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进去-教育应平等而普惠
苏教版(2001)| 六年级上册
版本
部编版
人教版(2001)
苏教版(2016)
苏教版(2001)
北师大版(2016)
北师大版(2001)
语文S版(2016)
语文S版(2003)
西师大版(2016)
西师大版(2003)
北京版(2016)
北京版(2004)
教科版(五四学制)(2016)
教科版(五四学制)(2003)
冀教版(2002)
鲁教版(五四学制)
沪教版(2015)
沪教版(2007)
长春版(2016)
长春版(2003)
鄂教版(2016)
鄂教版(2003)
冀教版(2016)
教科版(2003)
教科版(2016)
人教版(1990s)
湘教版(2003)
湘教版(2016)
语文A版
浙教版
人教部编版(五四制)
教材
阅读下列材料,完成题目。

【材料一】一天,她亲自到牛郎家里,可巧牛郎在地里干活,她就一把 (1) 住织女往外走。织女的男孩见那老太婆怒气冲冲地拉着织女走,就跑过来 (2) 住织女的衣裳。王母娘娘狠狠一 (3) ,孩子倒在地上,她就带着织女一齐飞起来。织女心里恨极了,望着两个可爱的孩子,一时不知该怎么办,只 (4) 了一句:“快去找你爹!”

牛郎跟着男孩赶回家,只见梭子放在织了半截的布匹上,灶上的饭正冒着热气。女孩坐在门前哭。他决定上天去追,把织女救回来。可是怎么能上天呢?他忽然想起老牛临死前说的话,这不正是紧急事吗?他赶紧披上牛皮,找出两个筐,一个筐里放一个孩子,挑起来就往外跑。一出屋门,他就飞起来了,耳边的风呼呼直响飞了一会儿,望见妻子和老太婆了,他就喊“我来了”,两个孩子也连声喊“娘”越飞越近,眼看要赶上了,王母娘娘拔下头上的玉簪往背后一划,糟了,牛郎的前边忽然出现一条天河。天河很宽,波浪很大,牛郎飞不过去了。

……

每年的这一天,成群的喜鹊在天河上边搭起一座桥,让牛郎、织女在桥上会面。就因为这件事,每逢那一天,人们很少看见喜鹊,它们都往天河那儿搭桥去了。还有人说,那一天夜里,要是在葡萄架下边静静地听着,还可以听见牛郎、织女在桥上相亲相爱地说话呢。(选自《牛郎织女(二)》)

【材料二】天河之东有织女,天帝之子也。年年机杼劳役,织成云锦天衣、容貌不暇整。天帝怜其独处,许嫁河西牵牛郎,嫁后遂废织纴(rèn)。天帝怒,责令归河东,许一年一度相会。涉秋七日,鹊首无故皆髡(kūn,相传是日河鼓与织女会于汉东,役乌鹊为梁以渡,故毛皆脱去。(选自南北朝《荆楚岁时记》)

【注释】①机杼劳役:指在织布机上操劳。②织纴:指织作布帛之事。③涉秋:入秋。④髡:古代剃掉头发的刑罚,这里引申为光秃。⑤河鼓:星名,这里指牵牛星,⑥役:驱使,⑦梁:桥梁

1.选择下而恰当的动词填入【材料一】中的横线上。(填字母)
A.喊             B.抓          C.拉            D.推
2.【材料一】中的画横线部分。“每年的这一天”是指___________;“这一天”夜晚,我们遥望天空,看到银河两岸的牵牛星和织女星,不禁会吟诵诗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结合课文《牛郎织女》、与【材料二】进行比较,填一填。

牛郎和织女结为夫妻的原因牛郎和织女分隔两地的原因结果
《牛郎织女》牛郎在老牛的帮助下与织女结为夫妻(1)(3)
【材料二】织女辛劳,天帝怜其独处,许嫁牛郎(2)
我的发现两个版本的故事中,牛郎和织女结为夫妻的原因不同;牛郎和织女分隔两地的原因也不相同。

4.【材料一】和【材料二】这两个不同版本的故事,你更喜欢哪一个?为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类型:现代文阅读
难度系数:较难0.4
收藏
纠错
详情
阅读与理解。

成全善良

那是三月里的一天,我去医院看望一个生病的朋友。因为是双休日,等公交车的人很多,在我旁边站着一个老人和他的女儿,听他们的对话,是陪老人去医院看病的,正好跟我同路。

那个女儿为了不让人群碰撞到父亲,一手在前面挡着人群,一手搀着父亲的胳膊上车。车上早就人满为患,这时一个姑娘战了起来,微笑着对那位老人说:“大爷,您来这里坐吧!”可那位老人却说:“谢谢了,姑娘,我站站没关系,你坐吧!”那女儿也说父亲身体硬朗着,站站就到了!

