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进去-教育应平等而普惠
沪教版(2007)| 三年级上册
版本
部编版
人教版(2001)
苏教版(2016)
苏教版(2001)
北师大版(2016)
北师大版(2001)
语文S版(2016)
语文S版(2003)
西师大版(2016)
西师大版(2003)
北京版(2016)
北京版(2004)
教科版(五四学制)(2016)
教科版(五四学制)(2003)
冀教版(2002)
鲁教版(五四学制)
沪教版(2015)
沪教版(2007)
长春版(2016)
长春版(2003)
鄂教版(2016)
鄂教版(2003)
冀教版(2016)
教科版(2003)
教科版(2016)
人教版(1990s)
湘教版(2003)
湘教版(2016)
语文A版
浙教版
人教部编版(五四制)
教材
阅读课文节选,完成练习。
他刚说完,爸爸就指着月亮说:“快看!”只见月亮已经不是滚圆的了,好像被什么咬去了一小块似的。慢慢地,月亮成了小船一般,接着像镰刀,像眉毛,像弯弯的细钩,天色越来越暗。最后,细钩也不见了,整个月亮被黑影吞没了,只留下个hóng tóng sè(      )的圆影子,像一面锣。
过了一会儿,月亮(仍然 果然)又露出弯弯的细钩,接着像眉毛,像镰刀,像小船,天色也越来越亮。最后,月亮整个儿从黑影里出来了,réng jiù(      )是圆圆的,像大玉盘似的挂在天空中,银光落在河面上闪闪发亮。
1.看拼音写词语填在文中的括号中。
2.删去文中括号内不合适的词语。
3.根据课文内容填空。
只见月亮已经不是滚圆的了,好像被什么咬去了一块似的。慢慢地,月亮成了(      )一般,接着像(      )、像(      )、像弯弯的(      ),天色越来越暗。最后,整个月亮被黑影吞没了,只留下个红铜色的圆影子,像一面(      )。
类型:现代文阅读
难度系数:一般0.64
收藏
纠错
详情
日   食
日食的开始是默默无闻的。在太阳的西边缘,由月影产生一个小小的缺口。这个小缺口在逐渐增大,直到约一个半小时后,太阳的表面几乎完全被侵占,只剩一条娥眉月形的亮带。以上构成了日食的偏食阶段。
接下来直到全食发生的几分钟是很壮观的:气温骤然下降、天空变暗、群星浮现、一团淡黄色的薄雾笼罩着远方的地平线。鸟儿们由于突然来临的黑暗而不知所措,四处乱蹿寻找着自己的家。一切都好像在刹那间肃静了下来。
当全食发生时,你就可以用肉眼直接观看了。这时太阳的光亮已降低到满月的程度。月球像个黑盘子挡住了太阳的光球。唯一可见的是太阳的日冕,一个非常漂亮的太阳外层大气。
1.括号里填上合适的词语。
(      )下降           (      )变暗
(      )浮现
2.写出下列词语的近义词。
逐渐——(      )   刹那间——(      )
3.写出下列词语的反义词。
增大——(      )   降低——(      )
4.读短文判断,在理解正确的句子后的括号里打“√”。
(1)日食的开始是默默无闻的。(      )
(2)日食一开始,气温就骤然下降、天空变暗、群星浮现、一团淡黄色的薄雾笼罩着远方的地平线。(      )
(3)全食发生时,太阳的光亮已降低到满月的程度。(      )
类型:现代文阅读
难度系数:较易0.85
收藏
纠错
详情
阅读课文,完成练习。
昨天中午,凛冽的寒风刮起来了,呼呼地刮了一个下午。傍晚,大片大片的雪花,从昏暗的天空中纷纷扬扬地飘落下来。霎时间,山川、田野、村庄,全部笼罩在白茫茫的大雪之中。
大雪下了整整一夜。
今天清晨,雪停了,天也晴了。一轮红日升起来,把雪后的大地照得分外耀眼。茫茫田野一片雪白,巍巍群山遍身银装,好一派壮丽雄伟的北国风光,好一幅瑞雪丰年的喜人图画。
□今年麦盖三层被□来年枕着馒头睡□□面对一望无际的大雪□有经验的老农高兴得眉开眼笑□连声说□□好雪□好雪□□
孩子们在雪地里堆雪人,掷雪球,奔跑着,追逐着,清脆的笑声传遍了山村……
1.在“□”里填上合适的标点。
