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
[宋]陆游
三万里河东入海,______________。
遗民泪尽胡尘里,南望王师又一年。
1.填写古诗,由此诗想到了林则徐的“_____________,岂因祸福避趋之”。从军行
青海长云暗雪山,孤城遥望玉门关。
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
1.《从军行》是一首(边塞诗 田园诗 山水诗)(在正确答案后画“√”),作者是唐代诗人_______________。闻官军收河南河北
剑外忽传收蓟北,初闻涕泪满衣裳。
却看妻子愁何在,漫卷诗书喜欲狂。
白日放歌须纵酒,青春作伴好还乡。
即从巴峡穿巫峡,便下襄阳向洛阳。
1.在《闻官军收河南河北》这首诗中“A.诗中的“妻子”指的是杜甫的夫人和他的孩子,“青春”指的是“春天”。 |
B.“涕泪满衣裳”里,有对战乱将息、百姓终于可以安定下来的欣慰,有对回忆多年离乱的痛切,也有对自己数年来颠沛流离、终于可以回归家园的感慨。 |
C.“漫卷”两个字,写出了诗人对书的随意,不爱惜。 |
D.“放歌”“纵酒”是诗人欣喜若狂的心情的具体写照。 |
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
三万里河东入海,五千rèn( )yuè( )上摩天。
遗民泪尽胡尘里,南望王师又一年。
1.这首诗的作者是A.“三万里河”指黄河。“三万里”形容很长。 |
B.“三万里”“五千rèn”的夸张比喻,以及“入”“上”两个动词,让人感到黄河、华山不仅气势雄伟,而且富有生气。 |
C.这首诗写的是作者秋日黎明时分走出篱门时的所见所闻。 |
D.“泪尽”一词让我们体会到作者企盼朝廷收复失地却又一次次落空的失望之情。 |
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
[宋]陆游
三万里河东入海,五千仞岳上摩天。
遗民泪尽胡尘里,南望王师又一年。
1.根据诗歌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诗歌的前两句描写黄河和华山,运用了夸张的修辞手法以及“入”“上”两个动词,表现了黄河、华山气势雄伟,富有生气。 |
B.诗歌前两句描写的两处景物,代表着北方的壮丽河山。 |
C.诗歌后两句的大意是:遗民百姓的泪水已经流尽,年复一年地盼望南宋朝廷前来收复失地。 |
D.诗歌后两句表达了遗民们从失望到绝望的心情。 |
从军行(其四)
唐•王昌龄
青海长云暗雪山①,孤城遥望玉门关②。
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③。
凉州词
唐 王翰
葡萄美酒夜光杯,
欲饮琵琶马上催。
醉卧沙场君莫笑,
古来征战几人回?
1.古时描写战争的著名诗句很多,如( )朝( )写过:壮士饥餐胡虏肉,笑谈渴饮匈奴血。( )A.宋、岳飞 |
B.元、戚继光 |
A.激烈的战争场景、将士们开怀痛饮 |
B.悠扬的民族音乐、优美的大漠风景 |
A.边疆的将士奋勇杀敌,伤亡惨重 |
B.边疆的将士在开怀痛饮,尽情酣醉 |
闻官军收河南河北
剑外忽传收蓟北, 。
却看妻子愁何在, 。
白日放歌须纵酒,青春作伴好还乡。
即从巴峡穿巫峡,便下襄阳向洛阳。
1.补全诗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