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进去-教育应平等而普惠
苏教版(2001)| 六年级上册
版本
部编版
人教版(2001)
苏教版(2016)
苏教版(2001)
北师大版(2016)
北师大版(2001)
语文S版(2016)
语文S版(2003)
西师大版(2016)
西师大版(2003)
北京版(2016)
北京版(2004)
教科版(五四学制)(2016)
教科版(五四学制)(2003)
冀教版(2002)
鲁教版(五四学制)
沪教版(2015)
沪教版(2007)
长春版(2016)
长春版(2003)
鄂教版(2016)
鄂教版(2003)
冀教版(2016)
教科版(2003)
教科版(2016)
人教版(1990s)
湘教版(2003)
湘教版(2016)
语文A版
浙教版
人教部编版(五四制)
教材
句子训练营。(14分)
(1)把词语扩成成语,然后造句。(6分)
复苏(      )                             
装点(      )                             
惊叹(      )                            
(2)改写句子。(8分)
里要开山,哪里要架桥,哪里要把陡坡铲平,哪里要把弯度改小,都要经过勘探。(仿写)
                                            
②铁路要经过高山,不得不开凿隧道。(改为肯定句)
                                            
③一只蝴蝶正对着朝阳扇动着它那对彩色的翅膀。(缩句)
                                            
④他笑嘻嘻地说:”我就不相信,这些小精灵会不爱我们祖国的海岛,会不愿在这里安居乐业。”(给句子换个说法,意思不变)
                                           
类型:句型转换
难度系数:较难0.4
收藏
纠错
详情
詹 天 佑(节选)
铁路经过青龙桥附近,坡度特别大。火车怎样才能爬上这样的陡坡呢?詹天佑顺着山势,设计了一种人”字形线路。北上的列车到了南口就用两个火车头,一个在前边拉,一个在后边推。过青龙桥,列车向东北前进,过了”人”字形线路的岔道口就倒过来,原先推的火车头拉,原先拉的火车头推,使列车折向西北前进。这样一来,火车上山就容易多了。
(1) 文中画线部分采用了什么修辞手法?这样写有何好处?(2分)
                                           
(2)“人”字形线路使火车容易爬陡坡的原因是:                                       。(2分)
(3) 画一幅”人”字形线路的示意图。(4分)
 
 
 
 
 
(4) 从詹天佑设计的“人”字形线路中,你体会到了什么?(2分)
                                                                                        
类型:现代文阅读
难度系数:较难0.4
收藏
纠错
详情
____________
吉鸿昌同志是共产党员。在党的领导下,他坚决抗日,尽力为党工作。匪首蒋介石恨死了他,把他逮捕了。
吉鸿昌从天津被押解到北平,刚一下车,敌人就给他看一份电报,上面写着“立刻处决”四个字,妄图吓唬他,要他投降。吉鸿昌看了,平静地说:“行啊!你们什么时候动手?”
就义那一天,吉鸿昌像平日出门散步一样,从容不迫地出发了。在刑场上,他对特务说:“告诉你们,我为抗日而死,可不能跪下挨枪,我死了也不能倒下!”
“你说怎么办呢?”特务们有些害怕了。
“给我拿把椅子来,我得坐着死。”
椅子拿来了,吉鸿昌厉声对那个拿枪的特务说:“我为抗日而死,死得正大光明,不能在背后挨枪。”
“那你说怎么办?”那特务发抖地说。
“你在我眼前开枪。我要亲眼看到敌人的子弹是怎么打死我的。”
那特务愣了一下,只好走到前面,发抖地举起了枪。吉鸿昌瞪起两只大眼,高呼:“打倒日本帝国主义!”“中国共产党万岁!”
枪响了。吉鸿昌为革命事业壮烈地献出了自己的生命。但是,他那“死也不倒下”的英雄形象却永远活在了人们的心里。
(1) 用“\”画去带点字的错误读音。(2分)
捕(dǎi dài )  决(chǔ chù)
枪(ái āi)     图(wǎnɡ wànɡ)
(2) 吉鸿昌为革命事业壮烈地献出了自己的生命。(缩句)(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 判断正误,对的打“√”,错的打“X”。(3分)
①“就义那一天,吉鸿昌像平日出门散步一样,从容不迫地出发了。”这是个比喻句。(  )
②吉鸿昌被杀害了,但他的英雄形象却永远活在了人们的心里。(  )
③短文最后一句话的引号表示强调。(  )
(4) 请你从短文中选择恰当的词语做题目,写在文前的横线上。(2分)
(5) 吉鸿昌要求特务让他怎样死?你是如何理解这句话的,请谈谈你的想法。(3分)
                                                                              
