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进去-教育应平等而普惠
人教版(2001)| 五年级上册
版本
部编版
人教版(2001)
苏教版(2016)
苏教版(2001)
北师大版(2016)
北师大版(2001)
语文S版(2016)
语文S版(2003)
西师大版(2016)
西师大版(2003)
北京版(2016)
北京版(2004)
教科版(五四学制)(2016)
教科版(五四学制)(2003)
冀教版(2002)
鲁教版(五四学制)
沪教版(2015)
沪教版(2007)
长春版(2016)
长春版(2003)
鄂教版(2016)
鄂教版(2003)
冀教版(2016)
教科版(2003)
教科版(2016)
人教版(1990s)
湘教版(2003)
湘教版(2016)
语文A版
浙教版
人教部编版(五四制)
教材
阅读检阅台。

“告”字上面一头“牛”

小时候我酷爱猜谜。有人曾问我说:“一口咬掉牛尾巴,这是个什么字?”我想,这一定是“牛”字后面跟个“口”字,而 “牛”没有尾巴,整个字不就成了“告”字吗?果然被我猜中。

长大后接触一点文字学,我才知道“牛”的尾巴其实并没有被咬掉。从甲骨文到篆文,“告”的写法基本上是“”,没有什么明显的变化,所谓的牛尾巴赫然在目。隶书为了书写美观,“牛”当中的一竖,才没有一捅到底。

那么,“告”字上面为什么是一头牛呢?原来,在古代的时候,牛为大牲,是祭祀用的代表性供品。古人凡是有重大事情,比如战争啊,灾荒啊,要向神灵或祖先祷告,都会供上一头全牛,以祈求神灵或祖先的保佑。可见,“告”字表现的是祈祷的镜头。

正因为此,《经典释文》中说:“告上曰告,发下曰诰。”所以“诰”同样有告诉的意思,“告”是以下达上,而“诰”是以上传下,两者的使用范围是不一样的。所谓“祷告”,是在神灵或祖宗面前念念有词;“禀告”,是向君主或上司呈报下情;“控告”,是向代表国家政权的司法机关检举揭发……这些用法,都和“告”的本义有关。

后来的实际使用中,“告”的这一特点逐渐淡化,可以用来泛指表达、诉说,不太计较上下之别。而且,“告”的行为可以和“告”的内容直接组合,如告成、告负、告急、告竣、告老、告假……因为可以广而“告”之,“告”成了一个高产语素。

1.“告”字上面为什么是一头牛呢?请在文中把相关的句子画上横线。
2.“告”和“诰”分别是什么意思?请用文中的话填一填。
“告”是____________________;“诰”是_________________
3.把词语和相应的意思连起来。
(1)祷告      a.向代表国家政权的司法机关检举揭发。
(2)禀告                    b.向君主或上司呈报下情。
(3)控告                    c.在神灵或祖宗面前念念有词。
4.“告”字除了最后一段中组成的词外,还能组成哪些词?请写两个。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类型:现代文阅读
难度系数:较难0.4
收藏
纠错
详情
阅读

你会“提笔忘字”吗?

近两年,央视科教频道推出暑期特别节目《中国汉字听写大会》,结果有的选手把《现代汉语词典》来回翻了三遍,似乎也不能利索地写出正确的汉字,参加现场体验团的成人们,再一次体验了什么叫“提笔忘字”。众多网友也在微博上同步秀出自己的听写记录,情况似乎也不理想,有网友惊呼:把认的字都还给老师了!

《中国汉字听写大会》这样的“小众化”电视节目,本来是不考虑什么收视率的,殊不知,该节目一播出,马上就受到了众多学生、家长和网友的热捧。

一些生活中的常用词,如今已让许多人一提笔就犯难。在这次听写大会中,“熨帖”一词只有10%的书写正确率,“癞蛤蟆”一词也只有30%的人能够写对。这种现象说起来似乎很不应该,但却是真实而普遍的现象。作为一个以汉语为母语、长期使用汉语、生活在中国的公民,无论你是学生还是成年人,无论你是与文化教育沾边的人还是从事其他行业的人,恐怕都遇到过类似的尴尬。

成因何在呢?有些人首先想到的是使用电脑的缘故。如今越来越多的人是使用电脑来“码”字的,很多输入法比较人性化,通过联想功能、提示功能,可以让你不会写的字词迅速跳出来。许多字你认识,也能打出来,但其实你根本不会写,只是有了电脑输入法的帮助,不会写的字才变得会写起来。这种电脑输入法依赖只是一种浅层次、模糊性的书写,除前述“假性正确”外,更容易“以假当真”。另外,在用电脑聊天、多媒体书写中,人们对写字本来就没有过高的要求,有时候还会将错就错,甚至将之当作一种时髦。如此,又怎么可能确保汉字的纯正,又怎能不导致“提笔忘字”呢?

