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进去-教育应平等而普惠
语文S版(2003)| 四年级上册
版本
部编版
人教版(2001)
苏教版(2016)
苏教版(2001)
北师大版(2016)
北师大版(2001)
语文S版(2016)
语文S版(2003)
西师大版(2016)
西师大版(2003)
北京版(2016)
北京版(2004)
教科版(五四学制)(2016)
教科版(五四学制)(2003)
冀教版(2002)
鲁教版(五四学制)
沪教版(2015)
沪教版(2007)
长春版(2016)
长春版(2003)
鄂教版(2016)
鄂教版(2003)
冀教版(2016)
教科版(2003)
教科版(2016)
人教版(1990s)
湘教版(2003)
湘教版(2016)
语文A版
浙教版
人教部编版(五四制)
教材
快乐阅读吧。阅读短文,完成练习。

旅行家与流浪汉

一个旅行家风尘仆仆赶着路。到了一棵树下,他坐下取出水杯,畅快地饮水。

“请给我一口水喝,我快渴死了。”一个沙哑的声音传来,在大树根的低洼处,探出了一个头发蓬(péng)松、满脸污垢(gòu)的脑袋。

旅行家将水杯递了过去。那汉子“”将水喝光,叹了口气,说:“昨晚在这鬼地方过夜,嘿,蚊子可凶了。今天上午才痛痛快快地睡了一阵。”

旅行家看出,眼前这个潦(liáo)倒不堪(kān)的人是个流浪汉。他忍不住问:“你干吗不找份活儿做呢?”

“干活儿?没意思,我懒散(sǎn)惯了,还是现在这样自由自在好。唉,我也曾经有过辉煌,可惜时不再来……咦,你打扮得整整齐齐,是去串门吗?”

“我是一个徒步旅行者,我在进行环球旅行。”

“什么?”流浪汉地说,“你在开玩笑?”

“是真的,”旅行家说,“我已经走了两年六个多月,还有七天就走到目的地。”

“好呀,”流浪汉喃喃地说,“同样异乡漂泊,我们之间为什么如此不同呢?”

我在一步一步地不断追求 旅行家离开时这么说道 而你 恕(shù)我直言 却在失落中打发岁月啊

1.从文中找出下列词语的近义词。
闲散——(_____)  痛快——(_____
2.给最后一自然段加上标点。
3.在横线①处填上最合适的象声词;在②处填上描写流浪汉神态的语句。
4.流浪汉也曾有过辉煌,请你想象一下,他的辉煌可能是什么?流浪汉潦倒的原因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同样在异乡漂泊,旅行家和流浪汉之间有什么差别?如果你遇上流浪汉,你会怎么劝他?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类型:现代文阅读
难度系数:一般0.65
收藏
纠错
详情
课文在线。

这时候,我才恍然大悟:约翰不是没有钱,他的父母也不是不爱他,而是为了他的成长。

1.解释词语。
恍然大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你能用“不是……而是”写一句话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类型:现代文阅读
难度系数:一般0.65
收藏
纠错
详情
课内阅读。
成长(选段)
我在意大利的一个面包房里干过两个月,认识了很多意大利孩子。其中有一个叫约翰的男孩儿,长得虎头虎脑的,一双蓝色的大眼睛老是忽闪忽闪的,十分可爱。
约翰每次来面包房,总是亲昵地拖长声音,冲着我说:“您好——”等我回答后,他便从口袋里掏出两元钱,要买意大利香肠。
他的大眼睛忽闪忽闪地盯着香肠,用手取了一根,自言自语地说:“不够买两根的。”这句话,他几乎天天重复着,好像他的口袋里只允许装两元钱。
有一次,我拿了两根香肠给他:“你拿去吃好了。”
他那双大眼睛闪了又闪,用手推让说:“不要。两块钱买一根,还可以喝一听可乐。
听了他的话,我琢磨:也许他的父母不太喜欢他,也许他的家庭经济情况不太好。
1.用“ ”画出所有描写男孩外貌的句子。
2.从画“____”的句子中,你能看出约翰是个什么样的孩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我”为什么会有这样的琢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类型:现代文阅读
难度系数:一般0.64
收藏
纠错
详情
课内阅读。
第四天,大雪(陆续继续)下着。我偶然抬起头,从玻璃窗向外看,只见铺(pū pù)着厚厚白雪的马路上,驶来一辆汽车,停在靠东的居民点。一个裹着红头巾的妇女从汽车里走出来。接着,一个穿着红大衣、戴着红帽子的男孩儿也下了汽车。男孩儿的肩上挂着一个大挎包。他走到每家每户的信箱前,投送着一份份报纸。投完这个居民点,汽车又往另一个居民点开去……
第五天,雪停了,约翰穿着一件红大衣,戴着一顶红帽子,又来面包房买香肠了……
“是我的妈妈。”他不等我说完,笑着回答,“雪太大了,妈妈不放心,一定要陪我送报……”他笑得那么甜,胖乎乎的脸颊上露(lòu lù)出两个酒窝。
“你每月送报纸,可以拿到多少报酬?”
他漫不经心地回答:“八十元。圣诞节时报纸多,可以拿一百多元。”
说着,他像往(长常)一样,从口袋里掏出两元钱,递给我,仍旧买一根香肠和一听可乐。
这时候,我才恍然大悟:约翰家不是没有钱,他的父母也不是不爱他,而是为了从小培养他的生活能力,因为这样更利于他的成长。
1.用“____”画出文中括号内恰当的字词或读音。
2.这个小男孩在下雪天送报的原因是什么呢?妈妈又为什么要陪他一起去呢?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你赞成小男孩这么小就去送报吗?如果你见到他,你会对他说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类型:现代文阅读
难度系数:一般0.65
收藏
纠错
详情
精彩赏析阁。阅读课文片段,完成练习。
这时候,我才恍然大悟:约翰家不是没有钱,他的父母也不是不爱他,而是为了从小培养他的生活能力,因为这样更利于他的成长。
(1)“恍然大悟”的意思是:                    ,近义词是:       
(2)用带点的关联词造句。                                                     
(3)“这样更利于他的成长。”中“这样”指的是                       。你同意这个看法吗?结合课文内容和生活实际谈谈你的看法。
                                                                
类型:现代文阅读
难度系数:一般0.64
收藏
纠错
详情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