类型:现代文阅读
难度系数:较难0.4
收藏
纠错
详情
错别字诊所。用“  ”画出句子中的错别字,并改正在括号里。(4分)
(1)外面两段也同时拖工,把工期缩短了一半。(     )
(2)他们认为这样坚巨的工程,连外国工程师也不敢轻易尝试,是无论如何也完成不了的。(     )
(3)过青龙桥,列车向东北前进,过了“人”字形铁路的贫道口就倒过来。(     )
(4)实际上类似的地方还有很多,从这几段中也可见一班了。(     )
类型:判断题
难度系数:较难0.4
收藏
纠错
详情
按要求完成句子练习。(16分)
(1) 季羡林在国外的时候,每到节日,格外思念家乡的母亲,可真是:“独在异乡为异客,啊!”(1分)
(2) 照例子,用上加点词写一段话。(4分)
哪里要开山,哪里要架桥,哪里要把陡坡铲平,哪里要把弯度改小,都要经过勘测。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
(3) 想象写话。(5分)
塞外常常狂风怒号,黄沙漫天,一不小心还有坠入深谷的危险。
请你根据这句话展开想象,写一次詹天佑遇到的危险,以及遇到危险时他是怎么说的,怎么做的?
                                                                          
                                                                          
类型:句型转换
难度系数:较难0.4
收藏
纠错
详情
根据课文内容和你的知识积累填空。(7分)
(1)《詹天佑》一文通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                            ___、_________                   _______三个方面来 说明詹天佑是一位杰出的爱国工程师。
(2)《怀念母亲》中的“我”,留学在外时写下了很多日记,这些日记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
类型:现代文阅读
难度系数:较难0.4
收藏
纠错
详情
阅读短文,回答问题。
_________________
乡下一间(简朴、简陋)的旅店里躺着一位客人。他正闭目(观赏、倾听)楼上优美的钢琴声。琴声一会儿低沉,一会儿高亢,低的时候像珠子在盘中滚动,高的时候像雷鸣震撼着大地。
“这是谁弹的呢?”突然,滴答一声,一滴水滴在他的脸上,他睁开眼往天花板上瞧,又滴下一滴水,正好滴进他的眼里,他跳了起来,放开喉咙喊:“来人,来人呀!”
“什么事,先生?”服务员慌慌张张地跑进来。
“楼上是谁,怎么往地板上倒水?”旅客生气地问。
服务员看着滴下的水答道:“上面住的是当代德国的大音乐家贝多芬先生!”
“哦!是贝多芬!难怪弹得这么好!”旅客一听这名字,怒气立刻消了大半。
“要不我去关照一下让他不要让水流下来?”
“不,不!你不要打扰他,我自己去看看吧!”
旅客轻步走上楼去,透过门缝见贝多芬先生正(全神贯注、津津有味)地弹着。琴边放着一盆水。他正在(纳闷、苦闷),突然看见满身大汗的贝多芬把手指往盆里一浸,又继续弹下去。啊!原来贝多芬练得手指都发烫了,需要随时用冷水冷却一下,因为太紧张匆忙,水溅了一地,顺着地板缝滴到楼下去了。
这位旅客站了好久才离开,当他下楼时,不禁暗暗感叹道:“真努力啊!怪不得是位伟大的音乐家。”
(1)用“      ”画出描写钢琴声优美的句子。
(2)楼上滴水的原因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在文中括号内选择一个正确的词,并在上面画“_______”。
(4)给短文加个题目,写在文前的横线上。
(5)客人为什么不让服务员打扰贝多芬?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类型:现代文阅读
难度系数:较难0.4
收藏
纠错
详情
课外阅读。

风流天子妙联显风流

乾隆皇帝是中国古代有名的风流天子,他统治时期处在著名的康乾盛世的后期。他本人文学功底深厚,也爱好对对联,常常与周围的大臣们联对取乐。他也喜欢微服私访,与几个喜爱的大臣一起到江南地区考察民情。

