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进去-教育应平等而普惠
部编版| 五年级下册
版本
部编版
人教版(2001)
苏教版(2016)
苏教版(2001)
北师大版(2016)
北师大版(2001)
语文S版(2016)
语文S版(2003)
西师大版(2016)
西师大版(2003)
北京版(2016)
北京版(2004)
教科版(五四学制)(2016)
教科版(五四学制)(2003)
冀教版(2002)
鲁教版(五四学制)
沪教版(2015)
沪教版(2007)
长春版(2016)
长春版(2003)
鄂教版(2016)
鄂教版(2003)
冀教版(2016)
教科版(2003)
教科版(2016)
人教版(1990s)
湘教版(2003)
湘教版(2016)
语文A版
浙教版
人教部编版(五四制)
教材
下面四个句子分别体现了武松怎样的特点?(   
(1)便有大虫,我也不怕。
(2)武松见大虫扑来,只一闪,闪在大虫背后。
(3)我回去时,须吃他耻笑,不是好汉,难以转去。
(4)武松放了手,来松树边寻那打折的棒橛,拿在手里,只怕大虫不死,把棒橛又打了一回。
A.爱面子     机敏   心细   无畏B.无畏   机敏   爱面子   心细
C.无畏   机敏   心细   爱面子D.无畏   心细   爱面子   机敏
类型:选择题
难度系数:一般0.65
收藏
纠错
详情
下列句式中加点词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A.酒家给武松了满满一碗酒。(斟)
B.你如何不肯卖酒与我吃?(为什么 )
C.这时候天快晚了,你还过冈,送了自家性命?(冤屈)
D.请自误。(不要)
类型:选择题
难度系数:一般0.65
收藏
纠错
详情
判断对错,正确的打“√”,错误的打“×”。
1.“再筛一碗酒”中的“筛酒”可以理解为“倒酒”。(        )
2.“紫鹃也学小器了”中的“器”与“器具”中“器”的意思相同。(        )
3.“人而无信,不知其可”的意思是人如果不相信别人,不知道可不可以。(        )
类型:判断题
难度系数:一般0.65
收藏
纠错
详情
阅读《景阳冈》片段。

约行了四五里路,来到冈子下,见一大树,刮去了皮,一片白,上写两行字。武松也颇识几字,抬头看时,上面写道:“近因景阳冈大虫伤人,但有过往客商,可于巳、午、未三个时辰,结伙成队过冈。请勿自误。”武松看了,笑道:“这是酒家诡诈,惊吓那等客人,便去那厮家里宿歇。我却怕甚么!”横拖着梢棒,便上冈子来。

1.联系上下文,猜测词语的意思。
请勿自误:______
2.阅读片段中画波浪线部分,用原文内容填空。
树上书写的内容中,提醒人们要满足两个条件才能过往景阳冈,一是______,二是______
3.从片段中你体会到武松是个______的人,理由是______
类型:现代文阅读
难度系数:一般0.65
收藏
纠错
详情
阅读课内语段,回答问题。

武松敲着桌子叫道:“主人家,怎的不来筛酒?”酒家道:“客官要肉便添来。”武松道:“我也要酒,也再切些肉来。”酒家道:“肉便切来,添与客官吃,酒却不添了。”武松道:“却又作怪。”便问主人家道:“你如何不肯卖酒与我吃?”酒家道:“客官,你须见我门前招旗,上面明明写道‘三碗不过冈’。”武松道:“怎地唤做三碗不过冈?”酒家道:“俺家的酒,虽是村酒,却比老酒的滋味。但凡客人来我店中吃了三碗的,便醉了,过不得前面的山冈去。因此唤做‘三碗不过冈’。若是过往客人到此,只吃三碗,更不再问。”武松笑道:“原来恁地。我却吃了三碗,如何不醉?”酒家道:“我这酒叫做‘透瓶香’,又唤做‘出门倒’。初入口时,醇口好吃,少刻时便倒。”武松道:“休要胡说。没地不还你钱,再筛三碗来我吃。”酒家见武松全然不动,又筛三碗。武松吃道:“端的好酒!主人家,我吃一碗,还你一碗钱,只顾筛来。”酒家道:“客官休只管要饮,这酒端的要醉倒人,没药医。”武松道:“休得胡说!便是你使蒙汗药在里面,我也有鼻子。”店家被他发话不过,一连又筛了三碗。

