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进去-教育应平等而普惠
部编版| 五年级下册
版本
部编版
人教版(2001)
苏教版(2016)
苏教版(2001)
北师大版(2016)
北师大版(2001)
语文S版(2016)
语文S版(2003)
西师大版(2016)
西师大版(2003)
北京版(2016)
北京版(2004)
教科版(五四学制)(2016)
教科版(五四学制)(2003)
冀教版(2002)
鲁教版(五四学制)
沪教版(2015)
沪教版(2007)
长春版(2016)
长春版(2003)
鄂教版(2016)
鄂教版(2003)
冀教版(2016)
教科版(2003)
教科版(2016)
人教版(1990s)
湘教版(2003)
湘教版(2016)
语文A版
浙教版
人教部编版(五四制)
教材
古诗阅读

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   

[宋]陆游

三万里河东入海,______________

遗民泪尽胡尘里,南望王师又一年。

1.填写古诗,由此诗想到了林则徐的“_____________,岂因祸福避趋之”。
2.后两句诗的意思: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诗的前两句描写了____________________,后两句表达了诗人___________________的感情。
类型:诗词曲鉴赏
难度系数:一般0.65
收藏
纠错
详情
阅读古诗,完成练习。

从军行

青海长云暗雪山,孤城遥望玉门关。

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

1.《从军行》是一首(边塞诗 田园诗 山水诗)(在正确答案后画“√”),作者是唐代诗人_______________。
2.这首诗前两句描写青海、长云、雪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边疆的景物,表现了边塞的___________________
3.判断下列说法是否正确,正确的打“√”,错误的打“×”
(1)“终不还”是写将士对回归家乡没有时日的感伤。(     )
(2)“黄沙百战穿金甲”一句极写战事之频繁,战斗之艰苦。(     )
类型:诗词曲鉴赏
难度系数:一般0.65
收藏
纠错
详情
阅读古诗。

闻官军收河南河北

剑外忽传收蓟北,初闻涕泪满衣裳。

却看妻子愁何在,漫卷诗书喜欲狂。

白日放歌须纵酒,青春作伴好还乡。

即从巴峡穿巫峡,便下襄阳向洛阳。

1.在《闻官军收河南河北》这首诗中“___________”三个字最能表现作者的心情。作者之所以有这种心情是因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填诗中原句)。听到这个消息,诗人立刻做出“_____________”的打算(填诗中原句)。他想像着他的行程,“即从巴峡穿巫峡,便下襄阳向洛阳”,诗人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心情溢于言表。
2.下列对古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诗中的“妻子”指的是杜甫的夫人和他的孩子,“青春”指的是“春天”。
B.“涕泪满衣裳”里,有对战乱将息、百姓终于可以安定下来的欣慰,有对回忆多年离乱的痛切,也有对自己数年来颠沛流离、终于可以回归家园的感慨。
C.“漫卷”两个字,写出了诗人对书的随意,不爱惜。
D.“放歌”“纵酒”是诗人欣喜若狂的心情的具体写照。
3.细品古诗,诗人一家会是怎样一幅欣喜若狂的情景?请展开想象,具体描绘一下。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隔着千年时空,从《闻官军收河南河北》这首诗中,我们依然能深切地感受到杜甫的爱国之情。像这样表达爱国之情的诗句还有很多,比如:读陆游的《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我们可以从诗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中,感受到诗人失望却并未绝望的感慨;读王昌龄的《从军行》,我们可以从诗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中,感受到将士们保家卫国的豪情。
类型:诗词曲鉴赏
难度系数:一般0.65
收藏
纠错
详情
阅读古诗

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

三万里河东入海,五千rèn       yuè       )上摩天。

遗民泪尽胡尘里,南望王师又一年。

1.这首诗的作者是______代诗人____________
2.根据拼音按顺序在答题卡上写出汉字。
3.对诗的理解,下列说法错误的一项是(     
A.“三万里河”指黄河。“三万里”形容很长。
B.“三万里”“五千rèn”的夸张比喻,以及“入”“上”两个动词,让人感到黄河、华山不仅气势雄伟,而且富有生气。
C.这首诗写的是作者秋日黎明时分走出篱门时的所见所闻。
D.“泪尽”一词让我们体会到作者企盼朝廷收复失地却又一次次落空的失望之情。
4.“遗民泪尽胡尘里,南望王师又一年。”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感情:____________
类型:诗词曲鉴赏
难度系数:一般0.65
收藏
纠错
详情
诗歌鉴赏。

