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进去-教育应平等而普惠
苏教版(2001)| 六年级上册
版本
部编版
人教版(2001)
苏教版(2016)
苏教版(2001)
北师大版(2016)
北师大版(2001)
语文S版(2016)
语文S版(2003)
西师大版(2016)
西师大版(2003)
北京版(2016)
北京版(2004)
教科版(五四学制)(2016)
教科版(五四学制)(2003)
冀教版(2002)
鲁教版(五四学制)
沪教版(2015)
沪教版(2007)
长春版(2016)
长春版(2003)
鄂教版(2016)
鄂教版(2003)
冀教版(2016)
教科版(2003)
教科版(2016)
人教版(1990s)
湘教版(2003)
湘教版(2016)
语文A版
浙教版
人教部编版(五四制)
教材
世博轴上的“阳光谷”
①世博轴是世博园区空间景观和人流交通的主轴线,全长约1000米,宽约110米,是世博园区内最大的单体项目。(        )说它是主轴线,(          )它处于浦东世博园区中心地带,左右分别连接中国馆、浦东主题馆群、世博中心和世博演艺中心,这5座建筑有着“一轴四馆”的合称。世博轴分地下、地上两层,它将为海内外7000万人次参观者带来奇妙的昼与夜,它更是“绿色建筑”理念与技术的聚合体。
②在这条主轴线上,错落有致地分布着6个极具视觉冲击力的倒锥形钢结构,它们有一个温暖的名字,叫“阳光谷”———顾名思义就是让自然光洒落“谷底”。
③6个“阳光谷”造型各异,尺寸也不尽相同。它们的上部开口面积相当于一个足球场那么大,整体高40多米,有10多层楼高。整个建筑像一朵玻璃的喇叭花从地下悄然绽放,晶莹剔透。世博会期间,每个“阳光谷”内部都将以一种自然资源(火焰、树木、大地、水、金属和大气)为主题,体现自然与技术的交融。当阳光、空气、雨水等来自天空的要素,被这些“开放的花朵”引入地下空间时,世博轴上平添了几分浪漫气质。
④视觉美感之外,“阳光谷”还蕴藏着重要的科技理念——营造舒适的“绿色地下空间”。它(     )把阳光从40多米的空中“采集”到地下,(     )把新鲜空气运送到地下,既改善了地下空间的压抑感,还实现了节能。此外,雨水也能顺着这些广口花瓶状的玻璃幕墙,流入地下二层的积水沟,再汇向7000立方米的蓄水池,经过处理后实现水的再利用。这些水将满足“阳光谷”两侧下沉式花园的灌溉,并可用作厕所冲洗。据估计,通过“阳光谷”的收集,可以使世博轴的生活用水量打个“对折”,足足省去5万立方米。同时,为了保证这个“绿色地下空间”的舒适凉爽,世博轴除了采用了喷雾、利用自然风、采用黄浦江水源和热地泵等环保的降温方式之外,它的“膜结构”也能起到很好的遮阳效果。头顶上的这些“大伞”由69块巨大的白色膜布拼装组成,总面积达6.8万平方米,使用寿命30年,虽然厚度仅为1毫米,设计张拉力却达到了世界最高强度:每米5吨。
⑤“阳光谷”的钢结构和膜结构一起,刚柔并济。这种最先进的技术赋予了世博轴“温柔”的人性化特质。6个“阳光谷”共有1万多个钢结构节点,每个节点上都有4—6个杆相交,像张开的手掌。这些节点的拼接,哪怕出现一点小误差,就会导致“喇叭花”上部无法封口,因此对建筑精度要求相当苛刻,具有世界级的难度。然而,随着“阳光谷”的成功建造,这种高难度的节点技术已被再次运用到黄浦江对岸世博园区的一个水门的建设中。
⑥当你信步在世博轴这个巨大通道里,面前是豁然洒下的阳光,抬眼望去是朗朗天际。关注人、自然、技术的相处之道,“连接天与地”,这就是世博轴赋予人的感动,堪称引领中国大型公共建筑节能、绿色、可持续新风的一个典范。
1.在文中的括号里填上合适的关联词。
2.下列说法不符合文意的是(     
A.世博轴全长约1000米,宽约110米,是世博园区内最大的项目。
B.头顶上的这些“大伞”,其设计张拉力达到了世界最高强度。
C.6个“阳光谷”造型各异,尺寸也不尽相同。
D.据估计,通过“阳光谷”的收集,可以使世博轴的生活用水量缩为原来的一半,足足省去5万立方米。
3第③节中划线句子,没有采用的说明方法是(     )。
A. 打比方             B.分类别             C. 列数字                      D.作比较
4.世博轴是引领中国大型公共建筑节能的一个典范,生活中的人们节能意识也正逐步增强,那你或你家是怎么节电或节水的呢?请用两三句话介绍介绍。
类型:现代文阅读
难度系数:一般0.64
收藏
纠错
详情
贝多芬练琴
在乡下一家简陋的旅店里,躺着一位客人。他正闭目欣赏楼上优美的钢琴声。琴声一会儿低沉,一会儿高亢;低的时候,像珠子在盘中滚动,高的时候,像雷鸣在震撼大地。“这是谁弹的呢?”旅客想。忽然,“滴”的一声,一滴水滴在他的脸上,他睁开眼往天花板瞧去,又滴下一滴水,正好滴进他的眼里。他跳了起来,放开喉咙喊:“来人哪!来人哪!”