1.简要写出选文的主要内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填空。
(1)选文在语言表达上和现代汉语有一定区别,但我能猜出一些词语的意思。如:“筛酒”的意思是___________________,“恁地”的意思是__________________
(2)短文选自古典名著《____》,我还知道这部名著中还有许多生动的人物形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
3.选文主要运用了_____________描写,刻画了一个_______________的武松形象。
4.我国的四大名著都是章回体小说。这种小说只看某一回的题目就可以猜出它主要讲了什么故事。《西游记》第七回是:八卦炉中逃大圣 五行山下定心猿,这一回主要讲的故事是____________________
类型:现代文阅读
难度系数:一般0.65
收藏
纠错
详情
以下词语中加点字的声调全部相同的一项是(       
A.寒                                   
B.金                                   
C.                                   耕织
D.喉                                   
类型:选择题
难度系数:一般0.65
收藏
纠错
详情
根据读音写汉字
【chéng】 ( )认   真( )  ( )                    ( )
【jī】             ( )笑   ( )饿             ( )               ( )
类型:填空题
难度系数:容易0.94
收藏
纠错
详情
按要求写句子。
1.倘或又跳出一只大虫来,我却怎地斗得他过?(改为陈述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武松心里想道:“我就把只死大虫拖下冈去。”(改为第三人称)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武松提起铁锤般的大小的拳头,使尽平生气力只顾打。(仿写比喻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类型:语言表达
难度系数:一般0.65
收藏
纠错
详情
阅读理解。

景阳冈(节选)

那一阵风过处,只听得乱树背后扑地一声响,跳出一只吊晴白额大虫来。武松见了,叫声:“呵呀!”从青石上翻将下来,便拿那条梢棒在手里,闪在青石边。那个大虫又饥又渴,把两只爪在地下略按一按,和身望上一扑,从半空里掉将下来。武松被那一惊,酒都做冷汗出了。说时迟,那时快。式松见大虫扑来,只一闪,闪在大虫背后。那大虫背后看人最难,便把前爪搭在地下,把腰胯一掀,掀将起来。武松只一躲,躲在一边。大虫见掀他不着,吼一声,却似半天里起个霹雳,振得那山冈也动。把这铁棒也似虎尾倒竖起来,只一剪。武松却又闪在一边。原来那大虫拿人,只是一扑,一掀,一剪,三般提不着时,气性先自没了一半。那大虫又剪不着,再吼了一声,一兜兜将回来。武松见那大虫复翻身回来,双手轮起精棒,尽平生气力,只一棒,从半空劈将下来。只听得一声响,簌簌地将那树连枝带叶劈脸打将下来。定睛看时,一棒劈不着大虫。原来慌了,正打在枯树上,把那条梢棒折做两截,只拿得一半在手里。那大虫咆哮,性发起来,翻身又只一扑,扑将来。武松又只一跳,却退了十步远。那大虫却好把两只前爪搭在武松面前。武松将半截棒丢在一边,两只手就势把大虫顶花皮揪住,一按按将下来。那只大虫急要挣扎,早没了气力。被武松尽气力纳定,那里肯放半点儿松宽。武松把只脚望大虫面门上、眼睛里只顾乱踢。那大虫咆哮起来,把身底下扒起两堆黄泥,做了一个土坑。武松把那大虫嘴直按下黄泥坑里去。那大虫吃武松奈何得没了些气力。武松把左手紧紧地揪住顶花皮,偷出右手来,提起铁锤般大小拳头,平生之力,顾打。打得五七十拳,那大虫眼里、口里、鼻子里、耳朵里都迸出鲜血来。

1.仔细阅读选文,根据提示梳理武松打虎的过程。
老虎拿人→(      )(      )
2.选文中画“——”的句子使用的修辞手法是_______________,把大虫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表现得淋漓尽致。
3.联系上下文,赏析选文中加点词语的表达效果。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武松这一英雄形象可谓是家喻户晓,你还知道关于武松的哪些故事?请写出一个。(写出故事名称及主要情节)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类型:现代文阅读
难度系数:一般0.65
收藏
纠错
详情
阅读《景阳冈》片段

武松见了,叫声:“呵呀!”从青石上翻将下来,便拿那条梢棒在手里,闪在青石边。那个大虫又饥又渴,把两只爪在地下略按一按,和身望上一(       ),从半空里撺将下来。武松被那一惊,酒都做冷汗出了。说时迟,那时快。武松见大虫扑来,只一(       ),(       )在大虫背后。那大虫背后看人最难,便把前爪搭在地下,把腰胯一(       ),(       )将起来。武松只一(       ),(       )在一边。大虫见掀他不着,吼一声,却似半天里起个霹雳,振得那山冈也动。把这铁棒也似虎尾倒竖起来,只一(       )。武松却又(       )在一边。

1.按课文内容在括号里填上动词。
2.这段文字是写___________的情形。“大虫”的进攻主要有三招:___________;武松对付这三招的动作都是“___________ ”。
3.文中画线的句子运用了___________的修辞手法,好处是________________
4.你觉得武松是个什么样的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类型:现代文阅读
难度系数:一般0.65
收藏
纠错
详情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