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进去-教育应平等而普惠
苏教版(2001)| 六年级上册
版本
部编版
人教版(2001)
苏教版(2016)
苏教版(2001)
北师大版(2016)
北师大版(2001)
语文S版(2016)
语文S版(2003)
西师大版(2016)
西师大版(2003)
北京版(2016)
北京版(2004)
教科版(五四学制)(2016)
教科版(五四学制)(2003)
冀教版(2002)
鲁教版(五四学制)
沪教版(2015)
沪教版(2007)
长春版(2016)
长春版(2003)
鄂教版(2016)
鄂教版(2003)
冀教版(2016)
教科版(2003)
教科版(2016)
人教版(1990s)
湘教版(2003)
湘教版(2016)
语文A版
浙教版
人教部编版(五四制)
教材
课内阅读。
《把我的心脏带回祖国》(节选)
肖邦在法国巴黎一住就是18年。为了祖国,也为了生计,他四处奔波。疲劳加上忧愤,使肖邦的肺结核病又复发了。1849年10月,他终于躺倒在病床上。弥留之际,肖邦紧紧握着姐姐路德维卡的手,喃喃地说:“我死后,请把我的心脏带回去,我要长眠在祖国的地下。”
1.“弥”字的音序是________ ,音节是________,在字典里的意思有:①满,遍;②补,合;③更加;④久,远。为下列词语中的“弥”字选择解释。
欲盖弥彰(  ) 弥补(  ) 弥留之际(  )
2.文中有这样一句话“疲劳加上忧愤,使肖邦的肺结核病又复发了。”
肖邦“疲劳”是因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肖邦“忧愤”是因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肖邦为什么请姐姐把他的心脏带回祖国呢?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有人认为“肖邦已经是弥留之际,哪来力量‘紧紧’握着姐姐路德维卡的手…”认为“紧紧”用词不当,你认为呢?说说自己的理由。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类型:现代文阅读
难度系数:一般0.64
收藏
纠错
详情
课内阅读
肖邦在法国巴黎一住就是18年。为了祖国,也为了生计,他四处奔波。疲劳加上忧愤,使肖邦的肺结核病又复发了。1849年10月,他终于躺倒在病床上。弥留之际,肖邦紧紧握着姐姐路德维卡的手,喃喃地说:“我死后,请把我的心脏带回去,我要长眠在祖国的地下。”
肖邦就是这样带着亡国之恨在异国他乡与世长辞了。当时他才39岁。
1.肖邦临死之前嘱托姐姐的事是            ,从此处可以体会到                。 
2.“当时他才39岁。”对这句话中的“才”字理解最准确的一项是(  )
A.一个“才”字表现了作者对肖邦英年早逝的惋惜之情
B.一个“才”字说明肖邦刚过了39岁生日,还很年轻
3.“疲劳加上忧愤,使肖邦的肺结核病又复发了。”肖邦为什么“疲劳”?又为什么“忧愤”?
                                       
类型:现代文阅读
难度系数:一般0.65
收藏
纠错
详情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