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进去-教育应平等而普惠
人教版(2001)| 五年级上册
版本
部编版
人教版(2001)
苏教版(2016)
苏教版(2001)
北师大版(2016)
北师大版(2001)
语文S版(2016)
语文S版(2003)
西师大版(2016)
西师大版(2003)
北京版(2016)
北京版(2004)
教科版(五四学制)(2016)
教科版(五四学制)(2003)
冀教版(2002)
鲁教版(五四学制)
沪教版(2015)
沪教版(2007)
长春版(2016)
长春版(2003)
鄂教版(2016)
鄂教版(2003)
冀教版(2016)
教科版(2003)
教科版(2016)
人教版(1990s)
湘教版(2003)
湘教版(2016)
语文A版
浙教版
人教部编版(五四制)
教材
读课文,回答问题。
(1)“通往广场的路不止一条”父亲的话让作者一生受用不尽。课文写了作者经历的哪几件事来说明父亲的话是正确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想一想,填一填。
“通往广场的路不止一条”我认为这句话的意思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类型:现代文阅读
难度系数:一般0.64
收藏
纠错
详情
阅读短文,完成练习。

挑战命运

有两个孩子:一个喜欢弹琴,想当音乐家;一个爱好(hǎo hào)绘画,想当美术家。

不幸得很!想当音乐家的孩子,突然耳朵聋了;想当美术家的孩子,突然眼睛瞎了。两个孩子非常伤心,痛哭流涕(tì dì),埋(mái mán)怨命运对他们太不公平。

恰巧,有位老人从他们身边经过,听见了他们的埋怨。老人走上前去,先对耳聋的孩子比划着说:“你的耳朵虽然坏了,但眼睛还是明亮的,为什么不改学绘画呢?”接着,他又对眼瞎的孩子说:“你的眼睛尽管坏了,但耳朵还是灵敏的,为什么不改学弹琴呢?”

两个孩子听了,心里一亮。他们擦干眼泪,开始了新的追求。

说也奇怪,改学绘画的孩子渐渐地感到耳聋反而更好,因为这样可以避免一切喧嚣的干扰,使精力高度集中。改学钢琴的孩子,慢慢地也觉得失明反倒(dǎo dào)有利,因为这样能够免除许多无谓的烦恼,使心思无比集中。

果然,耳聋的孩子后来成了美术家,名扬四海;眼瞎的孩子后来成为音乐家,饮誉天下。

一天,美术家和音乐家又遇到了那位老人,他俩非常激动,拉住老人连连道谢。

老人笑着说:“不用谢,事买证明:只要努力,当命运堵塞了一条道路的时候,它,常常会留下另一条道路!”

1.给文中加点字选择正确读音,划去不正确的读音。
2.给下面词语中加横线的字选择正确的解释。
①心里一___
A.光线强;B.发光;C.响亮;
A.清楚,明白B.显露,显示。
②名四海(___
A.高举;往上升;B.往上撒;C.传播出去。
3.写近义词。
痛哭流涕——(_______
怨恨——(_______
烦恼——(_______
4.画出表达中心的句子,并说说你对这句话的理解。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类型:现代文阅读
难度系数:一般0.65
收藏
纠错
详情
课外阅读练习。
划船的启示
富尔顿是美国的工程师、发明家。
富尔顿从小只爱画画 不爱读书 一天 老师对他说 孩子 你只是美术好 别的功课都不行 会留级 可是 他把老师的话当耳边风
有一次,富尔顿去钓鱼。他做的小船遇上了大风,划起来费劲极了。他想:“装上风帆只能随风漂,有什么办法来改变这个状况呢?”
不一会儿,风停了,富尔顿坐在空船里,把脚浸在河水里,心里还在盘算着……不知不觉小船已经荡到河中心了。他惊喜地发现,原来这是自己的两只脚不断摆动划水的结果。他又想能不能用十字交叉的轮子来代替划船的桨?轮子怎么造?造好后装在什么位置上最合适?船身又该怎样改装……这些问题只靠画画是不能解决的。怎么办呢?这时候,富尔顿才领悟老师的话是对的,他决心重新学习科学知识。
从此,富尔顿专心读书,进步很快,后来成了第一艘蒸汽轮船的发明者。
1.给短文中的第二自然段加上标点。
2.结合上下文理解词语的意思。
(1)盘算:
(2)领悟:
3.写出短文的主要内容。
4.在正确的答案后面画“√”。
这篇短文告诉我们:
(1)富尔顿是个听话的孩子,他能知错就改。(   )
(2)富尔顿的老师很会教育自己的学生。(   )
(3)想要有所作为,就必须重视对科学文化知识的学习。(   )
类型:现代文阅读
难度系数:一般0.64
收藏
纠错
详情
阅读短文,回答问题。

