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进去-教育应平等而普惠
冀教版(2002)| 四年级上册
版本
部编版
人教版(2001)
苏教版(2016)
苏教版(2001)
北师大版(2016)
北师大版(2001)
语文S版(2016)
语文S版(2003)
西师大版(2016)
西师大版(2003)
北京版(2016)
北京版(2004)
教科版(五四学制)(2016)
教科版(五四学制)(2003)
冀教版(2002)
鲁教版(五四学制)
沪教版(2015)
沪教版(2007)
长春版(2016)
长春版(2003)
鄂教版(2016)
鄂教版(2003)
冀教版(2016)
教科版(2003)
教科版(2016)
人教版(1990s)
湘教版(2003)
湘教版(2016)
语文A版
浙教版
人教部编版(五四制)
教材

我们家的邻居是一对年过六旬的老人。男的是个老党员,在抗日战争时期腿负过伤,走路一瘸一拐的;女的又矮又瘦,身子很单薄,简直像一阵风能把她吹倒似的。老两口只有一个女儿,在外地教书。


乡亲们见两位老人用永有困难,这个帮着挑一担,那个帮着提一桶,老人的水缸总是满满的。两位老人多次表示,要给帮他们挑水的人一些报酬,可是谁也不肯接受。

“日子长着哩,俺们不能总让大家白出力气啊。”老两口带着歉意说。

“那口古井给人们出了多少力气?可它从来没跟人们要过报酬。”乡亲们总是这样劝说两位老人。

1.给句子中加点的字选择恰当的解释。
A.背着,驮       B.背弃,辜负       C.负担       D.遭受
(1)男的是个老党员,在抗日战争时期负过伤。(      )
(2)妈妈总是对我说,人要学会感恩,绝不能做忘恩负义的事情。(      )
(3)完成这项工作后,他如释重负地松了一口气。(      )
2.“老人的水缸总是满满的”,从“总是”和“满满的”这两个词语中你体会到了_______________
3.乡亲们不接受老人报酬的原因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类型:现代文阅读
难度系数:一般0.65
收藏
纠错
详情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