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进去-教育应平等而普惠
鲁教版(五四学制)| 三年级上册
版本
部编版
人教版(2001)
苏教版(2016)
苏教版(2001)
北师大版(2016)
北师大版(2001)
语文S版(2016)
语文S版(2003)
西师大版(2016)
西师大版(2003)
北京版(2016)
北京版(2004)
教科版(五四学制)(2016)
教科版(五四学制)(2003)
冀教版(2002)
鲁教版(五四学制)
沪教版(2015)
沪教版(2007)
长春版(2016)
长春版(2003)
鄂教版(2016)
鄂教版(2003)
冀教版(2016)
教科版(2003)
教科版(2016)
人教版(1990s)
湘教版(2003)
湘教版(2016)
语文A版
浙教版
人教部编版(五四制)
教材
美文品读。
不听劝告的鹰
两只老鹰在一棵老枯树上做窝,要养育自己的小宝宝。他们俩不停地忙碌着,终于把窝搭好了。
此时,一只小田鼠跑了过来,对着树上的老鹰大喊:“鹰大哥,这棵树太老了,根本经不起大风大雨的,说不定过几天它就会倒的。你们还是赶快搬家吧。”
老鹰心想:你田鼠算个什么东西?竟敢来管我们的闲事。我们就是不搬家,看能咋的。
小田鼠摇了摇头,自言自语地说:“不听好人言,吃亏在眼前,你们俩就等着吧!”
很快,老鹰的新家里添了两个虎头虎脑的小鹰。看着这两个机灵的小家伙,鹰爸爸鹰妈妈高兴极了。可是好景不长,一天夜里,狂风大作,大雨倾盆,老树“喀嚓”一声倒下了,树上的老鹰一家全被砸死了。
第二天,风停了,雨住了,小田鼠从洞里钻出来,见此情景,惋惜地说道:“唉,要是你们早听我的话,何至于送了一家大小的性命呢!”
1.小田鼠是怎样劝告两只老鹰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老鹰不听小田鼠的劝告,最后尝到了怎样的恶果?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类型:现代文阅读
难度系数:困难0.15
收藏
纠错
详情
美文品读。
风和火柴
一根纤细的火柴被主人划着了,火苗欢舞着,异常兴奋。
远处的风看见火柴纤弱的生命,在顷刻间即将灰飞烟灭,感到十分惋惜,便疾速跑过去,一口气吹灭了燃烧的火苗,救了火柴。
熄灭了的火柴被主人扔在了地下 火柴抬头对着风说 风婆婆 你怎么吹灭了我啊
风回答说:“孩子,我是不忍心看着你短暂的生命那么快就完结了啊!”
火柴听后,叹息道:“唉,风婆婆,我短暂的生命最大的价值就在于燃烧啊!可你扼杀了我短暂的生命中的闪光点。”
有时,爱也是一种伤害。
1.给文中第3自然段加上标点。
2.当风吹灭了火柴那燃烧的火苗时,风是如何想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本文主要写了火柴为了照亮别人,不惜毁灭自己的牺牲精神,你知道的还有哪些事物具有这样的精神?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类型:现代文阅读
难度系数:困难0.15
收藏
纠错
详情
美文品读。
兔子和乌龟
有一只兔子,曾经在其他动物面前夸耀自己赛跑的速度。“谁都没我跑得快,”他说:“我要使出全身的劲和你们比赛,你们谁来?”
一只乌龟平静地答道:“我接受你的挑战。”兔子说:“这个玩笑开得太有意思了,我能一边绕着你跳舞,一边跑完全程。”“等你赢了再夸你的口吧,咱们来吧。”乌龟说。
动物们确定了赛跑的路线以后,比赛就开始了。兔子向前一窜,就不见踪影了。可是没多一会儿,他就站住了。为了显示一下自己对乌龟的蔑视,他竟然躺下睡觉了。
那只乌龟呢,虽然走得很慢,可他不停地走啊,走啊。当兔子从梦中醒来的时候,他发现乌龟已经接近终点了。他不可能再追上乌龟了,这场比赛兔子失败了。
这时,乌龟说:“走得慢也能赢得胜利,只要你不停止前进的脚步。”
1.找出这则寓言的中心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用“_______”把表现兔子骄傲自满的句子找出来。
3.读这篇文章后,你明白了什么道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类型:现代文阅读
难度系数:困难0.15
收藏
纠错
详情
根据课文内容填空。
这篇寓言记述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它告诉我们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南辕北辙常用来比喻____________________。
类型:现代文阅读
难度系数:困难0.15
收藏
纠错
详情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