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进去-教育应平等而普惠
北师大版(2001)| 五年级上册
版本
部编版
人教版(2001)
苏教版(2016)
苏教版(2001)
北师大版(2016)
北师大版(2001)
语文S版(2016)
语文S版(2003)
西师大版(2016)
西师大版(2003)
北京版(2016)
北京版(2004)
教科版(五四学制)(2016)
教科版(五四学制)(2003)
冀教版(2002)
鲁教版(五四学制)
沪教版(2015)
沪教版(2007)
长春版(2016)
长春版(2003)
鄂教版(2016)
鄂教版(2003)
冀教版(2016)
教科版(2003)
教科版(2016)
人教版(1990s)
湘教版(2003)
湘教版(2016)
语文A版
浙教版
人教部编版(五四制)
教材
阅读文章,回答文后问题

     

地震是地壳的震动。它发源于地下某一点,该点称为震源。震动从震源传出,在地球中传播。地面上离震源最近的一点称为震中,它是接受震动最早的部位。大地震动是地震最直观、最普遍的表现。地震是极其频繁的,全球每年发生约500万次地震。

地球的结构就像鸡蛋,可分为三层。中心层是“      ”—地核;中间是“      ”—地幔;外层是“      ”—地壳。地震一般发生在地壳之中。地球在不停地自转和公转,同时地壳内部也在不停地变化。由此而产生力的作用,使地壳岩层                  ,于是便发生地震。地下发生地震的地方叫震源。从震源垂直向上到地表的地方叫震中。从震中到震源的距离叫震源深度。震源深度小于70千米的地震为浅源地震,在70~300千米之间的地震为中源地震,超过300千米的地震为深源地震。对于同样大小的地震,由于震源深度不一样,对地面造成的破坏程度也不一样。震源越浅,破坏越大,但波及范围也越小,反之亦然。

地震的大小用震级表示,根据地震时释放的弹性波能量大小来确定震级,我国一般采用里氏震级。通常把小于2.5级的地震叫小地震,2.5~4.7级的地震叫有感地震,大于4.7级的地震称为破坏性地震。震级每相差1级,地震释放的能量相差约30倍。比如说,一个7级地震相当于30个6级地震,或相当于900个5级地震,震级相差0.1级,释放的能量平均相差1.4倍。

1.选择相应的词语填充在文中第2自然段前三个横线上。
蛋清 蛋黄 蛋壳
2.请将“错位”、“变形”、“断裂”三个词恰当地填充在第2自然段后三个横线上里。
3.请你根据第3自然段的相关内容,说说什么叫“震级”。
__________________
4.雅安大地震,使许多同胞失去了生命,国人无不为之哀痛。请你试着把下面的挽联补充完整。
九州山河凝血泪,________
类型:现代文阅读
难度系数:一般0.65
收藏
纠错
详情
课内阅读。

巩乃斯的马(节选)