1.短文题目中“提笔忘字”四个字加上引号的作用是(     
A.表示引用B.表示着重强调
C.表示特定称谓D.表示特殊含义
2.将文中画线的句子换一种说法,意思不变。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请简要概括短文最后一个自然段的主要内容,并说说你是怎样概括提炼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对作者的写作目的的理解最准确的一项是(     
A.告诉人们生活中“提笔忘字”的情况经常会遇到,是难以避免的。
B.告诉人们生活中之所以会“提笔忘字”,是因为使用电脑的缘故。
C.告诉人们造成“提笔忘字”的原因是人们使用电脑以及对汉字书写的要求放低了,呼吁人们重视汉字的书写,维护母语的纯正。
D.告诉人们央视科教频道推出的《中国汉字听写大会》节目很受欢迎。
类型:现代文阅读
难度系数:较难0.4
收藏
纠错
详情
习作百花园

本组,我们遨游了神奇的汉字王国,在学习中,感受着汉字的神奇魅力。在生活中,你一定也经历了许多与汉字有关的事,比如练书法、猜字谜,从识字不多到认识了许多汉字……从中选一件你印象最深的事写下来。

类型:书面表达
难度系数:较难0.4
收藏
纠错
详情
阅读短文,回答问题。

最珍贵的废书

袁国良

一天,收拾屋子,打扫出两本布满尘土的小学课本。妻子说还不扔了?我抚摩着书半晌没说话。书是我上高中时妈妈为我买的。妈妈是个一字不识的苗家妇女。家乡有种风俗,一个女人在去世时,口里必须含银(或金)才能入土为安。所以在贫困人家,攒钱置办一件小小的银饰便成了家庭生活的重要内容。

那一年,妈妈起早摸黑喂了两头猪,终于置了一对银手镯。在临近高考的那段日子,妈妈时常进城到学校给我送些吃的。她知道我复习忙,每次都是匆匆来匆匆去。有一天,妈妈去了不久却又回来,把我拉到僻静处:孩子,我替你买了两本考大学的书。”“什么!我心里咯噔一下。常听人说学校外面时常有人用假书、假资料来骗那些来自山区的一字不识的家长。人家说,只要用这书,考大学包中。

哪来的钱?

镯子换的。

我抢过书,掀开封面,一阵巨大的绝望顿时袭上心头:两本小学课本竟然就骗走了妈妈的镯子!孩子,行吧?

望着满怀期望的母亲,我强压下泪水和屈辱:行,妈,行的!