那个姑娘似乎没想到会这样,有些尴尬,再次说:“您坐吧,大爷!”那个女儿似乎还想说什么,只见老人拉了拉她的手,说:“好好,那就太谢谢你了!”说完,慢慢走到座位前微笑着坐下,那位姑娘流露出笑意。但我发现那个女儿明显不高兴,好像责怪父亲似的。让我看得很疑惑。

公交车开始加速,突然一下子急刹车,我注意到,那位老人紧皱着眉头,好像在强忍着身体某处的不适。我不禁替他暗自庆幸:亏他坐下了,如果一直站着,不知要遭多少罪。

医院很快就到了。那位老人下车时,不忘向那位姑娘表示感谢。我也下了车,拿出手机准备给朋友打电话,问清他在哪个病室。也正因为我这样停了一停,我听到了下面这段对话:

“爸,伤口痛了吧?”

“一点点吧!”

“你也真是的,明明知道自己臀部有伤口,不能坐,还要坐!”

“人家小姑娘一片好意!我硬是拒绝她,也许以后再遇到这样的事,她就会有顾虑……”

我终于明白了,老人和他女儿的拒绝,原来并非客套。我不禁又想起车上的老人紧皱眉头的表情,在那颠簸的公交车上,老人硬是强忍着原本可以避免的痛楚,成全姑娘的善良。

成全别人的善良,又何尝不是另一种善良!

1.写出下列词语的近义词。
看望——(          )             痛楚——(           )
2.“车上早就人满为患”的意思是 (          
A.车上的人刚好坐满。B.车上的人特别多。C.因为上来这些人而使车上人特别多。
3.画横线的句子中,前一个“善良”指的是(     )的善良,后一个“善良”指的是(      )的善良。(填序号)
A.让座女孩             B.老人             C.女儿             D.作者
4.文中哪句话可以表现出老人坐在座位上的痛苦?用横线画出来。从女儿的哪些动作可以看出对父亲的爱?用波浪线画出相应的句子。
5.前文说“让我看得很疑惑。”后文的哪句话解答了这个疑惑,把这句话摘录下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面对短文中的这位老人,你想对他说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类型:现代文阅读
难度系数:较难0.4
收藏
纠错
详情
课外类文阅读。

____________

孟姜女想起丈夫远在北方修长城,一定十分寒冷,就亲手缝制了寒衣,启程上路,要到万里长城去寻找丈夫。一路上,孟姜女不知经历了多少艰难,吃了多少苦,才来到了长城脚下。谁知修长城的民工告诉她:“你的丈夫已经死了,尸骨被填进了城墙里。”听到这个令人心碎的消息,孟姜女只觉得天昏地暗,一下子昏倒在地。醒来后,她伤心地痛哭起来,只哭得天愁地惨,日月无光。不知哭了多久,忽听得天摇地动般的一声巨响,长城崩塌了几十里,露出了数不清的尸骨。孟姜女咬破手指,把血滴在一具具的尸骨上,她心里暗暗祷告:如果是丈夫的尸骨,血就会渗进骨头,如果不是,血就会流向四方。终于,孟姜女用这种方法找到了丈夫的尸骨。她抱着这堆白骨,又伤心地痛哭起来。

1.你听过这个故事吗,故事的题目是什么,写在文前横线上。
2.短文中画横线的部分是________描写。
A.动作B.心理C.语言
3.用“  ”画出短文中孟姜女哭倒长城的情景。
4.从“露出了数不清的尸骨”你看出了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类型:现代文阅读
难度系数:较难0.4
收藏
纠错
详情
阅读。