仿佛分散在所有山谷里的马都被赶到这儿来了。好家伙,被暴雨的长鞭抽打着,被低沉的怒雷恐吓着,被刺进大地倏忽消逝的闪电激奋着,马,这不安分的生灵从无数谷口、山坡涌出来,山洪奔泻似的在这原野上汇集了。小群汇成大群,大群在运动中扩展,成为一片喧叫、纷乱、快速移动的集团冲锋!争先恐后,前呼后应,披头散发,淋漓尽致!有的疯狂地向前奔驰,像一队尖兵,要去踏住那闪电;有的来回奔跑,俨然临危不惧、收拾残局的大将;小马跟着母马认真而紧张地跑,不再顽皮、撒欢,一下子变得老练了许多。牧人在不可收拾的潮水中被裹挟,大喊大叫,却毫无声响,喊声像一块小石片跌进奔腾喧嚣的大河
1.联系上下文解释文中的词语。
仿佛: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倏忽: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请摘抄这个段落中的四字词语,并任选一个造句。
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文中画线句子是一个_______句,这样写说明_____________________。
4.仔细阅读语段,说一说这一段主要写了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类型:现代文阅读
难度系数:一般0.65
收藏
纠错
详情
课内阅读。
我爱这片海上的森林。红树林和北国沙漠中的黄柳一样,在植物世界里是一个具有奉献精神的卫士。它既不要肥沃的土质,也不要温室般的环境,只是默默地把根须扎进贫瘠不毛的海岸,形成了纵横交错的支柱根,依靠这庞大的根系去吸取大地的营养。它把自己的兄弟姊妹连成一个整体,去抵御狂风恶浪,减少海啸带来的自然灾害。
1.红树林的生长环境是(       ),可它却能抵御(       ),减少(       )。
2.用“”画出文中的比喻句。
3.用“____”画出这段的中心句。
4.海上的红树林,让人联想到“沙漠中的黄柳”。作者在赞美红树林这一奇观的同时,更要赞美的是(   )。
A.沙漠中的黄柳B.红树林的美丽
C.红树林的精神
类型:现代文阅读
难度系数:一般0.64
收藏
纠错
详情
课内阅读。
据科学考察得到的结论,雅鲁藏布大峡谷是喜马拉雅造山运动和江水冲刷形成的。它又长又深又窄,全长504.6千米,两侧高峰与谷底的相对高差达到6009米,最窄处宽度仅二十几米。人们可以隔着峡谷交谈,但从这边走到那边最少也要三天。它的激流至今没有一人敢于漂流,它的谷底至今没有一人能全程穿行。人们说,雅鲁藏布大峡谷是地球上最后一块秘境。
1.填空。
这段话从科学考察的角度介绍了雅鲁藏布大峡谷的形成及它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写出下面句子所用的说明方法。
(1)它又长又深又窄,全长504.6千米,两侧高峰与谷底的相对高差达到6009米,最窄处宽度仅二十几米。(       )
(2)人们可以隔着峡谷交谈,但从这边走到那边最少也要三天。(       )
类型:现代文阅读
难度系数:一般0.64
收藏
纠错
详情
课外阅读。
长城是中华民族精神的缩影,也是中华民族文明的象征。万里长城是世界建筑奇迹之一。它东、西、南、北纵横交错绵延起伏于中国辽阔的土地上。东西相距长达5000多千米,因此被称之为万里长城,是月球上“唯一能看得见的人工工程”,也是中国第一名胜和中国旅游点的代表,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
长城由关隘、城墙、城台和烽火台四部分组成。关隘一般都建在形势险要之处,居庸关就是一个突出的代表。居庸关和八达岭附近的长城,城墙平均高7.8米,最高达14米,城墙的外侧一般都选建在陡峭的山崖上,以增加攻城的困难。每隔不远,有一座拱门,称“券门”。守城士兵由此上下。城墙顶宽达5.8米,可容五马并骑。城台是每隔300至500米的一组高出墙顶的方形建筑,是巡逻放哨的地方。烽火台专门传递军情。规定举一烟鸣一炮表示来敌100人左右;举二烟鸣二炮,来敌500人左右;1000人以上举三烟鸣三炮……如此传递,千里之外的敌情可以在几个小时之内使朝廷了解。
1.短文从哪几方面介绍了长城?长城由哪几部分构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介绍长城时作者采用了(   )、(   )的说明方法。
A.举例子B.打比方
C.列数字D.下定义
3.根据文中提供的材料画一画长城。
 