铁路要经过很多高山,不得不开凿隧道,其中数居庸关和八达岭两个隧道的工程艰巨。居庸关山势高,岩层厚,詹天佑决定采用从两端同时向中间凿进的办法。山顶的泉水往下渗,隧道里满是泥浆。工地上没有抽水机,詹天佑带头挑着水桶去排水。他常常跟工人们同吃同住,不离开工地。八达岭隧道长一千一百多米,有居庸关隧道的三倍长。他跟老工人一起商量,决定采用中部凿井法。从山顶往下打直井,再分别向两头开凿。这样一来,几个工作面可以同时施工,把工期缩短一半。

1.给这段话加个小标题。(_______________
2.八达岭隧道采用“中部凿井法”的原因是(________),好处是(_______
3.詹天佑根据不同的地势采用不同的开凿方法,这表现了他(________
类型:现代文阅读
难度系数:一般0.65
收藏
纠错
详情
阅读短文,回答问题。

爱管闲事的丹麦人

丹麦人喜欢“管闲事”。这是在丹麦工作多年的一个朋友极深的印象。在公共场所,你的车子没有准确地停进划定的位置,或者你停车后没有及时熄火,从路上走过的任意一个人,或者一直在远处长椅上发着呆的一个什么人,便会走到你的身边来,请你把车子按规矩停好,或是请你让车子安静下来,停止排气。你在钓鱼,一些毫不相干的人会走过来。你以为他来给你助兴,他其实是来看你的鱼桶。如果你钓的鱼不符合法律规定的标准,他就会要求你把这些鱼放回到你钓鱼的水里去。并且,提出这些要求的时候,他们不只是提醒一下,说说而已,而是一直要在旁边监督着,直到你完全满足了他们的要求,他们才欣然地跟你道一声谢谢,然后继续他们的路或去发他们的呆。邻里之间更是管得紧。哪家的房子油漆好久没刷了,屋顶上的草发黄了,别人就会来敲你的门:“你的房子该修修了,要不要帮忙?”你如果说眼下没有工夫,或是要出门旅行,别人就会帮你请来油漆工或检修工。等你回来,把账单给你,你如数付账就是了。

丹麦很开放,许多方面可以说自由得不得了。然而一个人倘没有或缺乏维护公共生活准则的自觉,便会处处受制,颇不自由。丹麦是禁止养鸟的,但丹麦的鸟食市场却又大又兴旺。人们买了鸟食,便悬挂在自己的庭院里,专供自然界的鸟群食用。吃完了,他们又再去买。庄子说过“族与吾同类”的话,丹麦人乃至北欧人,对自然的崇尚,对与自然万物达到融洽相处的追求,大有一点庄子理想的境界的意思。

在丹麦生活了几年的中国人,自然也会受到这风气的影响。中国驻丹麦大使馆,常有一只狐狸来光顾。使馆几位爱好者每天为它备好食物,狐狸吃完,抹嘴就走,来亦无影,去亦无踪。有段日子,几位狐狸之友因为出差而未能及时备食,狐狸竟然对中国使馆有了意见,悄悄溜到台球室,把台球叼到院子里,陶个洞埋起来。但打台球的人并没有把台球的失踪同狐狸联系起来,甚至压根儿就不往狐狸头上想。狐狸看看人们这么缺心眼,意识到自己的恶作剧太过复杂,弯子绕得太大,让人不懂,便又把那些台球从土里刨出来,让它们滚得满院子都是。总算使馆人们开了窍,开始用心思,找原因。分析来分析去,终于分析到狐狸头上。在那几位狐狸之友回来之前,恢复了对狐狸的供给。大使馆这才天下太平。

