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进去
-
教育应平等而普惠
登录
|
注册
试卷
|
试题
|
走进学进去
|
学进去
试题
试卷
字/词
搜索
购买服务
首页:
小学语文 人教版(2001) 六年级下册
>
13 卖火柴的小女孩
人教版(2001)
|
六年级下册
版本
部编版
人教版(2001)
苏教版(2016)
苏教版(2001)
北师大版(2016)
北师大版(2001)
语文S版(2016)
语文S版(2003)
西师大版(2016)
西师大版(2003)
北京版(2016)
北京版(2004)
教科版(五四学制)(2016)
教科版(五四学制)(2003)
冀教版(2002)
鲁教版(五四学制)
沪教版(2015)
沪教版(2007)
长春版(2016)
长春版(2003)
鄂教版(2016)
鄂教版(2003)
冀教版(2016)
教科版(2003)
教科版(2016)
人教版(1990s)
湘教版(2003)
湘教版(2016)
语文A版
浙教版
人教部编版(五四制)
教材
一年级上册
一年级下册
二年级上册
二年级下册
三年级上册
三年级下册
四年级上册
四年级下册
五年级上册
五年级下册
六年级上册
六年级下册
一年级上册
一年级下册
二年级上册
二年级下册
三年级上册
三年级下册
四年级上册
四年级下册
五年级上册
五年级下册
六年级上册
六年级下册
一年级上册
一年级下册
二年级上册
二年级下册
三年级上册
三年级下册
一年级上册
一年级下册
二年级上册
二年级下册
三年级上册
三年级下册
四年级上册
四年级下册
五年级上册
五年级下册
六年级上册
六年级下册
一年级上册
一年级下册
二年级上册
二年级下册
三年级上册
三年级下册
一年级上册
一年级下册
二年级上册
二年级下册
三年级上册
三年级下册
四年级上册
四年级下册
五年级上册
五年级下册
六年级上册
六年级下册
一年级上册
一年级下册
二年级上册
二年级下册
三年级上册
三年级下册
一年级上册
一年级下册
二年级上册
二年级下册
三年级上册
三年级下册
四年级上册
四年级下册
五年级上册
五年级下册
六年级上册
六年级下册
一年级上册
一年级下册
二年级上册
二年级下册
三年级上册
三年级下册
一年级上册
一年级下册
二年级上册
二年级下册
三年级上册
三年级下册
四年级上册
四年级下册
五年级上册
五年级下册
六年级上册
六年级下册
一年级上册
一年级下册
二年级上册
二年级下册
三年级上册
三年级下册
一年级上册
一年级下册
二年级上册
二年级下册
三年级上册
三年级下册
四年级上册
四年级下册
五年级上册
五年级下册
六年级上册
六年级下册
一年级上册
一年级下册
二年级上册
一年级上册
一年级下册
二年级上册
二年级下册
三年级上册
三年级下册
四年级上册
四年级下册
五年级上册
五年级下册
一年级上册
一年级下册
二年级上册
二年级下册
三年级上册
三年级下册
四年级上册
四年级下册
五年级上册
五年级下册
六年级上册
六年级下册
一年级上册
一年级下册
二年级上册
二年级下册
三年级上册
三年级下册
四年级上册
四年级下册
五年级上册
五年级下册
一年级上册
一年级下册
二年级上册
二年级下册
三年级上册
三年级下册
四年级上册
四年级下册
五年级上册
五年级下册
六年级上册
六年级下册
一年级上册
一年级下册
二年级上册
二年级下册
三年级上册
三年级下册
四年级上册
四年级下册
五年级上册
五年级下册
六年级上册
六年级下册
一年级上册
一年级下册
二年级上册
二年级下册
三年级上册
三年级下册
一年级上册
一年级下册
二年级上册
二年级下册
三年级上册
三年级下册
四年级上册
四年级下册
五年级上册
五年级下册
六年级上册
六年级下册
一年级上册
一年级下册
二年级上册
二年级下册
三年级上册
三年级下册
一年级上册
一年级下册
二年级上册
二年级下册
三年级上册
三年级下册
四年级上册
四年级下册
五年级上册
五年级下册
六年级上册
六年级下册
一年级下册
二年级上册
二年级下册
三年级下册
一年级上册
三年级上册
一年级下册
一年级上册
三年级下册
六年级下册
五年级下册
四年级上册
三年级上册
四年级下册
六年级上册
二年级上册
二年级下册
五年级上册
一年级下册
二年级上册
二年级下册
三年级下册
三年级上册
一年级上册
二年级上册
三年级下册
一年级下册
三年级上册
一年级上册
二年级下册
五年级下册
四年级下册
四年级上册
五年级上册
六年级下册
六年级上册
六年级上册
四年级上册
三年级下册
五年级上册
六年级下册
三年级上册
四年级下册
一年级下册
一年级上册
二年级上册
二年级下册
五年级下册
三年级上册
三年级下册
二年级上册
一年级上册
一年级下册
二年级下册
二年级上册
一年级上册
一年级下册
五年级下册
二年级下册
六年级上册
四年级下册
三年级上册
三年级下册
四年级上册
五年级上册
六年级下册
四年级下册
六年级下册
五年级下册
四年级上册
二年级下册
六年级上册
一年级上册
三年级上册
五年级上册
一年级下册
二年级上册
三年级下册
六年级下册
六年级上册
二年级上册
一年级上册
第一组
1 文言文两则
学奕
两小儿辩日
2 匆匆
3 桃花心木
4* 顶碗少年