4.请你为长城设计一条保护用语。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类型:现代文阅读
难度系数:一般0.64
收藏
纠错
详情
课外阅读。
每逢农历八月十八日,中外游客就会云集到海宁盐官附近,观赏钱塘江秋潮。中午时分,远处猛然间传来隆隆的响声,恰似闷雷在滚动一般。大潮来了!向东眺望,只见那潮头像一匹素练缓缓地向前涌动。转眼间,轰鸣的潮声更响了,大潮忽又化作无数挤挤挨挨的洁白如雪的天鹅,仿佛被什么驱赶着,急匆匆奔跑而过。潮声的声势更加浩大了,好似春雷炸响轰鸣,不绝于耳。素练突然变成了高耸的城墙,天鹅陡然化作了壮伟的潮峰。它好像凶猛的银龙直扑海塘,咆哮的雄狮横扫大堤;又恰似威勇的千军凌波争渡,奔腾的万马踏水奔至。潮声震耳欲聋,浪头汹涌澎湃,雷霆万钧,气势磅礴。相隔几分钟后,便可看到一阵从南面呼啸而来的回头潮,扑向从东边咆哮而来的浪头,翻翻滚滚,形成叠起的巨浪。紧接着,先到的潮头撞死在北岸上,形成一股更为迅猛的回头潮,于是三阵速疾的潮头在江中猛然相互撞击在一起。刹那间,激起十几米高的冲天水柱,发出崩云裂岸的轰然巨响。看吧,水柱画如山岳,巍然耸峙于源远钱江;听吧,轰鸣响似雷霆,沸腾回响在寥廓晴空,真是雄浑之极,壮观之极!
1.作者是按照(                         )的顺序描写钱塘江大潮的。
2.文中用了许多表示时间的词来突出钱塘江大潮的变化,这些词是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用浪线画出文中的一个连环比喻句。
4.判断下面的说法是否正确,对的在括号内打“√”,错的打“×”。
A.作者是从视觉和听觉两方面来描写钱塘江大潮的。(   )
B.钱塘江大潮的特点可以用“奇特、雄伟、壮观”等词语来概括。(   )
C.本文作者多处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方法,使描写生动具体。(   )
D.短文是按照移步换景的方法写的。(   )
类型:现代文阅读
难度系数:一般0.64
收藏
纠错
详情
课内阅读。
秋天的雨,藏着非常好闻的气味。梨香香的,菠萝甜甜的,还有苹果、橘子,好多好多香甜的气味,都躲在小雨滴里呢!小朋友的脚,常被那香味勾住。
秋天的雨,吹起了金色的小喇叭。它告诉大家,冬天快要来了。小喜鹊衔来树枝造房子,小松鼠找来松果当粮食,小青蛙在加紧挖洞,准备舒舒服服地睡大觉。松柏穿上厚厚的、油亮亮的衣裳,杨树、柳树的叶子飘到树妈妈的脚下。它们都在准备过冬了。
1.选文从   个方面描写了秋天的雨。秋天的雨给果实带来了      ,秋天的雨给小动物带来了       
2.文中画“  ”的句子中哪个字用得好?为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根据选文内容,把下列词语连起来。   
小喜鹊   挖个  树枝   睡大觉
小松鼠   衔来  松果   造房子
小青蛙   找来  地洞   当粮食
类型:现代文阅读
难度系数:一般0.65
收藏
纠错
详情
阅读训练营
  雅鲁藏(zàng cáng)布江河床的平均海拔(bá bō)在3000米以上,是世界上最高的大河。它的下游围绕(rào rǎo)喜马拉雅山东端的最高峰,形成一个奇特的马蹄形大拐弯,在青藏高原上切(qiè qiē)割出一条长504米的巨大峡谷。峡谷平均深度2268米,最深处达6009米,是不容置疑的世界第一大峡谷。美国的科罗拉多大峡谷和秘(mì bì)鲁的科尔卡大峡谷,曾被列为世界之最,但它们都不能与雅鲁藏布大峡谷一争(zhēng zēng)高下。
1.给加粗的字选择正确的读音。
2.填空:雅鲁藏布大峡谷长(   )千米,平均深度(   )米,最深处达(   )米,是不容置疑的(     )。
3.这段文字中采用了(____)和(____)的方法说明雅鲁藏布大峡谷是世界第一大峡谷。
4.把下面的句子换成“把”字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类型:现代文阅读
难度系数:一般0.65
收藏
纠错
详情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