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进去-教育应平等而普惠
部编版| 二年级上册
版本
部编版
人教版(2001)
苏教版(2016)
苏教版(2001)
北师大版(2016)
北师大版(2001)
语文S版(2016)
语文S版(2003)
西师大版(2016)
西师大版(2003)
北京版(2016)
北京版(2004)
教科版(五四学制)(2016)
教科版(五四学制)(2003)
冀教版(2002)
鲁教版(五四学制)
沪教版(2015)
沪教版(2007)
长春版(2016)
长春版(2003)
鄂教版(2016)
鄂教版(2003)
冀教版(2016)
教科版(2003)
教科版(2016)
人教版(1990s)
湘教版(2003)
湘教版(2016)
语文A版
浙教版
人教部编版(五四制)
教材

一件棉衣

天气渐渐冷了,我们警卫员都穿上了新发的棉衣,毛主席穿的还是那件旧棉衣。

我们也记不清主席那件棉衣已经穿过几冬了,可能是才到陕(shǎn)北的那一年换上的。 料子是灰土布的,两个胳膊肘上都打了补丁,袖口上的棉花也露出来了。 我们要给主席换件新的,说过好几次,主席总是说:“ 现在抗(kànɡ)战要紧,边区人民的生活还很困难,我们应该省吃俭用。 这件棉衣嘛,洗洗补补还可以穿。

1.这篇短文讲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故事。毛主席的棉衣是什么样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毛主席为什么不肯换新棉衣?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读了这个故事,你认为毛主席是一个什么样的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类型:现代文阅读
难度系数:较难0.4
收藏
纠错
详情
课外阅读。

补米袋

一天,有个老奶奶在米店买米。在装米的时候,米袋忽然破了。雪白的大米落在地上,老奶奶很着急。

少先队员小光看见了,连忙跑过去,对老奶奶说:“老奶奶,不要急,我家就在对面,我去拿针线。”

小光回家拿来针和线,帮老奶奶补好了米袋,又把地上的米一粒粒地拾起来,放在米袋里。

1.短文共有(       )自然段。
2.第(       )自然段是写小光帮助老奶奶的。
3.老奶奶开始为什么着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想一想,最后老奶奶会对小光说些什么?把老奶奶说的话写出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类型:现代文阅读
难度系数:较难0.4
收藏
纠错
详情
阅读与理解。

朱德的扁担

朱德同志也跟战士们一块儿去挑粮。他穿着草鞋,戴着斗笠,挑起粮食,跟大家一块儿爬山。白天挑粮爬山,晚上还常常整夜整夜地研究怎样跟敌人打仗。大家看了心疼,就把他那根扁担藏了起来。不料,朱德同志又找来一根扁担,写上“朱德的扁担”五个字。

大家见了,越发敬爱朱德同志,不好意思再藏他的扁担了。

1.第一段有(      )句话。
2.在文中找出表示动作的词语填在括号里。
(      )斗笠             (      )粮食             (      )草鞋
3.战士们为什么要“藏”朱德的扁担,用“______”在文中画出。
类型:现代文阅读
难度系数:较难0.4
收藏
纠错
详情
阅读《第一个大苹果》回答问题

小熊家的苹果熟了,他请来了小伙伴一起品尝。小熊从树上摘下了一个又大又红的苹果。谁先吃呢?

小鹿说:我给苹果树浇水,施过肥。这个大苹果给我吃吧。

小猴说:冬天,我给果树穿过厚厚的稻草衣。这个大苹果给我吃吧。

小猫说:果子闹虫子的时候,我喷洒过药水,把虫子全杀死了。这个大苹果就给我吃吧。

怎么办呢?小熊眼珠一转,把苹果切成了六块,挑了两块最大的递给了爸爸、妈妈。

哦!小伙伴们明白了:吃东西要先想到长辈,大家分享快乐才是最幸福的。

1.根据短文内容,在括号里填上合适的词。
(1)春天,(          )经常给果树(   )水、(   )肥。
(2)果树生病了,(            )给果树(   )药水杀虫。
(3)秋天,(            )爬上果树轻轻地(   )下一个大苹果。
(4)冬天,(            )给果树( )上厚厚的棉衣。
2.请照样子写出表示动作的词,看谁写得多。
摘、穿、浇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小伙伴们明白了什么,请用“_____”在文中划出来。
4.你喜欢文中的谁,为什么?
我喜欢____________,因为____________________
类型:现代文阅读
难度系数:较难0.4
收藏
纠错
详情
阅读短文,完成练习。   

