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进去-教育应平等而普惠
苏教版(2001)| 六年级上册
版本
部编版
人教版(2001)
苏教版(2016)
苏教版(2001)
北师大版(2016)
北师大版(2001)
语文S版(2016)
语文S版(2003)
西师大版(2016)
西师大版(2003)
北京版(2016)
北京版(2004)
教科版(五四学制)(2016)
教科版(五四学制)(2003)
冀教版(2002)
鲁教版(五四学制)
沪教版(2015)
沪教版(2007)
长春版(2016)
长春版(2003)
鄂教版(2016)
鄂教版(2003)
冀教版(2016)
教科版(2003)
教科版(2016)
人教版(1990s)
湘教版(2003)
湘教版(2016)
语文A版
浙教版
人教部编版(五四制)
教材
阅读短文,回答问题
为什么瓜秧开了花不结果?是水浇得不够,是肥施得不足,还是土壤根本不行?一位雷达兵懂一些农业知识,他找到了答案:西瓜开了花要授粉。小鸟远离大陆,没有蜜蜂,也没有别的昆虫。西瓜花没授粉,当然结不了花。
(1)这段话主要讲了(                                      ),点明了(                       )。
(2)从这段话中可以看出小岛条件(                        )。
(3)战士不断总结不结瓜的原因,表明了(                              )。
(4)这段话从(               )面表现了战士对祖国的热爱。
类型:现代文阅读
难度系数:一般0.85
收藏
纠错
详情
课外阅读

幸存者的记忆

“大舜”号在渤海湾中,再现了“泰坦尼克”号的悲壮。302人只有22人生还,其中居然有一位女性。

她叫董颖,是只身去大连玩的。当警铃第一次拉响时,头一次乘船的董颖吓坏了,这时有两位还没穿上救生衣的大哥走了过来,帮她穿上了救生衣。

她手足无措地向着惊慌失措的人群跑去,发现那里的男人们都主动让出一条道,让妇女经过、儿童和老人先上甲板。

经过数小时垂死挣扎,大舜”号被淹没了。同舱的几名男子终于击碎了钢化玻璃窗,第一个逃出这个船舱的是董颖—男人们再次把生的希望留给了她。突然,她看到一条橡皮救生筏,那上面有一位老人,老人向她伸出援助之手,她花了九牛二虎之力也没能爬上去。这时大浪将一个男子送到了她和救生筏的旁边,那位男子毫不犹豫地倾全身之力,把董颖顶上了救生筏。当董颖再来向他伸出手时,一个巨浪已经将他卷入海底......

董颖的内心受到了极大的震撼。她不知道该怎么向这位大哥的爱妻和孩子交代了......

救生筏依然在死亡之海上荡着秋千,董颖放生大哭。那个老人便安慰她:“不管结局如何,我都会尽全力帮助你,因为你还年轻,而我已经活了大半辈子了。”董颖止住了哭声,她也看到了海上亮色。可一个大浪将筏子掀翻,董颖死死缠住了筏绳,而那个给她力量的老人,转眼就消失在大海中…...

过了很久很久,董颖发现自己随筏子到了岸边,她活了下来。

真可谓生死之劫啊!为她而去的男人们,伟大、无私。她要将故事告诉所有的人。

1.第一自然段中的“居然”是什么意思?用在这里有什么用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第2自然段为什么要特别提到董颖是“只身”去大连玩?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救生筏依然在死亡之海上荡着秋千”一句用了___的修辞手法写出了当时情况的___。
4.请用简洁的语言概括短文的主要内容
___________________
5.文中多次写到董颖被吓坏了,这样写有什么作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类型:现代文阅读
难度系数:一般0.64
收藏
纠错
详情
阅读短文,完成练习。

冲刺!飞一样的感觉!