1.给加粗的字选择正确的读音,打“√”。
准确(zhǔn  zǔn) 符号(fǔ  fú)
2.写出下列词语的反义词。
喜欢——( ) 准确——( )
安静——( ) 开放——( )
3.用自己的话解释下列词语。
(1)规矩:_______________
(2)融洽:_______________
(3)开了窍:_______________
4.丹麦人喜欢“管闲事”,文中举了哪些例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你认为这是在管闲事吗?谈谈自己的观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类型:现代文阅读
难度系数:一般0.65
收藏
纠错
详情
阅读短文,回答问题。

铁路要经过很多高山,不得不开凿隧道,其中数居庸关和八达岭两个隧道的工程艰巨。居庸关山势高,岩层厚,詹天佑决定采用从两端同时向中间凿进的办法。山顶的泉水往下渗,隧道里满是泥浆。工地上没有抽水机,詹天佑带头挑着水桶去排水。他常常跟工人们同吃同住,不离开工地。八达岭隧道长一千一百多米,有居庸关隧道的三倍长。他跟老工人一起商量,决定采用中部凿井法。从山顶往下打直井,再分别向两头开凿。这样一来,几个工作面可以同时施工,把工期缩短一半。

1.给这段话加个小标题。
2.八达岭隧道采用“中部凿井法”的原因是________,好处是________
3.詹天佑根据不同的地势采用不同的开凿方法,这表现了他________
类型:现代文阅读
难度系数:一般0.65
收藏
纠错
详情
阅读课文《通往广场的路不止一条》,回答问题。
(1)文中的“我”是一名服装设计师,在我成功的路上都遇到哪些困难?“我”是怎么做的?结果如何?
(2)“通往广场的路不止一条”这句话你是怎样理解的?
类型:现代文阅读
难度系数:一般0.64
收藏
纠错
详情
阅读短文,回答问题。
一碗水的愤怒
在我生命里曾经流淌过一碗水,是这碗水让我懂得了什么是真正的愤怒。
暑假时,久居都市的我与朋友结伴西北行。七月如火,车子在高高的黄河大堤上爬行。黄河河底龟裂,河水时断时续,给人一种苟延残喘的感觉,全没有“黄河在咆哮”的气势。在黄河拐弯处好不容易才见到了一个村子,村子因树而得名,叫“五棵树村”。在村头有个苗圃,绿绿的一片,让长途跋涉的我们略感一丝凉意。一个小姑娘拿着一个特制的大瓢,在每一棵小树苗根上小心地地滴上一点点水,那动作好像是在轻轻抚摸睡梦中的婴儿。“小姑娘,能不能给点水?”我不停地用毛巾擦着好像永远也擦不干的汗,渴望能洗一把被汗水渍疼的脸。
小姑娘迟疑了一下,转身走向苗圃后面的屋子,屋子里的椅子上坐着一位老妇人,脸上带着世事洞明的安详。小姑娘轻轻对她说了些什么,老妇人点点头从腰间“哗啦”一声摸出一串钥匙一这时我才看见在屋子和苗圃之间有一眼水窖,水窖设有坚固的木盖儿,木盖儿上牢牢地锁着一把大铁锁。
只见小姑娘轻盈地走到水窖前,熟练地打开大铁锁,用一个小木桶小。小心地汲出一点水,倒进一个干净的陶瓷碗里。她双手捧着那碗,像捧着整个世界一样走到我面前说:“走远路渴了吧,快喝吧!”我看了一眼,那水里竞漂浮着一些细小的杂物,在白瓷碗里显得更浑浊。
本来我是想洗把脸凉爽一下。喝的水我们自带了许多瓶纯净水。等小姑娘转过身去继续“滴”她的水后,我让同伴把那碗水倒出来,开始洗脸。[来源:.Com]
听到水落地的声音。老妇人和小姑娘不约而同地投来愤怒的目光。老妇人从椅子上站了起来,喊了声:“作孽呀!”突然摔倒了。小姑娘却不去扶老妇人,只是惊叫着冲到我身边,一把抢过我同伴手中的水碗,然后竞倒在地上,伸开双手用力挖起我脚下那一点被水浸湿的土,捏成一个泥团,迅速跑到苗圃旁新栽的小树边,深挖了一个坑,把湿泥团贴着树根埋下,这才急切地叫着“奶奶”向老妇人跑去,慢慢把她搀扶到椅子上。
我被眼前这一切惊呆了,一时不知道自己该做些什么。良久,我们才从小姑娘口中知道,这村周围黄河大堤旁的小树苗都是那位老人家培育出来的,这水窖也是老人家挖的。前年大旱,水窖里也难以存住水了,为了让刚栽上的小树苗能够成活,老妇人翻山越岭到二十余里外的地方去挑水,不料半路上一脚踏空,瘸了一条腿。
老妇人叹了口气,意味深长地说:“不是我小气,这样热的天,我的苗圃一天才用一瓢水,你们不知道缺水的苦,这样糟蹋水,我心疼呀!”
(1)在文中找出与下列词语意思相反的词。
清澈________          缓慢________
停止________          暂时________
(2)根据意思在文中找出恰当的成语。
①事先没有商量却说出相同的话或做出相同的事。________
②内容深刻含蓄,耐人寻味。________
③比喻勉强维持生存。________
(3)用“——”画出文中描写黄河干旱的句子。
(4)读下面句子,说说你读懂了什么?
①水窖设有坚固的木盖儿,木盖儿上牢牢地锁着一把大铁锁。
 