5* 手指
口语交际 习作一
第二组
6 北京的春节
7* 藏戏
8* 各具特色的民居
口语交际 习作二
第三组
9 十六年前的回忆
10* 灯光
11 为人民服务
12* 一夜的工作
口语交际 习作三
第四组
13 卖火柴的小女孩
14 凡卡
15* 鲁滨孙漂流记
16* 汤姆·索亚历险记
口语交际 习作四
第五组
17 跨越百年的美丽
18* 千年梦园在今朝
19 真理诞生于一百个问号之后
20* 我最好的老师
口语交际 习作五
第六组
综合性学习:难忘的小学生活
成长足迹
依依惜别
古诗词背诵
1 七步诗
2 鸟鸣涧
3 芙蓉楼送辛渐
4 江畔独步寻花
5 石灰吟
6 竹石
7 闻官军收河南河北
8 已亥杂诗
9 浣溪沙
10 卜算子·送鲍浩然之浙东
综合复习
1 养花
2 生活是多么广阔
3 中华第一龙
4 狱中联欢
5 名碑荟萃
6 琥珀
7 智慧之花
8 看说明书做玩具小台灯
9 给外地亲友写封信
试题
题型:
全部
选择题
填空题
语言表达
现代文阅读
文言文阅读
信息匹配
书面表达
句型转换
连线题
判断题
排序题
书写
诗词曲鉴赏
修改病句
简答题
其他
听读鉴赏
难易程度:
容易
较易
一般
较难
困难
排序:
综合排序
试题难度
使用次数
真题次数
共
9
道相关试题
选择句中破折号的正确用法。
破折号的用法:①表示解释说明。②表示补充说明。③表示话题转折。④表示声音的延长。
(1)
这是一年的最后一天
________
大年夜。
( )
(2)
那是一双很大的拖鞋
________
那么大,一向是她妈妈穿的。
( )
(3)
每个窗子里都透出灯光来,街上飘着一股烤鹅的香味儿,因为这是大年夜
________
她可忘不了这个。
( )
类型:信息匹配
难度系数:一般0.65
收藏
纠错
详情
给句子中的标下划线的字选择正确的解释。
“
梗
”
在字典里的解释有:①植物的枝或茎。②阻塞;妨碍。③挺直。
(1)
我爷爷是得心肌
梗
死去世的。
( )
(2)
小明
梗
着脖子站在教室外面。
( )
(3)
芹菜
梗
很脆,一折就断。
( )
类型:信息匹配
难度系数:较难0.4
收藏
纠错
详情
画出加点字的正确读音。
喷
香(pēn
pèn)
薄
纱(báo
bó)
挣
钱(zhēng
zhèng)
裂
缝
(féng
fèng)
把
手(bǎ
bà)
混
乱(hùn
hún)
类型:信息匹配
难度系数:一般0.65
收藏
纠错
详情
给加点的字选择正确的解释。
穿:④破、透;②把衣服鞋袜等物套在身体上;③通过(孔洞、缝隙、空地等)。
(1)她从家里出来的时候还
穿
着一双拖鞋。
( )
(2)一条弯弯曲曲的小河从村庄的西边
穿
过。
( )
兜:①做成兜形把东西拢住;②承担或包下来;③绕。
(3)有话请直说,别跟我
兜
圈子。
( )
(4)她的旧围裙里
兜
着许多火柴。
( )
(5)你到那儿大胆工作,有问题我
兜
着。
( )
类型:信息匹配
难度系数:一般0.65
收藏
纠错
详情
选择下列破折号的用法。
①表示转折。②表示强调。③表示解释说明。
(1)这是一年的最后一天——大年夜。(
____
)
(2)那是一双很大的拖鞋——那么大,一向是她妈妈穿的。(
____
)
(3)因为这是大年夜——她可忘不了这个。(
____
)
类型:信息匹配
难度系数:容易0.94
收藏
纠错
详情
指出每个句子中破折号的用法,在括号里填入序号。
①表示解释说明 ②表示意思转折 ③表示声音延长
1、这是一年的最后一天——大年夜。(
_______
)
2、那是一双很大的拖鞋——那么大,一向是她妈妈穿的。(
_______
)
3、因为这是大年夜——她可忘不了这个。(
_______
)
类型:信息匹配
难度系数:一般0.65
收藏
纠错
详情
为下列句子中划线的词语选择正确的答案,把序号填在横线上
谁也不知道她曾经看到过多么美丽的东西,她曾经多么
幸福
, 跟着她奶奶一起走向新年
幸福
中去。
第一个“幸福”是指
________
第二个“幸福”是指
________
A.过新年了小女孩就能获得幸福。
B.小女孩临死前,处在幻觉中,这是幸福的。
C.小女孩死了,就幸福了,彻底离开了充满寒冷、饥饿、痛苦的现实社会。
D.小女孩小时候和奶奶在一起的生活是幸福的。
类型:信息匹配
难度系数:一般0.65
收藏
纠错
详情
她曾经多么幸福,跟着她奶奶一起走向新年的幸福中去。
这句话中两个“幸福”的意思不完全相同,第一个“幸福”是(________)的意思,第二个“幸福”是(________)的意思。
A.小女孩临死前,因处在幻觉中,是幸福的。
B.小女孩死了,就幸福了,因为她彻底离开了充满寒冷、饥饿、痛苦的现实社会。
C.小女孩死后,见到了她日夜思念的奶奶,所以是幸福的。
类型:信息匹配
难度系数:一般0.65
收藏
纠错
详情
用“√”给下列加点字选择正确的读音。
挣
(zhēng zhèng)到 裂
缝
(féng fèng)
把
(bà bǎ)手
喷
(pēn pèn)香
薄
(bó báo)纱 划
破
(pè pò)
混
(hún hùn)乱 暖
和
(hé huo)
曾
(zēng céng)经
类型:信息匹配
难度系数:一般0.65
收藏
纠错
详情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