关怀

1934年11月,红二方面军在贺龙、任弼时同志的指挥下,击溃拦截之敌,向陕北挺进。

一天下午,部队正在赶路,一个伤员忽然倒在路旁,起不来了。贺老总知道后,立即下马跑过去看望。

“快上马吧,小鬼!”贺老总说着,就把马身上的背包等东西卸下来了。然后用手去扶那个伤员上马。那个伤员迷迷糊糊,听到有人叫他,吃力地睁开眼睛,一看是贺老总,就喃喃地推辞:“不行,……不行,这是你的马。”

“不,这是革命的马,谁需要谁就可以骑。”

“可是……你是首长,我……”

“你是战士,是英雄,是为革命流血流汗的英雄啊!”

“贺老总,我……我可以走。”伤员说着就挣扎着要起身。

“别说了,我命令你上马!”贺老总立刻招呼警卫员把伤员扶上马背,自己扛着背包扶着伤员,走在队伍中间。

1.写出下列词语的近义词。   
击溃________     拦截________     看望________
2.这篇短文没有用什么方法表现人物的特点?(    )
A.主要写人物的行动。
B.主要写人物的心理活动。
C.主要写人物之间的对话。
3.你知道贺龙是谁吗?你还知道有关他的其他故事吗?和小伙伴们开个故事会说说吧!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类型:现代文阅读
难度系数:较难0.4
收藏
纠错
详情
阅读短文,回答问题。

齐白石爷爷

齐白石爷爷是世界著名的画家,他画的花鸟鱼虫就像活的一样。蚱蜢(zhà měng)好像会跳;小鸟好像会眨眼睛;最有趣的是那些虾(xiā),身体像是透明的,仿佛轻轻一碰,就会游走似的。

齐白石爷爷小时候家里很穷,他八岁就给人家放牛、砍柴(chái)。牛在吃草,他就用柴在地上画画。后来,他当了木匠(jiàng),白天干活,晚上在昏(hūn)暗的油灯下学画。夏天蚊虫叮咬,冬天两腿冻得发麻,他都不在乎,一直画到灯油燃干为止。就这样,他画的画越来越好了。

齐白石爷爷家里有许多花草,招来许多小昆虫,水缸(gāng)里还养着鱼和虾,他每天都仔细地观察它们。他要画蚱蜢,就跟在一只蚱蜢后面满院子跑,一直到看清蚱蜢跳跃(yuè)时双腿的动作为止。别人劝他把蚱蜢拴(shuān)住,他说拴上绳子蚱蜢不舒服,动作不自然,那就画不准了。

勤于观察和刻苦学习使齐白石爷爷获得很大成功,他的画深受各国人民的喜爱。

1.短文一共有____个自然段。
2.写出下列词语的近义词。
著名——______       喜欢——______
仿佛——______       在乎——______
3.齐白石爷爷是____,他画的花鸟虫鱼,比如说____________都像活的一样。
4.“舒服”一词中“舒”是什么意思?在正确的解释后面画“√”。
①轻松、愉快。(   
②从容、缓慢。(   
5.齐白石爷爷获得很大成功的原因是什么?用“因为……所以……”写一写。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类型:现代文阅读
难度系数:较难0.4
收藏
纠错
详情
阅读天地。

徐悲鸿画马

徐悲鸿是一位举世闻名的画家。

他为了画好奔跑的马,常常跟在马车后面,仔细观察马跑动的样子。有一次,他只顾观察,没有注意脚下的路,结果摔了一跤,满身尘土,手、脚、脸都擦破了。他爬起来,又继续追赶。

 