有一次,他到江南地区微服私访。这一天,他们来到了天堂一般的杭州。当时杭州正在进行科举考试。杭州的一名主考官发现有两名考生的水平都很高,难分他们的高低。正好乾隆皇帝微服私访来到这里,便请乾隆皇帝定夺。乾隆皇帝于是召来了两名考生,出了一联让他们对:

“烟锁池塘柳。”

其中一个人听了上联,转身就走。另一个人想了很久,对不出下联,也只好转身走了。于是乾隆皇帝对主考官说,前一个人为第一名,后一人为第二名。并解释说,“烟锁池塘柳”是一绝对,不能对出下联,因为上联中用“金、木、水、火、土”五行来作偏旁,用的是联旁格,怎么不是绝对呢?前一人一听便知是绝对,可见比后一人的思维敏捷,他当然应是第一了。

但是,正当他在侃侃而谈的时候,同行的纪晓岚却说:“皇上,微臣有一下联,不知可否?”乾隆当即叫他对来。他便对出了下联:

“炮镇海城楼。”

乾隆皇帝点了点头,说:“对是对得不错,可惜与联上联的偏旁相重复,平仄也欠缺。”纪晓岚又说出了另一下联:

“秋深梵寺钟。”

乾隆皇帝说:“又重。”他又对:“港城铁板烧。”

乾隆皇帝又说:“再重。”他又对:“冀献陈忠粟。”

这下乾隆皇帝才说:“有意思了。”纪晓岚用“东、南、西、北、中”五个方位作偏旁对“金、木、水、火、土”五行作偏旁,可谓构思巧妙。乾隆皇帝一边夸奖纪晓岚对得好,一边又出了一上联:

“东启明,西长庚,南箕北斗,朕乃摘星手。”

言下之意是说,你纪晓岚再聪明,象天上的星星,也还不是被我利用了吗?当然,此上联也用了纪晓岚刚刚用过的“东、南、西、北”四个方位。

只见纪晓岚不慌不忙地对出了下联:

“春牡丹,夏芍药,秋菊冬梅,臣是探花郎。”

用“春、夏、秋、冬”对乾隆皇帝的“东、南、西、北”,可谓天衣无缝。

1.为文中加点的字标上正确的拼音。
杭州(_________)解释(_________
当即(_________)夸奖(_________
2.联系上下文解释词语。
侃侃而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天衣无缝: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写出下面各字词在文中对子所对应的事物来。
朕——______   启明—— _______
南箕北斗—— _______ 摘星手——_______
4.乾隆皇帝考两考生对联,两人都没有对上。为什么先走的是第一,后走的是第二,他这么评判的原因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纪晓岚的最后一个下联对得好不好,为什么?请你站在乾隆皇帝的口气来说一说。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类型:现代文阅读
难度系数:较难0.4
收藏
纠错
详情
阅读短文,完成练习。

他要感谢那只手

感恩节的前夕,美国芝加哥的一家报纸编辑部向一位小学女教师约稿,希望得到一些家境贫寒的孩子画的图画,图画的内容是他想感谢的东西。

孩子们高兴地在白纸上描画起来。女教师猜想这些贫民区的孩子们想要感谢的东西是很少的,可能大多数孩子会画上餐桌上的火鸡或冰淇淋等。

当小道格拉斯交上他的画时,她吃了一惊,他画的是一只手。

是谁的手?这个抽象的表现使她迷惑不解。孩子们也纷纷猜测。一个说:“这准是上帝的手。”另一个说:“是农夫的手,因为农夫喂了火鸡。”

女教师走到小道格拉斯——一个皮肤棕黑色、又瘦又小、头发卷曲的孩子桌前,弯腰低头问他:“能告诉我你画的是谁的手吗?”