一间改变命运的房间

经济学告诉我们,最稀缺的东西最值钱。商业活动中什么最稀缺呢?古往今来无例外,真诚最稀缺。

很多年前,在一个暴风雨的晚上,有一对老夫妇走进旅馆的大厅向柜台订房。


     很抱歉,柜台里的人回答说,我们饭店已经被参加会议的团体包下了。往常碰到这种情况,我们都会把客人介绍到另一家饭店,可是这次很不凑巧,据我所知,另一家饭店也客满了。

他停了一会,接着说:在这样的晚上,我实在不敢想象你们离开这里,却又投宿无门的处境,如果你们不嫌弃,可以在我的房间住一晚,虽然不是什么豪华套房,却十分干净。我今晚就呆在这里完成手上的工作,反正晚班督察员今晚是不会来了。这对老夫妇因为造成柜台服务员的不便,显得十分不好意思,但是他们谦和有礼地接受了服务员的好意。第二天早上,当老先生下楼来付住宿费时,这位服务员依然在当班,但他婉拒道:我的房间是免费借给你们住的,我全天候待在这里,已经赚取了很多额外的钟点费,那个房间的费用本来就包含在内了。

老先生说:你这样的员工,是每个旅馆老板梦寐以求的,也许有一天我会为你盖一座旅馆。

年轻的柜台服务员听了笑了笑,他明白老夫妇的好心,但他只当它是个笑话。

又过了好几年,那个柜台服务员依然在同样的地方上班。有一天他收到老先生的来信,信中清晰地叙述了他对那个暴风雨夜的记忆。老先生邀请柜台服务员到纽约去拜访他,并附上了一张来回机票。

几天之后,他来到了曼哈顿。站在坐落于第五大道和三十四街间的豪华建筑物前,他见到了老先生。


       老先生指着眼前的大楼解释道:这就是我专门为你建盖的饭店,我以前曾经提过,记得吗?
     您在开玩笑吧!服务员不敢相信地说,都把我搞糊涂了!为什么是我?您到底是什么身份呢?年轻的服务员显得很慌乱,说话略带口吃。
       老先生很温和的笑着说:我的名字叫威廉·渥道夫·爱斯特。这其中并没有什么阴谋,只因为我认为你是经营这家饭店的最佳人选。

这家饭店就是著名的渥道夫·爱斯特莉亚饭店的前身,而这个年轻的人就是乔治·伯特,他成为这家饭店的第一任经理。

尽可能真诚地帮助更多的人赢得成功,成功就会来陪伴你。生活常常就是这样。

1.给下面加点的字注音。
宿                     )境     ( )取     
     )以求     ( )
2.写出下面词语的近义词和反义词
近义词               反义词
嫌弃——(               ) (               
清晰——(        ) (        
3.仔细阅读短文填空。
故事发生的地点:(                                );
时间:(                                                );
人物:(                                                );
起因:(                                                );
经过:(                                                );
结果:(                                                )。
4.从文中摘抄出表现服务员热心助人的句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从文中摘抄出表现老夫妇知恩图报的语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尽可能真诚地帮助更多的人赢得成功,成功就会来陪伴你。”这句话的正确理解是(        
A.你真诚地帮助别人,别人也会以真诚回报,甚至使你获得成功。
B.你帮助别人成功,别人也会让你成功。这是一种交换。
C.我为人人,人人为我。
类型:现代文阅读
难度系数:较难0.4
收藏
纠错
详情
重点段落品析。

王母娘娘派了好些天兵天将到人间察访,察访了好久,才知道织女在牛郎家里,跟牛郎做了夫妻。一天,她亲自到牛郎家里,可巧牛郎在地里干活,她就一把抓住织女往外走。织女的男孩见那老太婆怒气冲冲地拉着妈妈走,就跑过来拉住妈妈的衣裳。王母娘娘狠狠一推,孩子倒在地上,她就带着织女一齐飞起来。织女心里恨极了,望着两个可爱的儿女,一时说不出话来,只喊了一句:“快去找爸爸!”

1.仿写词语。
怒气冲冲(ABCC)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
2.对文中画线句子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
A.体现王母的冷酷无情。B.体现小男孩的勇敢。C.点明小男孩的力气小。
3.你喜欢王母娘娘吗?为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类型:现代文阅读
难度系数:较难0.4
收藏
纠错
详情
课外阅读。

梁山伯与祝英台

在梁山上的塾堂梁山伯结识了女扮男装前来读书的祝英台两人同室居住兄弟相称感情笃深。

一晃三年过去直至学业完成下山之时山伯也未察觉出英台的真实身份(执意 )要送一送祝贤弟。两人边走边聊畅叙友情一路西行一直送到如今诸城市石桥子镇北的小石桥上才被英台劝住这就是有名的十八里相送。

