏
纠错
详情
课外阅读,回答问题。

“立在这儿的那棵树,到什么地方去了呀?”鸟儿问树根。

树根回答:“伐木人用斧子把他砍倒,拉到山谷里去了。”

鸟儿向山谷里飞去。

山谷里有个很大的工厂,锯木头的声音“沙——沙——”地响着。鸟儿落在工厂的大门上。她问大门:“门先生,我的好朋友树在哪儿,您知道吗?”

大门回答说:“树么,在厂子里给切成细条条儿,做成火柴,运到那边的村子里卖掉了。”

鸟儿向村子飞去。

在一盏煤油灯旁,坐着个小女孩。鸟儿问女孩:“小姑娘,请告诉我,你知道火柴在哪儿吗?”

小女孩回答说:“火柴已经用光了。可是,火柴点燃的火,还在这盏灯里亮着。”

鸟儿睁大眼睛,盯着灯火看了一会儿。

接着,她就唱起去年唱过的歌给灯火听。

唱完了歌,鸟儿又对着灯火看了一会儿,就飞走了。

1.根据选文,写出树的变化过程。 树→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鸟儿有一种可贵的精神,那就是________
3.树也有一种可贵的精神,请用八个字写下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文中两个“看了一会儿”中“看”的含义相同吗?鸟儿会想些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你想对文中的鸟儿说些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类型:现代文阅读
难度系数:较难0.4
收藏
纠错
详情
阅读短文,回答问题。

废墟上的鲜花

偶尔从一本旧书里,看见一页昔日夹进去的小纸片。那是一篇小小的对话录,有这样一则美的随想——

第二次世界大战刚刚结束的时候,人间到处一片废墟。有两个美国人去访问一家住在地下室内的德国居民。离开那里以后,两人在路上谈起了观感。

甲问道:你看他们能重建家园吗?

乙说:一定能。

乙反问道:你看到他们在黑暗的地下室的桌上放着什么了吗?

甲说:一瓶鲜花。

乙于是说道:任何一个民族,处在这样困苦灾难的境地,还没有忘记鲜花,那他们一定能够在这片废墟上重建家园。

说得多好哇!半个多世纪后的今天,当读到这几句短短的对话,我依然感到震动不已。我仿佛正面对着一束开放在黑暗而潮湿的地下室里充溢着芳菲的鲜花。它们是蔷薇呢,还是雏菊,这都无关紧要。重要的是,它们预示着希望、自由和平安!就在这静谧而寒冷的南方的冬夜,在一盏闪着朦胧的橘红色的光芒的八瓦台灯下,我把这篇小小的对话录夹进了心爱的书中。我不知道什么时候什么场合又会翻见到它,更不知道我再一次面对它们又有着怎样的情思。

1.上文中所写的一则小事发生的时间是________,地点是________,主要人物是________,写这篇文章则在________年之后。
2.“这都无关紧要”中“这”指代的是:________,“无关紧要”的原因是:________
3.“当读到这几句短短的对话,我依然感到震动不已”中“依然”表明________,所以这个词不应省略。
4.“黑暗而潮湿的地下室里充满着芳菲的鲜花”改为“地下室里的鲜花”好不好)?理由是什么?
_____________
类型:现代文阅读
难度系数:较难0.4
收藏
纠错
详情
课外阅读。
   他的国度里所有的地方都盖在厚厚的白雪之下,从来就没有泥的芳香和草的翠绿。他十分渴盼春天来到他的国家,但是春天从来都不肯光临。
   这时,一位流浪已久的少女,来到了皇宫的门前。她恳求国王给她一点食物和一个睡觉的地方,她实在太饿太累了。但是国王从来都不愿意帮助别人,他叫随从把少女赶走了。
   可怜的少女在肆虐的风雪中走进了森林。在森林中,她遇到了一位厚道的农夫。农夫急忙把她扶进屋,让她睡在温暖的火炉边,给她盖上毛毯,然后用仅有的面粉为少女做成了面包和热汤。当他把面包和汤端到少女面前时,才发现少女已经死了。
   农夫把少女埋在了田野里,并把面包和汤放进去,还为她盖上了毛毯。第二天一早,奇迹出现了:尽管其他地方仍旧是白雪皑皑,但是在少女的坟墓上,竟然开满了五彩斑斓的小花———这里的春天来了!
   原来,这个女孩便是春天。农夫接纳了她,真诚款待了她,滋润了她,安葬了她。于是他便成为唯一能够享受春天的人。
   无论什么事情,只要真心付出,只要充满爱心,一切都会有收获,不管你付出得多么早,或者多么晚。原来,没有什么可以真正死去,除了一颗冷酷的心。
1.填一填。
________的农夫                                     ________的小花
________的国王                                     ________的春天
2.你觉得国王、农夫各是什么样的人?
______________
3.读了这篇童话,你受到了什么启发?
______________
类型:现代文阅读
难度系数:较难0.4
收藏
纠错
详情
课外阅读。

一盏台灯摆在整洁的书桌上,它头上有一顶粉红的纱罩,腰干健美,亭亭玉立,非常引人注目。每当夜幕降临的时候,它便发出银白色的光辉,照亮了它自己,也照亮了整个房间。台灯觉得世界上什么东西都比不上它,就高傲地向被放在墙角的小蜡烛炫耀自己说:你看我多么了不起,不但长得漂亮,而且很有用。可你呢?土里土气,在桌上也占地方,简直是废物,有什么用?

蜡烛看了一眼趾高气扬的台灯 谦虚地说 朋友 我承认你很漂亮 也很有用 可你应好好想一想 你也有短处 怎么能这样高傲呢 台灯早就不耐烦了 大声喊道 行了 有什么好想的 我本来就比你强嘛 

一天晚上,台灯又要炫耀自己,忽然闪了三下,就再也不发光了。刹那间,整个房间被黑暗笼罩了──原来线路出了问题。这时,人们多么需要光啊!哪怕是一点点,也是珍贵的。主人把默默无闻的蜡烛拿了出来,点燃它,立刻照亮了房间,也照亮了自命不凡的台灯。但是,蜡烛没有为此而卖弄自己,还是谦虚地对台灯说:我发出的光太暗淡了,的确没有你明亮,我很惭愧,我没有对人类作出较大的贡献。蜡烛说完,便默默地燃烧自己,照亮他人,一直到生命之火熄灭,才悄悄离开人间。

台灯很受感动,心想:我要学习蜡烛精神,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不炫耀、不骄傲,不计较个人得失,踏踏实实为人类做出贡献。

1.在文中找出下列词语的反义词。
谦虚——________           黑暗——________
2.蜡烛的精神是: ________.
3.读了这篇课文你受到了什么启发?
________.
类型:现代文阅读
难度系数:较难0.4
收藏
纠错
详情
下一页
尾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