 
②小姑娘伸开双手用力挖起我脚下那一点被水浸湿的土,捏成一个泥团,迅速跑到苗圃旁新栽的小树边,深挖了一个坑,把湿泥团贴着树根埋下。
 
 
(5)说说小姑娘为什么不先扶摔倒在地的奶奶?
 
 
(6)说说老妇人为什么那么愤怒?从中看出了什么?
 
 
类型:现代文阅读
难度系数:一般0
收藏
纠错
详情
拓展阅读。
自信必胜
34岁的美国妇女弗罗伦丝·查德威克是横渡英吉利海峡的第一位女性。完成这项壮举之后,她决定向另一条更宽的卡塔林纳海峡挑战。要是成功了,她就是第一个游过这条海峡的女性。
1952年7月4日清晨,大雾笼盖着加利福尼亚西海岸及附近的太平洋海面。弗罗伦丝独自在海中坚定地游着,海水冻得她全身发麻,雾太大了,她几乎看不清护游船,但是她知道,成千上万的人通过电视关注着她。时间一分钟、一分钟地走着,已经过去15小时,她还在游着。像以往的渡海游泳一样,困扰她的最大的问题不是孤独,不是疲劳,而是刺骨的海水。
终于,她感到全身麻木,又累又冷,她知道自己不能再游了,就发出信号,请求上船。护送船上的教练和她的母亲都告诉她离海岸已经很近了,要她别放弃。但是她朝加州海岸方向望去,眼前浓雾茫茫,她什么也看不见!
最后,在她已游了15小时55分钟以后,因她再三请求,她被拉上了船——非常遗憾,离成功只有半英里了!
后来她总结说,令她半途而废的不是孤独、疲劳和寒冷,而是在浓雾中她看不到目标。
“说实在的,”她对记者说,“我不是为自己找借口,如果当时我能看见陆地,我也许能坚持下来。”
迷茫的目标,动摇了她的信念。
两个月后,她这样成功了,并且仍然是游过卡塔林纳海峡的第一位女性,而且比男子纪录快了约两个小时。
1.给下列字组词。
坚(      )   困(      )   放(      )   迷(      )
2.弗罗伦丝在第一次横渡卡塔林纳海峡时,有哪些问题困扰着她?
3.弗罗伦丝为什么会在离成功只有半英里的时候放弃了?
4.从这个故事中,你明白了一个什么道理?
类型:现代文阅读
难度系数:一般0.64
收藏
纠错
详情
根据课文内容完成练习。
(1)下面对课文内容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
A.父亲的教导给了“我”一把开启心灵的钥匙。
B.在两次身陷困境的情况下,父亲帮“我”找到了出路。
C.顽强的意志可以帮人克服许多困难,找到出路。
D.成功是一种态度,只要带着希望出发,成功就会离你越来越近。
(2)“通往广场的路不止一条”,我还可以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这句谚语来表述。这句话对我的启示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类型:现代文阅读
难度系数:一般0.64
收藏
纠错
详情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