2.在括号里填上合适的量词。
一(      )红日   一(      )图画   一(      )新月
一(      )小舟   一(      )大雪   一(      )雪花
3.联系上下文,理解句意。
“今年麦盖三层被,来年枕着馒头睡。”句中的“被”在文中指_________________,“来年”的意思是_________________,这句话的意思是_________________,因此,人们把这场雪称为_________________。
4.展开想象,把句子写完整。
雪停了,孩子们来到屋外,看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他们高兴地在雪地上玩耍起来,有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有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还有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类型:现代文阅读
难度系数:较难0.4
收藏
纠错
详情

“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春风春雨送走了寒冷的冬天,迎来了百花齐放、阳光明媚的春天。一阵春风吹来,吹得小草探出了头;吹得垂柳吐出了嫩芽;吹得迎春花露出了笑脸。燕子从南方飞回来了,停在高高的电线上,像一串串美妙的音符,奏响了“春天交响曲”。处处春意盎然,使人振奋。河里的水是那么清澈,水底的鱼儿游来游去,好似在跳迎宾舞,让人看了流连忘返。朵朵白云在碧蓝碧蓝的天空中飘拂……
啊!春天令人向往,令人赞美。
1.根据意思写出词语。
(1)留恋不止,舍不得离去。    (      )
(2)因热爱、羡慕某种事物或境界而希望得到或达到。    (      )
2.写出下列词语的近义词。
美妙(      )       飘浮(      )
3.文中“百花齐放”是描写春天的词语,你能再写几个这样的词语吗?
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
4.判断下面的句子,是比喻句的打“√”。
(1)燕子从南方飞回来了,停在高高的电线上,像一串串美妙的音符,奏响了“春天交响曲”。   (      )
(2)河里的水是那么清澈,水底的鱼儿游来游去,好似在跳迎宾舞,让人看了流连忘返。        (      )
5.短文第一小节中的古诗是唐朝诗人_________写的_________,你一定十分熟悉,请你把它填写完整。
6.文中画横线的句子运用了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的修辞手法。
类型:现代文阅读
难度系数:较难0.4
收藏
纠错
详情
阅读课文节选,完成练习。
海参也有睡大觉的习惯哩!不过海参睡眠的季节(      )在冬天,(      )在夏天。
海参吃海底下的虫子。夏天,风和日丽,虫子都浮到海面上来,海底再也没有海参吃的东西了。可是,海参只会在海底蠕动,不会游泳。怎么办呢?只好睡觉喽。
秋去冬来,海面变得寒气逼人。虫子受不了啦,又回到海底过冬了。哈哈,海参有了“粮食”,于是就醒过来了。
(      )海参睡眠在夏天,(      )叫“夏眠”。
1.比一比,再组词。
需(      )     良(      )     低(      )
蠕(      )     粮(      )     底(      )
2.文中描写夏天天气的词语是__________,描写冬天海面的词语是__________,请再写两个描写天气寒冷的四字词语__________、__________。
3.在括号里填上合适的关联词语。
4.根据短文内容填空。
海参在夏天只能睡觉是因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到了冬天,它又醒过来,是因为____________________