徐悲鸿画马入了迷,整天沉浸(jìn)在马的世界里。他几乎每天都要画马,他小屋的墙上,贴满了骏(jùn)马图。

功到自然成,徐悲鸿终于获得了成功。他画的骏马图成了世界公认的艺术珍品。你看《奔马图》中,那气势雄壮、四蹄生风的骏马,奔腾在一望无际的原野上,显示出一股巨大的力量。那强劲的铁蹄,仿佛发出“嗒嗒”的蹄声,催人向上。

1.写出下列词语的近义词。
举世闻名——(______)           一望无际——(______)
2.徐悲鸿为了画好奔马,是怎样做的?你从这件事中可以看出他是个怎样的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徐悲鸿后来画的马是怎样的?用“________”画出相关语句。
类型:现代文阅读
难度系数:较难0.4
收藏
纠错
详情
阅读闯关。

数雨滴的孩子

沙沙沙,沙沙沙,下雨啦!     

竺可桢搬来一张小板凳,坐在屋门旁,出神地望着房檐上滴落的小雨滴, 轻轻地数着:“l、2、3、4、5……”     

数着数着,他像发现了什么奇迹。房檐下的大石板上怎么有一个一个的小坑呢?小雨滴正好滴在小坑里,叭、叭、叭地响。     

他去问妈妈,妈妈说:“孩子,这叫水滴石穿啊!别看小小的雨滴没有什么了不起的,可是,日子长了,大石板上就被滴出一个个小坑来了。读书、做事情,也是这个道理,只要坚持不懈地做下去,就一定能成功。”    

竺可桢记住了妈妈的话,从此发奋学习。后来,他专门研究气象,成了世界著名的科学家。

1.竺可桢观察小雨滴的时候提出了什么疑问?用“_________”画出来。
2.“水滴石穿”什么意思?在短文中用“~~~~~”画出相关句子。
3.竺可桢为什么会成为世界有名的气象学家?(  )
A.因为竺可桢有“水滴石穿”的精神
B.因为竺可桢非常听妈妈的话
4.读了这篇短文,你明白了什么道理?请写下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类型:现代文阅读
难度系数:较难0.4
收藏
纠错
详情
延伸小阅读。

____________________

朱德从小热爱劳动。5岁时,他就学着割草、拾柴,帮家里千些杂活。朱家附近没有井,要到山坡下去挑水。一天晚上,忙了一天的妈妈再也没有力气去挑水。可是到了第二天早上,妈妈却发现缸里的水满满的。连着几天都没挑水,可是水缸里的水每天都是满满的。妈妈感到很奇怪。为了揭开这个秘密,她起了个大早,这才发现是自己的儿子在悄悄地挑水。妈妈又惊又喜,紧紧地把朱德搂在怀里,许久说不出一句话。

1.在文前的横线上给短文加个题目。
2.短文重点写了朱德__________,简单写了朱德__________和__________。(填序号)
①割草              ②拾柴            ③挑水
3.小时候的朱德是个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孩子。
类型:现代文阅读
难度系数:较难0.4
收藏
纠错
详情
阅读理解

大海边

今天,爸爸和我一起到大海边玩儿。
我们在沙滩上走来走去,身后留下了一串串的脚印。涨潮后,海水调皮地打在我的脚上,我都快要站不住了。浪花一朵一朵地在海面上开放,美丽极了。退潮后,我还看到一群小鱼在浅水洼里游来游去,真是有趣呀! 
爸爸说:“大海是船儿的道路。”
1.在括号里填上合适的量词。
一(_____)小鱼   一(______)浪花   一(______)脚印
2.照样子,把括号里的词语恰当地加进句子里,使它变成长句。
例:海水打在我的脚上。(调皮地)
海水调皮地打在我的脚上。
(1)小鱼游来游去。(摇头摆尾地)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浪花蹦蹦跳跳。(在海面上 雪白的 一排排)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大海是什么?照样子,写句子。
例:大海是船儿的道路。
大海是鱼儿的____________
大海是渔民的____________
类型:现代文阅读
难度系数:较难0.4
收藏
纠错
详情
1
2
下一页
尾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