后来我考上了大学,妈妈高兴极了,说是两只镯子花得值。她甚至想找卖给她书的人道谢!你妈后来知道真相了吗?妻子问。

没有。我永远都不会让她知道。

1.文章的题目是《最珍贵的废书》,说它是废书是因为________,说它珍贵是因为________
2.为什么不愿把真相告诉母亲呢?(    )
A.想欺骗母亲。
B.不愿让母亲心疼镯子被骗。
C.不愿破坏母亲的美好记忆。
D.觉得当年母亲这样做是对的。
3.你觉得这篇文章最令人感动之处是什么?(可从母亲和儿子两方面回答)
________
类型:现代文阅读
难度系数:较难0.4
收藏
纠错
详情
扫描古字,我能猜出这是哪个汉字!
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
类型:填空题
难度系数:较难0.4
收藏
纠错
详情
口语交际角。
以走进汉字为主题的语文实践活动已经进行了一个阶段了,在这一个阶段的活动中,你们都开展了哪些相关的活动?从中你都收到了哪些方面的收获?对今后一个阶段活动的开展,你有什么好的想法和建议?请就这些话题中的一个作简短的发言。(把自己准备说的话写下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类型:语言表达
难度系数:较难0.4
收藏
纠错
详情
习作展示。
A.题目:我爱汉字
要求:记叙自己学习汉字的经历,从而表达自己对汉字的认识,学习汉字的体会,表达对汉字的热爱及学好汉字的决心。
B.题目:学习汉字的故事
要求:记叙自己学习汉字中印象深刻的故事,从而表达自己对汉字的热爱。
类型:书面表达
难度系数:较难0.4
收藏
纠错
详情
把下面句子换个说法,意思不变。
有哪一个民族有这样丰富的书法瑰宝?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类型:书面表达
难度系数:较难0.4
收藏
纠错
详情
阅读加油站
这是一些多么可爱的小精灵啊!而在书法家的笔下,它们更能发生无穷无尽的变化,或挺拔如峰,或清亮如溪,或浩瀚如海,或凝滑如脂……它们自身就有一种智慧的力量,一个想象的天地,任你尽情地飞翔与驰騁,在人类古老的长河中,有哪一个民族能像中华民族那样拥有如此半富的书法瑰宝呢?
1. 文中用了哪些修辞手法?
2.请将这个句子改写为陈述句。
在人类古老的长河中,有哪一个民族能像中华民族那样拥有如此丰富的书法瑰宝呢?
3.从这段文字中,你体会到其中所蕴含了怎样的思想情感?
类型:现代文阅读
难度系数:较难0.4
收藏
纠错
详情
认真阅读短文,完成后面的练习。
风雨中的万寿菊
午后的天灰蒙蒙的,一丝风也没有。乌云压得很低,似乎想打喷嚏,可是又打不出来。多尔先生转车到休斯敦。离开车的时间还有两个小时,他随便在站前广场上漫步,借以打发时间。
“太太,行行好。”一个声音吸引了他的注意力。循声音望去,他看见前面不远处一个衣衫褴褛的男孩伸出鹰爪般的小黑手,尾随着一位贵妇人。那个妇女牵着一条毛色纯正、闪闪发亮的小狗急匆匆地赶路,生怕小黑手弄脏了她的衣服。“可怜可怜,我三天没有吃东西了,给一美元也行。”妇人转(zhuǎn zhuàn)身,怒喝(hè hē)—声:“滚!这么点小孩就会做生意!”小乞丐站住脚,满脸的失望。
“听说专门有一种人靠乞讨为生,甚至还有人发大财呢。”多尔先生正思索着,小乞丐走到他跟前,摊着小脏手向他讨钱。这个乞丐不管是生活所迫,还是欺骗,多尔先生心中一阵难过,掏出一美元的硬币,递到他手里。“谢谢你,祝你好运!”小男孩说道。
空气又闷又热,像庞大的蒸笼。多尔先生不愿意过早去候车室,就走进一家鲜花店。这时,从外面又走进一人,多尔先生瞥见那人正是刚才的小乞丐。小乞丐很认真地逐个端详柜台里的鲜花。“你要买点什么?”卖花小姐问。“一束万寿菊。”小乞丐竟然开口了。“要我们送给什么人吗?”“不用,你可以写上‘献给我最亲爱的人’,下面再写上‘祝妈妈生日快乐!’”“一共是二十美元。”小姐一边写,一边说。
小乞丐从破衣服口袋里哗啦啦地摸出一大把硬币,倒在柜台上,每一牧硬币都磨得亮晶晶的,那里面可能就有多尔先生刚才给他的。他数出二十美元,然后虔诚地接过下面有纸牌的花,转身离去。多尔先生上了火车,他望着窗外,外面下雨了,突然,他在风雨中发现了那个小男孩。只见他手捧鲜花,一步一步地缓缓地前行,他忘记了身外的一切,瘦小的身体更显得单薄(báo bó)。多尔先生看到他的前方是一块公墓,他手中的菊花迎着风雨怒放着。
火车撞击铁轨越来越快,多尔先生的胸膛中感到一次又一次的强烈冲击,他的眼前模糊了。
1.在括号里选择合适的拼音。
2.比一比,再组词。
瞥(   ) 慢(    ) 庞(   ) 模(   ) 滩(   )
弊(   ) 漫(   ) 宠(   ) 摸(   ) 摊(   )
3.认真读文章,在文中找出下列词语的近义词。
破烂(   )紧跟(   )居然(   )
4. 联系上下文,说说文中加点词语的意思。
端详:
虔诚:
信步:
5. 文中“”画出的句子用的修辞手法。它让你感到。
6. 读句子,联系上下文回答问题。
(1)多尔先生看到他的前方是一块公墓,他手中的菊花迎着风雨怒放着。
这个公墓里埋葬着谁?小男孩要去干什么?
(2)火车撞击铁轨越来越快,多尔先生的胸膛中感到一次又一次的强烈冲击,他的眼前模糊了。
为什么多尔先生的胸膛中感到一次又一次的强烈冲击?
7.读了这篇短文后,你认为小男孩是个怎样的人?
类型:现代文阅读
难度系数:较难0.4
收藏
纠错
详情
下一页
尾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