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

[宋]陆游

三万里河东入海,五千仞岳上摩天。

遗民泪尽胡尘里,南望王师又一年。

1.根据诗歌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诗歌的前两句描写黄河和华山,运用了夸张的修辞手法以及“入”“上”两个动词,表现了黄河、华山气势雄伟,富有生气。
B.诗歌前两句描写的两处景物,代表着北方的壮丽河山。
C.诗歌后两句的大意是:遗民百姓的泪水已经流尽,年复一年地盼望南宋朝廷前来收复失地。
D.诗歌后两句表达了遗民们从失望到绝望的心情。
2.诗歌的题目,让你想象出怎样的场景?请用自己的话描绘出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类型:诗词曲鉴赏
难度系数:一般0.65
收藏
纠错
详情
阅读下面古诗,完成后面小题。

从军行(其四)

王昌龄

青海长云暗雪山,孤城遥望玉门关

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


[注释]①青海:湖名,在今青海省。雪山:指祁连山。②玉门关:故址在今甘肃敦煌西北方盘城。③楼兰:汉时西域诸国之一,故址在今新疆罗布泊附近。
1.一、二句写景对表现戍边将士有什么作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诗中“黄沙百战穿金甲”句具有高度的概括性,请作具体分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类型:诗词曲鉴赏
难度系数:一般0.65
收藏
纠错
详情
课文直通车。

凉州词

   王翰

葡萄美酒夜光杯,

欲饮琵琶马上催。

醉卧沙场君莫笑,

古来征战几人回?

1.古时描写战争的著名诗句很多,如( )朝(  )写过:壮士饥餐胡虏肉,笑谈渴饮匈奴血。(     )
A.宋、岳飞
B.元、戚继光
2.这首写战争的诗,不写(  )而写(   ),表现了边塞战士在边地荒寒艰苦的环境下,过着紧张动荡的征戍生活。
A.激烈的战争场景、将士们开怀痛饮
B.悠扬的民族音乐、优美的大漠风景
3.这首诗写的事情是(   
A.边疆的将士奋勇杀敌,伤亡惨重
B.边疆的将士在开怀痛饮,尽情酣醉
4.假如你当时就在即将出征前的现场,你会有什么感慨?
_____________
类型:诗词曲鉴赏
难度系数:一般0.65
收藏
纠错
详情
阅读理解。
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
【宋】陆游
三万里河东入海,五千仞岳上摩天。
遗民泪尽胡尘里,南望王师又一年。
1.解释下列词语的意思。
将晓:__________
三万里:__________
南望:__________
2.读诗歌,谈谈“入”和“摩”字的表达效果。
__________
3.这首诗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__________
类型:诗词曲鉴赏
难度系数:一般0.65
收藏
纠错
详情
背写唐代诗人王翰的《凉州词》,回答问题。
葡萄美酒夜光杯,欲饮琵琶马上________(催       摧)。
醉卧沙场君________(莫       寞)笑,古来征战几人回。
1.按照原诗选词填空。
2.这首诗属于______________(送别       边塞       写景)诗。
3.后两句诗的意思是:_____________
4.这首诗主要描写了______的场面,表达了将士们________的豪情壮志。
类型:诗词曲鉴赏
难度系数:一般0.65
收藏
纠错
详情
课内阅读。

闻官军收河南河北

剑外忽传收蓟北,              

却看妻子愁何在,              

白日放歌须纵酒,青春作伴好还乡。

即从巴峡穿巫峡,便下襄阳向洛阳。

1.补全诗句。
2.这首诗的作者是______代的__________
3.解释下列词语。
涕:____________        却看:_____________
须:____________        纵酒:_____________
4.这首诗,除首联_______(叙事   抒情)点题外,其余各句都是______(叙事   抒情)。全诗情感奔放,处处渗透着“_____”字,痛快淋漓地抒发了作者无限喜悦兴奋的心情,因此被称为该作者“_________”。
类型:诗词曲鉴赏
难度系数:一般0.65
收藏
纠错
详情
下一页
尾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