石桥子镇北的小石桥至今犹在是一座不大的悬砌拱桥石桥面上磨蹭光滑仍相当结实这里距小梁山恰恰十八里整。就在这小石桥上英台面对相处三年的梁兄爱恋之情再难自制于是提出为自家的小九妹作媒许配山伯(告诉   叮嘱)山伯定要早日到祝家提亲。见山伯应允后两人才依依惜别。

当山伯再回山拜别师父时才从师母那里得知英台即是小九妹赶忙前往祝家提亲。谁料祝员外已将英台许配给了马文才。当梁山伯知道祝员外已将英台强行许配马文才后连英台也不曾见一面即被逐出门外回家后悔恨交加相思成疾终日咳嗽汤水不进一病不起其症就是今天的肺结核。在山伯病入膏肓之时嘱咐母亲说:我死后不要到别处葬就埋在里丈河北岸。因为他知道马文才家就在当今安丘市官庄镇的马家庄子村英台出嫁必经此地死后也想再见英台一面。

说完后山伯一命归天年仅十九岁。梁母果然依照儿子的嘱咐将山伯远葬到现今石桥子镇里丈村北的渠河北岸上。

1.作“\”划去文中不恰当的词语。
2.透过“十八里相送”你感受到了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山伯为什么这么年青就去世了呢?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请你发挥想像,当祝英台知道山伯去世的消息后他会怎么想?又会怎么做?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类型:现代文阅读
难度系数:较难0.4
收藏
纠错
详情
课内阅读。

一天王母娘娘趁牛郎到地里干活便带领天兵天将闯进牛郎家里来抓织女。两个孩子跑过来死死的抓住妈妈的衣裳王母娘娘狠狠一推两个孩子跌倒在地。王母娘娘拽着织女一齐飞向天宫。织女一边挣扎一边望着两个孩子大声喊:快去找爸爸!

牛郎得知织女被王母娘娘抓走心急如焚。可是怎么上天搭救呢?忽然他想起老牛临死前说的话便赶紧找出牛皮披在身上然后将一儿一女放在两只竹筐里挑起来就往外跑。一出屋门他就飞了起来。他越飞越快眼看就要追上织女了。王母娘娘拔下头上的玉簪往背后一划霎时间牛郎的面前出现一条天河。天河很宽波涛汹涌牛郎飞不过去了。

1.读画“_____”的句子,你感受到了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哪句话可以看出织女不愿与亲人分离?用“       ”在文中画出。
3.老年临死前说过什么话?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牛郎织女这个故事主要表达的是(       )
A.勤劳善良的劳动人民对美好生活的追求,以及人们对破坏美好生活的专制者的憎恨。
B.赞美牛郎的勤劳和织女的善良。
C.对善良的人表示深深的同情。
类型:现代文阅读
难度系数:较难0.4
收藏
纠错
详情
课外阅读

鲁班学艺

传说,有个木匠,姓鲁,手艺高超,他有三个儿子。一天,他要儿子们到终南山找木匠祖师学艺。可是,大儿子和二儿子却在外面混了三年,根本就没到终南山,什么也没有学到。

三儿子鲁班从小就是一个懂事的好孩子。他翻过了一座又一座高山,跨过了一条又一条大河,历尽千辛万苦,终于来到了终南山下,见到了木匠祖师。祖师问他:一门手艺,有人三个月就学好了,有人三年才学好,这是怎么一回事儿?

鲁班答道:三个月学到的只是皮毛,三年才能学到真本领。祖师点点头,拿出一把崩了口的斧头和两支又秃又弯的凿子,让鲁班磨。鲁班什么也没说很快就磨好了。祖师高兴地说:孩子,你不怕困难,又心灵手巧,我愿意把全部手艺都传给你!

果然,鲁班学艺出师后,手艺更加精湛。

1.鲁木匠的三个儿子只有鲁班学成手艺的原因是(  )
A.三个儿子中,鲁班最心灵手巧。
B.大儿子和二儿子在外面混了三年,根本就没到终南山学艺。
2.在文中用“  ”画出描写鲁班在路上历尽千辛万苦的语句。
3.从鲁班和祖师的问答中,你体会到了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你认为鲁班学到了精湛的手艺,靠的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类型:现代文阅读
难度系数:较难0.4
收藏
纠错
详情
阅读课文 ,回答问题。

后羿射日(节选)