类型:现代文阅读
难度系数:一般0.64
收藏
纠错
详情
动物冬眠
动物冬眠只是动物休眠的一种形式,此外还有夏眠、日眠和夜眠等。动物冬眠一般从当年10月或11月开始,直到次年3、4月份。
冬眠时,动物心脏跳动缓慢,心脏的功能大大降低。这样就有效地防止了血液循环紊乱;肺呼吸减慢,一次呼吸最长达10分钟;肾产生的尿量很少。
动物的冬眠受自然条件影响最大。外界刺激越多,内部本能的适应能力越强。首先,外界温度对动物冬眠有重要影响。当周围环境温度在5℃~10℃时,最宜引起冬眠。其次,食物的缺乏是促成冬眠的因素。对于鸟类,一般只要限制食物或者是让它饥饿,它就会立即进入昏睡状态。再次,光也是引起冬眠的重要外界条件。如果光线时间减少或昏暗时,动物便很快开始冬眠。
冬眠动物有一种特有的组织——褐色脂肪组织。它从颈部延至脊髓,具有产生热量、保护动物安全过冬的能力。这一组织在冬天会慢慢地被消耗掉,到第二年夏天和秋天时又重新制造出来。
1.照样子,在括号里填上合适的字,组成词语。
例:重(新)
缓(      )     缺(      )     紊(      )
饥(      )     消(      )     制(      )
2.写出下列词语的反义词。
缓慢(      )   降低(      )   减少(      )
3.根据短文内容填空。
(1)动物冬眠一般从当年__________月或__________月开始,直到次年__________月份。
(2)冬眠时,动物心脏跳动__________,心脏的功能大大降低。肺呼吸__________。肾产生的尿量__________。
(3)动物的冬眠受自然条件影响__________。首先,外界__________对动物冬眠有重要影响。当周围环境温度在5℃~10℃时,最宜引起冬眠。其次,__________是促成冬眠的因素。再次,__________也是引起冬眠的重要外界条件。
类型:现代文阅读
难度系数:一般0.64
收藏
纠错
详情
阅读课文节选,完成练习。
有一次,帕斯卡在厨房外边玩,听到厨师把盘子弄得叮叮当当地响。这种声音响了多少年谁也没注意过,可是这声音却引起帕斯卡的思考。他想,要是敲打发声的话,为什么刀离开盘子以后,声音不马上消失呢?
他跑到厨房中自己一边做实验,一边观察,他发现盘子被敲打后,声音持续了好长一段时间,但只要用手一按盘子边,声音就立刻停止。帕斯卡高兴地发现,原来发声最要紧的是振动,不是敲打。打击停止了,只要振动不停止,还能发出声音来。
1.写出文中带点词语的近义词。
发现——(      )   持续——(      )   立刻——(      )
2.选择填空。
文中画直线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句。(疑问句设问句)
3.根据课文内容填空。
帕斯卡通过___________,高兴地发现,原来发声最要紧的是___________,不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停止了,只要___________不停止,还能___________。
4.造句。
一边……一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类型:现代文阅读
难度系数:一般0.64
收藏
纠错
详情
阅读课文节选,完成练习。
这时候,太阳高高地挂在天空,阿基米德就指挥大家一字儿排开,拿起镜子把反射的阳光集中对准第一艘军舰的布帆。也真奇怪,那布帆“轰”的一下起火了,风助火势,越烧越旺,顷刻间,大火包围了军舰。被烧得焦头烂额的罗马士兵狂呼乱叫,纷纷跳水逃命。阿基米德又指挥大家用镜子把反射的阳光对准第二艘军舰。第二艘军舰也着火了。就这样,第三、第四艘军舰相继被烧,吓得后面几艘军舰掉头就逃。
胜利了!海岸上的希腊人欣喜若狂,围着阿基米德欢呼起来:“阿基米德真有本事!真了不起!”
