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进去-教育应平等而普惠
冀教版(2002)| 四年级上册
版本
部编版
人教版(2001)
苏教版(2016)
苏教版(2001)
北师大版(2016)
北师大版(2001)
语文S版(2016)
语文S版(2003)
西师大版(2016)
西师大版(2003)
北京版(2016)
北京版(2004)
教科版(五四学制)(2016)
教科版(五四学制)(2003)
冀教版(2002)
鲁教版(五四学制)
沪教版(2015)
沪教版(2007)
长春版(2016)
长春版(2003)
鄂教版(2016)
鄂教版(2003)
冀教版(2016)
教科版(2003)
教科版(2016)
人教版(1990s)
湘教版(2003)
湘教版(2016)
语文A版
浙教版
人教部编版(五四制)
教材
课内阅读,回答问题。   
  漓江的水真静啊,静得让你感觉不到它在流动;漓江的水真清啊,清得可以看见江底的沙石;漓江的水真绿啊,绿得仿佛那是一块无瑕的翡翠。
  桂林的山真奇啊,一座座拔地而起,各不相连,像老人,像巨象,像骆驼,奇峰罗列,形态万千;桂林的山真秀啊,像翠绿的屏障,像新生的竹笋,色彩明丽,倒映水中;桂林的山真险啊,危峰兀立,怪石嶙峋,好像一不小心就会栽倒下来。
1.根据意思在短文中找词语。   
①高耸直立,形容山势的险峻。________
②形容山石突兀、重叠。________
③像屏风那样遮挡着的东西。________
2.这两段话运用了________________这两种修辞手法。
3.找出下列句中的比喻句________
A.漓江的水真绿啊,绿得仿佛是一块无瑕的翡翠。
B.桂林的山真险啊,危峰兀立,怪石嶙峋,好像一不小心就会栽倒下来。
C.桂花林的山真奇啊,一座座拔地而起,各不相连,像老人,像巨象,像骆驼。
类型:现代文阅读
难度系数:一般0.65
收藏
纠错
详情
课内语段阅读。
我________过峰峦雄伟的泰山,________过红叶似火的香山,却从没__________过桂林这一带的山。桂林的山真奇啊,一座座(拔拨)地而起,各不相连,像老人,像巨象,像骆驼,奇峰罗列,形态万千;桂林的山真秀啊,像翠绿的屏(bǐnɡpínɡ)障,像新生的竹笋,色彩明(立丽),倒(dǎo dào)映水中;桂林的山真险啊,危峰兀(wū wù)立,怪石嶙峋,好像一不小心就会栽倒(dǎo dào)下来。
(1)把短文内容补充完整。
(2)用“\”画去括号中错误的读音或字。
(3)短文中“嶙峋”的意思是(  )
A.形容人刚正有骨气。
B.形容山石等突兀、重叠。
C.形容人消瘦露骨。
(4)在说法正确的一句后面打“√”。
①“奇峰罗列、形态万千”两个词语概括出了桂林的山形态各异的特点。(  )。
②“桂林的山真险啊,……好像一不小心就会栽倒下来”是比喻句。(  )
(5)本段主要描写了桂林的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特点。
类型:现代文阅读
难度系数:一般0.65
收藏
纠错
详情
阅读课文节选,完成练习。
我看见过波澜壮阔的大海,欣赏过水平如镜的西湖,却从没看见过漓江这样的水。漓江的水真静啊,静得让你感觉不到它在流动;漓江的水真清啊,清得可以看见江底的沙石;漓江的水真绿啊,绿得仿佛那是一块无(瑕 暇)的翡翠。船桨激起的微波,扩散出一道道水纹,才让你感觉到船在前进,岸在后移。
我攀登过fēng luán xióng wěi(          )的泰山,游览过红叶似火的香山,却从没看见过桂林这一带的山。桂林的山真奇啊,一座座(拔 拔)地而起,各不相连,像老人,像巨象,像骆驼,奇峰罗列,形态万千;桂林的山真秀啊,像翠绿的屏(bǐng píng)障,像新生的竹笋,sè cǎi míng lì(          ),倒映(yìn  yìng)水中;桂林的山真险啊,危峰兀立,guài shí lín xún(          ),好像一不小心就会(栽 载)倒(dǎo  dào)下来。
这样的山围绕着这样的水,这样的水倒映着这样的山,再加上空中yún wù mí méng(          ),山间绿树红花,江上竹筏小舟,让你感到像是走进了连(绵 锦)不断的画卷(juǎn  juàn),真是“舟行碧波上,人在画中游”。
1.划去括号里不正确的读音或字。
2.根据拼音把词语填在括号里。
3.在选文第一节中找出两组反义词。
(      )——(      )       (      )——(      )
4.作者用了________手法,把桂林山水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作比较,写出了桂林山水________和________的特点。“舟行碧波上,人在画中游”这句话中的“碧波”指的是________________,“画”指的是________________。
类型:现代文阅读
难度系数:一般0.64
收藏
纠错
详情

   我攀登过峰峦雄伟的泰山,游览过红叶似火的香山,却从来没有看见过桂林这一带的山。桂林的山真奇啊( ), 一座座拔地而起 , 各不相连 , 像老人,像巨象,像骆驼, ( ), ( ) ; 桂林的山真秀啊( ) , 像翠绿的屏障, 像新生的竹笋, 色彩明丽 ,倒映水中 ; 桂林的山真险哪, ( ),( ), 好像一不小心就会栽倒下来。

1.按原文填空。
2.这一段文字节选自《________》主要写了________
3.这段话把桂林的山与(  )(   )进行对比,写出了桂林的山(  )、( )、(  )的特点。
4.这一段作者运用了什么修辞方法?(  )
A.对比、比喻、夸张
B.对比,排比,夸张
C.排比、比喻夸张
5.一锤定音(选择正确读音)
栽(zāi  zhāi)障(zàng zhàng)
拔(bá  bō)  笋(sǔn  shǔn)
类型:现代文阅读
难度系数:一般0.65
收藏
纠错
详情
课文重放。

我攀登过峰峦雄伟的泰山,游览过红叶似(sì  shì)火的香山,却从没看见过桂林这一带的山。桂林的山真奇啊 一座座拔地而起 各不相连 像老人 像巨象 像骆驼 奇峰罗列 形态万千 桂林的山真秀啊,像翠绿的屏障,像新生的竹笋,色彩明丽,倒映水中;桂林的山真险啊,危峰兀(é  wù)立,怪石嶙峋,好像一不小心就会栽倒下来。

1.把括号里错误的读音划掉。
2.把文缺少的标点补充完整。
3.这段文字使用的修辞手法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用“像……像……像……”写一句话。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这段文字主要描写了____________,它的特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类型:现代文阅读
难度系数:一般0.65
收藏
纠错
详情
我(       )过峰峦雄伟的泰山,(      )过连绵起伏的山,却从没有看见过桂林这样的山。
①按原文填空。
②你觉得括号里的两个词可以互换吗?为什么?
                                                                         
类型:现代文阅读
难度系数:一般0.64
收藏
纠错
详情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