世界年轻时,天空曾一齐出现十个太阳。他们每天一换,轮流穿越天空,给大地万物带去光明和热量。人们按时作息,日出而耕,日落而息,生活美满。

可是,有一天,十个太阳想要一起周游天空。这一下,大地上的人们和万物就遭殃了。十个太阳像十个火团,他们一起放出的热量烤焦了大地。

有个箭法超群的神箭手叫后羿。他看到人们生活在苦难中,便决心帮助人们脱离苦海,射掉那多余的九个太阳。

于是,后羿(     )过了九十九座高山,(     )过了九十九条大河,(     )过了九十九个峡谷,来到了东海边。他(     )上了一座大山,山脚下就是茫茫的大海。后羿(     )开了万斤力弓弩,(     )上千斤重利箭,瞄准天上火辣辣的太阳,嗖地一箭射去,第一太阳被射落了。后羿又拉开弓弩,搭上利箭,嗖地一声射去,同时射落了两个太阳。就这样,后羿一枝接一枝地把箭射向太阳,无一虚发,射掉了九个太阳。

剩下的一个太阳害怕极了,在天上摇摇晃晃,慌慌张张,很快就躲进大海里去了。

天上没有了太阳,立刻变成了一片黑暗。万物得不到阳光的哺育,毒蛇猛兽到处横行,人们无法生活下去了。他们便请求天帝,唤第十个太阳出来,让人类万物繁衍下去。

一天早上,东边的海面上,透射出五彩缤纷的朝霞,接着一轮金灿灿的太阳露出海面来了!人们看到了太阳的光辉,高兴得手舞足蹈,齐声欢呼。

从此,这个太阳每天从东海边升起,挂在天上,温暖着人间。

1.选择表示动作的词语填在文中的括号里。
          穿               
2.十个太阳同时在空中,人间是怎样的情景?展开想象写一写吧。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天上没有太阳之后,人们也无法生活下去。这是为什么呢?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你想用哪些话来评价后羿呢?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类型:现代文阅读
难度系数:较难0.4
收藏
纠错
详情

大熊猫

①大熊猫体态丰满,四肢粗壮,尾巴短秃,毛色奇特,头和身躯呈乳白色,而四肢和肩部为黑色。头上有一对整齐的黑耳朵,还有两个黑眼眶,很像戴着一副“八”字形的黑眼镜。大熊猫长相俊俏,性格温驯给人以善良、活泼的感觉。

②大熊猫的学名其实叫“猫熊”,意思是“像猫的熊”,也就是“本质类似于熊,而外貌相似于猫”。严格地说,“熊猫”是错误的名词。这一“错案”,是这么造成的:1939年,四川重庆北碚博物馆曾经展出“猫熊”标本,说明牌上自左往右横写着“猫熊”两字。可是,当时报刊的横标题习惯自右向左认读,于是记者们便在报道中把“猫熊”误写为“熊猫”。“熊猫”一词经媒体广为传播,说惯了,也就很难纠正。于是,人们只得将错就错,称“猫熊”为“熊猫”。

③其实,科学家定名大熊猫为“猫熊”,因为它的祖先跟熊的祖先相近,都属于食肉目。后来熊一直保持肉食习惯,而大熊猫一般食素,最喜翠竹,偶尔也吃玉米秆、幼杉树皮。这是为什么呢?据科学家研究,大熊猫远祖虽是肉食动物,后来,由于寻不着肉食,只得吃满山丛生的竹子,代代相传,也就养成了吃竹子的习惯。

④随着我国同世界各国人民友好往来日益密切,大熊猫作为友好使者,频频出访,轰动了全世界。许多国家以能够获得中国政府所赠送的大熊猫为荣。大熊猫就像一颗璀璨的东方明珠,给这些国家的动物园增添了华夏异彩。1972年10月,中国政府赠送的大熊猫“兰兰”“康康”到达日本上野动物园,在前9个月里,每天前往参观的人数竟达30万,形成了“熊猫热”。

1.选文第①段主要介绍了大熊猫的(        )。
A.体态丰满B.毛色奇特C.长相俊俏D.外形特点
2.科学家将大熊猫定名为“猫熊”是因为它(        )。
A.体态丰满,四肢粗壮,尾巴短秃,毛色奇特
B.长相俊俏性格温驯
C.本质类似于熊,而外貌相似于猫
D.一般食素,最喜翠竹
3.文中画“”的语句运用了哪些说明方法?这样写有什么作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熊猫”学名的错误是怎么造成的?为什么不纠正?(答案限20字以内)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类型:现代文阅读
难度系数:较难0.4
收藏
纠错
详情
下一页
尾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