北京时间2004年8月27日2时30分——发令枪响,刘翔像子弹一样弹射出去,在雅典的夜色中刺破戒备森严的欧美堡垒。嘘!请静声等待,已经等待这么多年,让拉里瓦德和达库雷这些一等以顶尖高手,在猩红的塑胶跑道上与中国仅21岁的运动员来一次无氧决斗。

8月27日2时30分,清一色的黑闪电中史无前例的出现了一张黄面孔——奥林匹克110米栏跑道笔直如刀,刘翔沿着刀锋疾跑。“中国人速度不行!”那个见诸太多网页的Flash广告给我们足够刺激,刘翔与生俱来的红肌纤维,可把高山流水,虎豹狮狼帅在身后,让他们在屁股后面闻中国人飞驰而去的体味。所以( )说这是一次赛跑,( )说这是一次裁决!让古老奥运对中国人体内存放的爆发当量进行裁决。

12.91秒或许很长,或许很短,长得使短手短脚的亚裔人一百年来未能翻身,短得你刚刚打了一个喷嚏,一个欧美人绝对垄断的王国就被颠覆了。12.91秒——刘翔制造。

仅仅12.91秒,,刘翔就披着国旗站在领奖台上。年轻而帅气的刘翔,在这振奋人心的一刻,在这伟大的,被历史定格的一刻,对着千千万万的观众喊道——中国有我,亚洲有我!

1.给文章中的括号里选择合适的关联词。
A.因为……所以……B.不但……而且……C.与其……不如……
2.为什么作者说12.91秒或许很长也或许很短呢?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类型:现代文阅读
难度系数:一般0.65
收藏
纠错
详情
课内阅读
《最后的姿势》(节选)
忽然,课桌摇晃起来!整栋楼房都摇晃起来!地震!他意识到情况不妙,来不及多想,就大声喊道:“大家快跑!什么也不要拿!快……同学们迅速冲出教室,往操场跑去。
楼房摇晃得越来越厉害了,并伴随着刺耳的吱吱声,外面阵阵尘埃腾空而起。
但是,那短暂的几秒钟,哪里容得了所有的学生都能跑出去?在教学楼即将坍塌的瞬间,还有四位同学冲不出去了!谭老师立即将他们拉到课桌底下,双手撑在课桌上,用自己的身体护住了四个学生。
1.第一自然段连用五个感叹号表现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谭老师立即将他们拉到课桌底下”句中的立即可以去掉吗?为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画“____”的句子从感觉、________、________三个角度描写了地震发生时的景象,这句话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画“ ”的句子属于________描写,这个句子你体会到了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类型:现代文阅读
难度系数:一般0.64
收藏
纠错
详情
课外阅读。
毛遂自荐
平原君打算带二十名文武全才的人跟他一起去楚国。他手下有三千个门客,挑来挑去,只挑中十九个人,其余都看不中了。这时,有个坐在末位的门客站了起来,说:“我能不能来凑个数呢?我叫毛遂,到这儿已经三年了。”平原君摇摇头说:“有才能的人像一把锥子放在口袋里,它的尖儿很快就冒出来了。可是我却从没有听说你有什么才能啊。”毛遂说:“这是因为我到今天才叫您看到这把锥子。要是您早点儿把它放在口袋里,它早就戳出来了,难道光露个尖儿就算了吗?”旁边十九个门客认为毛遂在说大话,都带着轻蔑的眼光笑他。可平原君倒赏识毛遂的胆量和口才,就让毛遂凑上二十个人的数,来到楚国。
平原君这次是跟楚王谈判合纵抗秦的事,可是楚王说什么也不同意。门客们等得很不耐烦,于是毛遂对楚王说:“楚国有方圆五千多里的土地,一百万兵士,原是个称霸的大国,没想到秦国一兴起,楚国连连呼败仗,甚至堂堂的国君也当了秦国的俘虏,死在秦国。这是楚国的耻辱。秦国的白起,不过是个没什么了不起的小子,带了几万人,一战就把楚国的国都夺了去,逼得大王只好迁都。这种耻辱,就连我们赵国人也替你们害羞,想不到大王倒不想雪耻!老实说,今天我们主人跟大王来商量合纵抗秦,主要是为了楚国,也不是单为我们赵国啊。”毛遂一番话,像一把锥子,句句戳痛楚王的心,最终,楚赵两国歃血为盟。
[[QOrDeR]]“毛遂自荐”的意思是有个叫________的人,________推荐________。
【小题2】平原君和门客们对毛遂的态度先是____________,然后是____________。
【小题3】楚王由不同意抗秦到与赵国歃血为盟的根本原因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小题4】你喜欢毛遂吗?为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类型:现代文阅读
难度系数:一般0.65
收藏
纠错
详情
课内阅读。
一位老师说:“如果要快速逃离现场,论条件,老师离门口最近,最有可能离开。但在生死攸关的一刻,谭老师把生的希望留给了学生。”
在学生眼里,谭老师讲课绘声绘色,(    )妙语连珠,(    )很有幽默感。然而,同学们再也听不到谭老师的声音了,讲台上再也见不到那个充满活力的身影了。张开双臂,护住学生,成了他生命中最后的姿势!
谭千秋,一位普通的老师,他用自己51岁的宝贵生命诠释了爱与责任的师德灵魂。人们赞颂他:“英雄不死,精神千秋!”
1.在文中的括号里填上合适的关联词语。
2.结合语境解释词语。
绘声绘色: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妙语连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下面对谭老师的说法有误的是(    )
A.谭老师是一个和善的人。
B.谭老师是一个不会逃生,不珍惜生命的人。
C.谭老师是一个忠于职守,爱学生胜过爱自己的人。
4.请你分析“英雄不死,精神千秋”这句赞语妙在哪里?并说说你对这句话的理解。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你想对谭老师说些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类型:现代文阅读
难度系数:一般0.65
收藏
纠错
详情
读下面的诗歌,完成练习。
给予你了,
我便不期望回报。
如果付出,
就是为了有一天索取。
那么,我将变得多么渺小。
如果,你是湖水,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如果,你是山岭,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人,不一定能使人伟大,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把诗歌补充完整。
2.“给予”一词中“给”的读音是________,“渺小”的意思是________________。
3.仿照第二小节写话。
如果,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如果,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诗中表达的深刻哲理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类型:现代文阅读
难度系数:一般0.64
收藏
纠错
详情
仔细看图,回答问题。   

