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进去-教育应平等而普惠
排序:
限于篇幅仅展示1000道试题,请根据关键词精准搜索

地膜覆盖是一种现代农业生产技术,进行地膜覆盖栽培一般都能获得早熟增产的效果,其效应表现在增温、保温、保水、保持养分、增加光效和防除病虫害等几个方面。完成下面小题。

1.左图为我国华北地区春播时覆盖地膜,保障了农作物的正常发芽生长,主要原理是(     
A.减弱了地面辐射的热量损失B.增强大气逆辐射
C.增强了对太阳辐射的吸收D.减弱了太阳辐射
2.右图为山东胶东地区一些果农夏季在苹果树下覆盖地膜,主要作用是(     
A.减弱地面辐射,保持地温B.反射太阳辐射,降低地温
C.反射太阳辐射,增加光效D.吸收太阳辐射,增加地温
类型:选择题
难度系数:一般0.65
收藏
纠错
详情

下图为某中学生在自然博物馆看到的恐龙化石、三叶虫化石、哺乳动物化石和鱼类化石四块动物化石。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关于图中四块化石年龄由老到新排序正确的是(     
A.甲乙丙丁B.丁乙丙甲C.乙丁甲丙D.乙丁丙甲
2.与图中丙化石相同的地质年代,陆地上繁盛的植物是(     
A.蕨类植物B.裸子植物C.海生藻类D.被子植物
类型:选择题
难度系数:一般0.65
收藏
纠错
详情

下图①②为某生物学家拍摄到的植物景观照片,③为亚洲某地区的典型植物,该种植物高度不足50厘米,但根系长达20米。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造成图片中三种植物形态差异的最主要原因是(     
A.光热条件不同B.土壤性质不同C.海陆位置差异D.水分条件差异
2.③植物所在地区的植被特征是(     
A.植被稠密B.种类繁多C.群落结构简单D.群落结构复杂
3.骆驼刺生长地区的地理环境特征是(     
A.降水充沛B.土壤肥沃C.森林密布D.气候干旱
类型:选择题
难度系数:一般0.65
收藏
纠错
详情

左图为某中学学生暑期旅游中拍摄的地貌景观照片,右图为拍摄照片的位置示意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景观照片与位置对应正确的是(     
A.a——丁B.b——丙C.c——乙D.d——甲
2.图中(     
A.a——风力侵蚀地貌B.b——海水侵蚀地貌
C.c——冰川侵蚀地貌D.d——流水堆积地貌
类型:选择题
难度系数:一般0.65
收藏
纠错
详情

2012年,我国提出海绵城市的概念,希望城市在适应环境变化和应对自然灾害等方面具有良好的弹性,能够像海绵一样,下雨时吸水、蓄水、渗水、净水,需要时将蓄存的水释放并加以利用,以此提升城市生态系统功能。下图为海绵城市示意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海绵城市”对城市区域水循环的影响有(     
A.减少雨水下渗B.增加地下径流
C.减少地表蒸发D.增加水汽输送
2.关于“海绵城市”与传统“管渠排水”措施差别的说法,正确的是(     
A.“管渠排水”增加了城市的可用水量
B.“管渠排水”与纯自然水文环境一样
C.“海绵城市”提高城市防洪抗旱能力
D.“海绵城市”增大了城市地表排水量
类型:选择题
难度系数:一般0.65
收藏
纠错
详情

河流在流动过程中,由于不同河段地形条件、气候条件等地理要素的差异,会在不同河段出现不同的地貌景观。下图示意某河流不同河段出现的甲、乙两地貌景观。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下列关于甲、乙两地貌景观的叙述,正确的是(     
A.甲地貌为“v”形河谷B.甲地貌一般位于河流下游
C.乙地貌为河流冲积扇D.乙地貌一般位于河流上游
2.与甲地貌相比,乙地貌在形成过程中(     
①流水的下蚀作用更强②流水的堆积作用较弱③河床会逐渐展宽④流水的搬运作用更弱
A.①②B.②③C.①④D.③④
类型:选择题
难度系数:一般0.65
收藏
纠错
详情

湖南长沙马王堆一号汉墓中曾出土一幅彩绘帛画,画的右上方是一轮红色的太阳,太阳中间蹲着一只乌鸦。据考证,这就是中国古代神话所说的“日中乌”。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关于太阳辐射对地球的影响叙述错误的是(     
A.直接提供了光、热资源B.是地壳运动的主要动力
C.为生产和生活提供能源D.由低纬度向高纬度递减
2.实际上,画中的“乌鸦”其实是____,它发生在太阳大气层的(     
A.耀斑;色球层B.日珥;日冕层C.太阳风;日冕层D.黑子;光球层
类型:选择题
难度系数:一般0.65
收藏
纠错
详情

黑土腐殖质层深厚、土壤肥沃,是最适宜耕作的土壤。我国东北地区黑土广布,但近年来,由于人类不合理的活动及气候的影响,黑土退化严重。下图为东北黑土分布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下列关于东北地区黑土腐殖质含量多的原因,正确的是(     
A.土壤温度低,有机质分解慢B.气候冷湿,生物量小
C.地下冻土层,水分下渗弱D.年降水量大,淋溶作用强
2.下列关于东北黑土退化的原因,错误的是(     
A.夏季降水多且多暴雨,坡耕地上水土流失严重
B.全球变暖,微生物活性减弱
C.冬春多大风,风力侵蚀严重
D.高强度耕作,土壤有机质消耗多
类型:选择题
难度系数:一般0.65
收藏
纠错
详情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某地理研学小组到涠洲岛鳄鱼嘴进行研学,他们提前查阅资料得知,鳄鱼嘴位于涠洲岛最南端,火山地质遗迹和海蚀地貌丰富。研学过程中,同学们被鳄鱼嘴海岸的海蚀地貌深深吸引,他们发现在陡峭的海蚀崖不同高度上分布着大大小小的海蚀穴,最靠近海平面的一级海蚀穴在涨潮和风浪大时还会被海水淹没,仔细观察发现海蚀穴里还有一些磨圆度较好的黑色砾石。图为研学小组绘制的涠洲岛位置和鳄鱼嘴古海蚀穴示意图。

(1)推测鳄鱼嘴海蚀崖上三级古海蚀穴形成的先后次序并简述其原因。
(2)分析海蚀穴①里磨圆度较好的黑色砾石的形成过程。
(3)研学小组结合当地特征认为未来鳄鱼嘴海岸可能会发育较多海蚀拱桥,请对此做出合理解释。
类型:综合题
难度系数:一般0.65
收藏
纠错
详情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被誉为“中华灵芝第一乡”的龙泉市,位于浙江省西南部,是个“九山半水半分田”的典型山区市,森林覆盖率高达84.4%,被誉为“中国生态第一市”。龙泉灵芝采用椴木种植,已有千年历史。2017年至今,发明了高科技工厂化生产技术,该技术可以解决灵芝连作障碍和可持续发展问题。近年来,该地从栽培、加工、销售、品牌推广等方面入手,提出“做优一产、做精二产、做特三产”的产业发展思路,以“小灵芝”撬动“大发展”。图为林下椴木种植法和灵芝工厂化生产技术示意图。

(1)分析当地林下椴木种植灵芝延续千年的原因。
(2)分析工厂化生产技术对灵芝产业可持续发展的促进作用。
(3)说明当地“做优一产、做精二产、做特三产”发展思路的合理性。
类型:综合题
难度系数:一般0.65
收藏
纠错
详情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