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进去-教育应平等而普惠
苏教版(2001)| 六年级上册
版本
部编版
人教版(2001)
苏教版(2016)
苏教版(2001)
北师大版(2016)
北师大版(2001)
语文S版(2016)
语文S版(2003)
西师大版(2016)
西师大版(2003)
北京版(2016)
北京版(2004)
教科版(五四学制)(2016)
教科版(五四学制)(2003)
冀教版(2002)
鲁教版(五四学制)
沪教版(2015)
沪教版(2007)
长春版(2016)
长春版(2003)
鄂教版(2016)
鄂教版(2003)
冀教版(2016)
教科版(2003)
教科版(2016)
人教版(1990s)
湘教版(2003)
湘教版(2016)
语文A版
浙教版
人教部编版(五四制)
教材
朱熹是(       )著名的理学家、教育家。
A.南宋B.北宋C.明朝
类型:选择题
难度系数:一般0.65
收藏
纠错
详情
“示子聿”中“示”的意思是(       
A.出示B.示下C.训示
类型:选择题
难度系数:一般0.65
收藏
纠错
详情
陆游《冬夜读书示子聿》:“古人学问无遗力,少壮功夫老始成。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诗中蕴涵的哲理是(       
A.实践是认识的最终目的B.实践是检验认识正确与否的标准
C.实践是认识的来源D.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
类型:选择题
难度系数:一般0.65
收藏
纠错
详情
《观书有感》告诉我们一个什么道理?(     
A.活水不断,池塘的水才能清澈
B.书本上的知识要通过实践来认识
C.要不断吸取新知识
类型:选择题
难度系数:一般0.65
收藏
纠错
详情
下列是朱熹的语句的是(       
A.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
B.白日放歌须纵酒,青春作伴好还乡
C.半亩方塘一鉴开,天光云影共徘徊
类型:选择题
难度系数:一般0.65
收藏
纠错
详情
下列音节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鉴(jiàn)别B.渠(qú)道C.徘徊(huí)
类型:选择题
难度系数:一般0.65
收藏
纠错
详情
选择正确的选项写在括号中。
对王昌龄《芙蓉楼送辛渐》一诗分析不确切的一项是: (  )
A.第一句写迷蒙的烟雨笼罩着吴地江天,渲染出离别的黔淡气氛。
B.第二句写清晨辛渐即将登舟北归,“我”想到他不久就要隐没于楚山之外,孤寂之感油然而生。
C.三、四两句是作者以冰壶设喻赠勉,寄望于洛阳亲友:日后依然冰清玉洁,永远坚持操守。
D.全诗既有唐诗中常见的“即景生情,情蕴景中”的特点,又有“深厚有余,优柔舒缓”的独特风格。
类型:选择题
难度系数:较易0.85
收藏
纠错
详情
选择题。
1.“观书有感”中“书”的意思是(    )
A.书法  B.书信  C.书籍
2.“为胡源头活水来”中“为”的意思(    )
A.因为  B.为了  C.认为
3.“冬夜读书示子聿”中“示”的意思是(    )
A.表示  B.训示  C.和
4.陆游和朱熹都是(    )朝人。
A.唐  B.汉  C.宋
类型:选择题
难度系数:一般0.64
收藏
纠错
详情
根据语境填写词语。
凉风  清风  秋风  春风  朔风
疾风  杨柳风  斜风
1. (    )习习   (    )阵阵
2. (    )知劲草,路遥知马力
3.青箬笠,绿蓑衣,(    )细雨不须归。
4.沾衣欲湿杏花雨,吹面不寒(    )。
5. (    )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
类型:选择题
难度系数:一般0.64
收藏
纠错
详情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