(1)回忆课文,把句子补充完整。
         ,        ,成了他生命中最后的姿势! 
(2)对第(1)小题中这句话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  )
A.他的这种姿势已经铭刻在人们的心中,成为人们对他永恒的记忆,是他生命中最后的姿势
B.这一姿势,挽救了四个学生的生命,体现了他在危难之际把自己的生死置之度外,以学生的安危为重,恪尽职守、充满无私大爱的高尚品质
C.这一姿势是谭老师死亡时的自然姿势,没有什么意义
类型:现代文阅读
难度系数:一般0.65
收藏
纠错
详情
课内阅读
韩勃 (     )那么大人为什么好几天不敢上朝?分明就是怕见到廉将军嘛!
蔺相如 韩勃,你要知道,秦王不敢侵犯我国,就是因为我们赵国武有廉颇,文有蔺相如。要是我跟廉将军闹翻了,后果将会怎么样?这一点你想过没有?
韩勃 (        )噢,原来是这样!
1.在括号内填写合适的词语,交代人物说话时的语气、神情。
2.蔺相如的话共讲了两层意思,前一层讲了            ,后一层引人思考:                                
3.我们从选文中可以体会到蔺相如处处以     为重,不计较      的宽广胸怀。
类型:现代文阅读
难度系数:一般0.65
收藏
纠错
详情
(一)课内阅读
乔依扣上那车的后备箱时,老妇人摇下车窗,满脸感激地告诉他说,她在这个荒无人烟的地方已经等了一个多小时了,她又冷又怕,几乎完全绝望了。老妇人一边打开钱包一边问:“我该给你多少钱?”
乔依愣住了,他从没想到他应该得到钱的回报。他以前在困难的时候也常常得到别人的帮助,所以他从来就认为帮助有困难的人是一件天经地义的事,他一直就是这么做的。
(1).用“  ”画出能说明老妇人几乎“绝望”的原因的句子。 
(2).“他以前在困难的时候也常常得到别人的帮助”,说明人与人之间的帮助是非常       的。 
(3).画线句子中“    ”“    ”这两个词表明乔依从未动摇过帮助别人的信念。 
(4).“他一直就是这么做的”,表明他不仅心里想着      ,而且落实在了    上。
类型:现代文阅读
难度系数:一般0.65
收藏
纠错
详情
1
2
下一页
尾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