“这是你的手,老师。” 孩子小声答道。      

她回想起来了,在放学后,她常常拉着他粘乎乎的小手,送这个孩子走一段。他家很穷,父亲常喝酒,母亲体弱多病,没工作,小道格拉斯破旧的衣服总脏兮兮的。当然,她也常拉别的孩子的手。可这只老师的手对小道格拉斯却有非凡的意义,他要感谢这只手。

我们每个人都有要感谢的,其中(  )有物质上的给予,(  )包括精神的支持,诸如得到了自信和机会。对很多给予者来说,也许,这种给予是微不足道的,可它的作用却常常难以估量。因此:我们每个人都应尽自己的所能给予别人。

1.“喝酒”的“喝”用音序查字法应先查音序___,再查音节__。用部首查字法应查___部,再查_____画。
2.从文中找出下列词语的近义词:
无足挂齿(_________)        估计(____________) 
贫穷(___________)          推测(___________
3.在最后一段的括号里填上适当的关联词。
4.第七自然段里写道“可这只老师的手对小道格拉斯却有非凡的意义”,这里的“非凡意义”指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
5.女教师猜想这些孩子会画什么?为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
6.道格拉斯画的是什么?他为什么要这样画?
____________________
7.这篇充满人情味儿的小散文表达了一个极为明确的观点,这就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
类型:现代文阅读
难度系数:较难0.4
收藏
纠错
详情
阅读《爱之链》一文,回答下列问题。

在一条乡间公路上,乔依开着那辆破汽车慢慢地颠簸着往前走。已是黄昏了,伴随着寒风,雪花纷纷扬扬地飘落下来。飞舞的雪花钻进破旧的汽车,他不禁打了几个寒战。这条路上几乎看不见汽车,更没有人影。乔依工作的工厂在前不久倒闭了,他的心里很是凄凉。

前面的路边上好像有什么。乔依定睛一看,是一辆车。走近时,乔依才发现车旁还有一位身材矮小的老妇人,她满脸皱纹,在冷风中微微发抖。看见脸上带着微笑的乔依,她反倒紧张地闭上了眼睛。

乔依很理解她的感受,赶紧安慰她说:“请别害怕,夫人,您怎么不呆在车里?里面暖和些。对了,我叫乔依。”

原来她的车胎瘪了,乔依让她坐进车里,自己爬进她的车底下找了一块地方放置千斤顶。他的脚腕被蹭破了,因为他没穿袜子。为了干活方便,他摘下了破手套,两只手冻得几乎没有知觉。他喘着粗气,清水鼻涕也流下来了,呼出的一点点热气才使脸没被冻僵。他的手蹭破了,也顾不上擦流出的血。当他干完活时,两只手上沾满了油污,衣服也更脏了。

乔依扣上那车的后备箱时,老妇女摇下车窗,满脸感激地告诉他说,她在这个荒无人烟地地方已经等了一个多小时了,她又冷又怕,几乎完全绝望了。老妇人一边打开钱包一边问:“我该给你多少钱?”

乔依愣住了,他从没想到他应该得到钱的回报。他以前在困难的时候也常常得到别人的帮助,所以他从来就认为帮助有困难的人是一件天经地义的事,他一直就是这么做的。

乔依笑着对老妇人说:“如果您遇上一个需要帮助的人,就请您给他一点帮助吧。”

乔依看着老妇人的车开走以后,才启动了自己的破汽车。

老妇人沿着山路开了几公里,来到了一个小餐馆,她打算先吃点东西,然后回家。

餐馆里面十分破旧,光线昏暗。店主是一位年轻的女人,她热情地送上一条雪白的毛巾,让老妇人擦干头发上的雪水。老妇人感到心里很舒服。她发现这位女店主的脸上虽然带着甜甜的微笑,可掩盖不住她极度的疲劳。更重要的是,她怀孕至少有8个月了。尽管如此,她还是忙来忙去地为老妇人端茶送饭。老妇人突然想起了乔依。

老妇人用完餐,付了钱。当女店主把找回的钱交给她时,发现她已经不在了。只见餐桌上有一个小纸包,打开纸包,里面装着一些钱。餐桌上还留有一张纸条,上面写着:“在我困难的时候,有人帮助了我。现在我也想帮帮你。”女店主不禁潸然泪下。

她关上店门,走进里屋,发现丈夫不知什么时候已经倒在床上睡着了。她不忍心叫醒他。他为了找工作,已经快急疯了。她轻轻地亲吻着丈夫那粗糙的脸颊,喃喃地说:“一切都会好起来的,亲爱的,乔依……”

1.本文主要写了什么内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何为爱之链?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类型:现代文阅读
难度系数:较难0.4
收藏
纠错
详情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