“什么事?先生!”服务员慌慌张张地跑进来。
“楼上是谁,怎么往地板上倒水?”旅客生气地问。
服务员看看漏下的水,答道:“上面住的是当代的大音乐家贝多芬先生。”
“哦!是贝多芬!难怪弹得这样好!”旅客一听,怒气立刻消了一大半。
“要不要我去关照他,不要让水漏下来呢?”
“不,不!你不要打扰他,我自己去看看吧。”
旅客轻步走上楼去,透过门缝,见贝多芬全神贯注地弹着,琴边放着一盆水。旅客正在纳闷儿,突然,看见满身大汗的贝多芬手指往盆里一浸,又继续弹下去。啊!原来贝多芬练得手指发烫了,需要随时用水冷一下。因为过于紧张匆忙,水溅了一地,顺着地板缝滴到楼下去了。
这位旅客站了很久才离开  当他下楼时  不禁暗暗感叹道 真是勤奋啊  怪不得成为伟大的音乐家
1.给短文最后一个自然段加上标点符号。
2.用“~~”画出描写琴声的句子。
3.用“——”画出能解答旅客提出的“怎么往地板上倒水”的句子。从这儿可以看出作者在写作时注意了                            
4.本文写了一件什么事?赞扬了贝多芬什么样的精神品质?
类型:现代文阅读
难度系数:一般0
收藏
纠错
详情
课内阅读。
霍金的脸上却依然充满恬静的微笑,他用还能活动的手指,艰难地叩击键盘,于是,随着合成器的标准伦敦音,宽大的投影屏上缓慢而醒目地显示出如下一段文字:
我的手指还能活动,
我的大脑还能思维;
我有终生追求的理想,
有我爱和爱我的亲人和朋友;
对了,我还有一颗感恩的心……
心灵震颤之余,掌声雷动。人们纷纷拥向台前,簇拥着这位非凡的科学家,向他表示由衷的敬意。
1.给这段文字加一个题目。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霍金的脸上却依然充满恬静的微笑。”说一说霍金此时在想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把“叩击”改为“敲击”好吗,为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读完选文,我感到霍金是一个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人。
5.像霍金这样身残志坚的人,你还知道哪些?请写出两个。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类型:现代文阅读
难度系数:一般0.65
收藏
纠错
详情
快乐阅读。
霍金少年时
霍金是继爱因斯坦之后,最杰出的理论物理学家。他于1988年4月正式出版宇宙论科普著作《时间简史》。如今在西方,自称受过教育的人若没有读过这本书,会被人看不起。
1942年1月8日,他在牛津诞生。十分巧合的是,这一天恰好是伟大的天文学家伽利略逝世300周年纪念日。
霍金的父亲法兰克·霍金是一位有名的医生和生物学家。母亲伊莎贝尔研究哲学、政治
和经济学。他们非常注重从小培养孩子对科学的兴趣。小时候的霍金想象力非常丰富。一次,他竟然想出11种能够出入自己房间的方法。
1959年,17岁的霍金以优异的成绩考入了牛津大学。有一次,老师布置了13道题,其他同学费了很大的力气,花了一个星期的时间,才解出一两道题,而霍金一个上午便做出了10道题。在同学们眼中,他简直就是一个具有高智商的外星人。
霍金对当时学校的传统教学方式十分厌恶,他有一套自己独特的学习方法。有一次,物理老师让他做几道题,他不但没做,还把错误标出来给老师看。老师看过之后不得不说:“霍金对这门课程比我了解得还多。”大学期间的霍金不但学习优秀,而且爱好广泛。他喜欢古典音乐,对科幻小说也特别着迷。在划船比赛中,喜欢冒险的他还常常担任舵手呢。
1.用“横线①”画出短文第五自然段中的过渡句。
2.短文最后一个自然段的构段方式是________。用“横线②”画出这个自然段的中心句。
3.本文写的几个关于霍金的小故事说明了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你觉得霍金的成功与什么是分不开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类型:现代文阅读
难度系数:一般0.65
收藏
纠错
详情
课内阅读
我的手指还能活动,
我的大脑还能思维;
我有终生追求的理想,
有我爱和爱我的亲人和朋友;
对了,我还有一颗感恩的心……
心灵震颤之余,掌声雷动。人们纷纷拥向台前,簇拥着这位非凡的科学家,向他表示由衷的敬意。
1.年轻的女记者认为命运让霍金失去的太多,可霍金却觉得自己依然拥有很多:                                                      。文中省略号的作用是          。走进霍金的内心,请你接着写一个省略的内容:                 
2.记者的提问显得唐突和尖锐,霍金的脸上却依然充满恬静的微笑,这让你感到霍金_______________。
3.霍金的回答让大家的心灵受到震颤,你觉得那位女记者心里可能会想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像霍金这样身残志坚的人还有:_________、________。
类型:现代文阅读
难度系数:一般0.65
收藏
纠错
详情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