阿基米德笑眯眯地说:“我有什么本事?是太阳帮了咱们的忙。你们想,咱们上千面镜子把太阳光反射到布帆上去,这么高的温度,布帆当然就会着火了。”
1.照样子写词语。
(1)表示高兴的神态的词语:欣喜若狂
___________    ___________    ___________
(2)表示时间短的词语:顷刻间
___________    ___________    ___________
2.把下列词语补充完整。
烧得(      )   吓得(      )   累得(      )   看得(      )
3.“我有什么本事?”这是一句(      )问句。请把它换一种说法。
4.阿基米德是如何指挥大家烧毁第一艘敌舰的?请用直线画出有关的句子。
5.你觉得阿基米德是个怎样的人?为什么?请结合课文内容谈一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类型:现代文阅读
难度系数:一般0.64
收藏
纠错
详情
老师就是“高山流水”
春秋时代有个琴师叫俞伯牙,他拜成连为师,苦学三年,创作了一部乐曲,名叫“高山流水”。他非常高兴地把这部乐曲演奏给老师听。俞伯牙很想得到老师的肯定和赞扬。成连却对他说:“我有个老师比我高明得多。明天,我带你去访问他,你一定会有收获的。”
第二天清晨,成连带着俞伯牙划船来到了一个岛上,并告诉他说:“老师就在岛上,你自己去找吧。十天以后我再来接你。”成连走后,俞伯牙怎么也找不到那位高明的琴师。他疲惫(bèi)地坐在海滩上。眼前是一望无际的大海,身后是高耸云霄的山峰。那大海汹涌澎湃,海浪“哗——哗——哗”,响个不停,而海边的惊涛骇浪拍击多空的岩石,与风水相吞吐,犹如钟鼓齐鸣。那山上的松树在微风中发出“沙——沙——沙”的松涛声。刹那间俞伯牙激动得欢呼起来。原来他明白了老师的用意,立刻面对高山大海弹起琴来。
十天后成连真的来了。当俞伯牙把修改好的乐曲再弹给他听时,老师连连夸奖说:“好,好,好极了!”
1.正确搭配下列词语。
高耸云霄的      山峰
一望无际的      大海
汹涌澎湃的      海浪
2.在文中找出下列词语的近义词。
连忙——(      )         赞扬——(      )
用心——(      )         疲劳——(      )
3.用“______”画出描写俞伯牙在大海边看到的景色的句子。
4.联系课文内容展开想象。
刹那间,俞伯牙激动得欢呼起来,他明白了,原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于是,他立刻面对高山大海弹起琴来。
类型:现代文阅读
难度系数:一般0.64
收藏
纠错
详情
短文、做练习。
_____和_____
四川乐山有座大佛,这是世界上最大的佛像了。它的一个脚趾头上可以站好几个人。由此可见这座大佛是多么大了。
一天 一个在佛下 头向上望去 惊讶地叹道
喔 人和大佛比起来 人是太渺小了
忽然听见大佛说话了:“你说人渺小?不,我的形象虽然高大,却是人塑造出来的啊!所以人是最伟大的。一个人的力量虽小,但千百万人团结在一起,就成了不可战胜的力量了。我真羡慕人,假如我能变成真正的人那多好啊!”
(1)认真读短文,把文章题目补充完整。
(2)给文章的第2、3自然段加上标点。
(3)第1自然段共有____ 句话,主要讲                                
(4)结合短文内容理解句子中的词语,选择正确的答案,在( )里打“√”。
“喔”表示的语气是:①奇怪、怀疑                     ( )
②惊讶、赞叹                     ( )
“涉小”的意思是:①指人长得小,不高大。             ( )
②对人轻视,小看。                 ( )
(5)“羡慕”的意思是看了喜爱,想照着做或希望得到。文章中的大佛羡慕的是________,因为        
(6)选择正确的答案,在(  )里画上“√”
这篇短文主要讲:
①大佛大,人小。                                     ( )
②讲大佛的力量小,人的力量大。                       ( )
③讲人是最伟大的,只要团结起来就成了不可战胜的力量。 ( )
类型:现代文阅读
难度系数:较难0.4
收藏
纠错
详情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