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进去-教育应平等而普惠
鲁教版(五四学制)| 三年级上册
版本
部编版
人教版(2001)
苏教版(2016)
苏教版(2001)
北师大版(2016)
北师大版(2001)
语文S版(2016)
语文S版(2003)
西师大版(2016)
西师大版(2003)
北京版(2016)
北京版(2004)
教科版(五四学制)(2016)
教科版(五四学制)(2003)
冀教版(2002)
鲁教版(五四学制)
沪教版(2015)
沪教版(2007)
长春版(2016)
长春版(2003)
鄂教版(2016)
鄂教版(2003)
冀教版(2016)
教科版(2003)
教科版(2016)
人教版(1990s)
湘教版(2003)
湘教版(2016)
语文A版
浙教版
人教部编版(五四制)
教材
请你仔细阅读每一篇文章,回答后面的问题。

赵州桥

①河北省赵县的洨河上,有一座世界闻名的石拱桥,叫安济桥,又叫赵州桥。它是隋朝的石匠李春设计和参加建造的,到现在已经有一千四百多年了。

②赵州桥非常雄伟。桥长五十多米,有九米多宽,中间行车马,两旁走人。这么长的桥,全部用石头砌成,下面没有桥墩,只有一个拱形的大桥洞,横跨在三十七米多宽的河面上。大桥洞顶上的左右两边,还各有两个拱形的小桥洞。平时,河水从大桥洞流过,发大水的时候,河水还可以从四个小桥洞流过。这种设计,在建桥史上是一个创举,既减轻了流水对桥身的冲击力,使桥不容易被大水冲毁,又减轻了桥身的重量,节省了石料。

③这座桥不但坚固,而且美观。桥面两侧有石栏,栏板上雕刻着精美的图案:有的刻着两条相互缠绕的龙,前爪相互抵着,各自回首遥望;还有的刻着双龙戏珠。所有的龙似乎都在游动,真像活了一样。

④赵州桥表现了劳动人民的智慧和才干,是我国宝贵的历史遗产。

1.赵州桥是一座(       
A.梁桥B.吊桥C.石拱桥D.铁索桥
2.下面表述中,不是对赵州桥“雄伟”的具体描述的一项是(       
A.赵州桥横跨在三十七米多宽的河面上。
B.桥面两侧有石栏,栏板上雕刻着精美的图案。
C.桥身全部用石头砌成,下面没有桥墩,只有一个拱形的大桥洞。
D.赵州桥桥长五十多术,有九米多宽,中间行车马,两旁走人。
3.以下不是“赵州桥是建桥史上的一个创举”原因的是(       
A.赵州桥的设计减轻了流水对桥身的冲击力。
B.起州桥的设计减轻了桥身的重量。
C.赵州桥的设计节省了石料。
D.赵州桥的设计看起来非常美观。
4.文中画横线的句子为了说明(       
A.赵州桥十分美观。B.桥两侧栏板上的图案很多。
C.赵州桥十分坚固。D.劳动人民雕刻技术高超。
5.以下说法中不正确的一项是(       
A.赵州桥到现在已经有一千四百多年了。
B.赵州桥是我国宝贵的历史文化遗产。
C.本文第②自然段是围绕“赵州桥非常雄伟”这句话来写的。
D.本文通过对赵州桥的具体介绍。赞扬了设计者李春的智慧和才干。
类型:现代文阅读
难度系数:困难0.15
收藏
纠错
详情
美文品读。
相传,天上水神共工与火神祝融打起仗来,共工战不胜祝融,怒触周山,使天柱折断,还砸了个窟窿,火烧不止,洪水不息,恶兽横行,给人类带来了一场灾难。女娲看到人间无端遭此浩劫,便带领人类战胜灾难,炼五色石亲自将天补起来,又斩断巨鳌的四足做天柱,把天撑住,人们才重新过上安宁幸福的生活。
1.这个神话故事是__________________。
2.用“     ”画出天破之后的情景。
3.女娲是怎样补天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类型:现代文阅读
难度系数:困难0.15
收藏
纠错
详情
语段赏析。
这座桥不但(        ),而且(        )。桥面两侧有石栏,栏板上雕刻着精美的图案□有的刻着两条相互缠绕的龙,嘴里吐出美丽的水花□有的刻着两条飞龙,前爪相互抵着,各自回首遥望□还有的刻着(        ) □所有的龙似乎都在游动,真像活了一样。
1.在括号里填上合适的词。
2.在□里填上标点。
3.联系上下文思考,本段中的第一句话在全文起_________作用。本段文字主要写出了赵州桥_________的特点。
4.文中描绘了几种图案,用“_________”画出,并在句前添加序号。
5.请你用文中的关联词“不但……而且……”写一句话。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类型:现代文阅读
难度系数:困难0.15
收藏
纠错
详情
美文品读。
端午节
一提起端午节,人们就会想起吃粽子,划龙舟。可是,你们知道“端午”是什么意思,端午节的风俗又是怎么来的吗?
“端午”本是“端五”。“端”是“初”“始”的意思,所以阴历五月初五称为“端五”。到了唐代,因为唐玄宗的生日是八月五日,为了避用“五”字,就用同音字“午”替换了“五”字,从此,“端五”便改称“端午”了。
为什么五月初五这一天会成为“端午节”呢?民间流传着很多种说法。其中最流行的说法,就是为了纪念屈原。
屈原是战国时楚国的大夫,楚王不采纳他的治国主张,反而将他免职流放,他在流放途中看到楚国衰亡,人民遭受苦难,自己又无力挽救老百姓,他心中悲愤难忍,便于公元前278年的五月初五,投入汨(mì)罗江自尽。楚国百姓知道后,竞相划船前去搭救,但已来不及了,百姓们担心江中的鱼、鳖咬食屈原的遗体,便用竹壳裹米投入江中喂鱼。从此,划龙舟、包粽子便成了端午节的习俗了。
1.读了短文,我能用自己的话说说“端午”的意思,以及端午节的来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你还知道哪些节日的来历?用简要的话写出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类型:现代文阅读
难度系数:困难0.15
收藏
纠错
详情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