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进去-教育应平等而普惠
排序:
限于篇幅仅展示1000道试题,请根据关键词精准搜索
玉米是我国重要的粮食作物。下列相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A.体内的储能物质包括淀粉和脂肪
B.所含生物大分子均以碳链作为骨架
C.秸秆燃烧后的灰烬成分主要是无机盐
D.含氮有机物包括蔗糖、叶绿素和ATP等
类型:单选题
难度系数:容易0.94
收藏
纠错
详情
一般情况下,活细胞中含量最多的有机化合物是(       
A.水B.葡萄糖C.蛋白质D.脂肪
类型:单选题
难度系数:容易0.94
收藏
纠错
详情
生活在大漠荒原中的胡杨树有“英雄树”之美称,其细胞中含量最多的化合物是(       
A.蛋白质B.水C.淀粉D.纤维素
类型:单选题
难度系数:容易0.94
收藏
纠错
详情
学习下面一则短文,并回答问题:
人工合成胰岛素
20世纪初,人们就发现胰岛素能治疗糖尿病。由于胰岛素在牛、羊等动物体内含量很少,人类从动物体内大量提取胰岛素的成本极高,因此,科学家们希望用人工方法合 成胰岛素。然而,虽然这种蛋白质的相对分子量较小,但其结构的复杂度却超出了当时科学家们的预期。直到20世纪中叶的1955年,科学家们才成功地解析了胰岛素的全部氨基酸序列。
胰岛素由17种、51个氨基酸形成的两条肽链组成。A链含有21个氨基酸,B链有30个氨基酸,两条多肽链间通过2个二硫键(二硫键是由2个“—SH”连接而成的)连接,在A链内部也形成了1个二硫键。
1959年,我国科学家开始了胰岛素的合成研究。实验采取了“三步走”的策略:首先,成功地将天然胰岛素的A、B两条链拆开,再重新连接而得到了重合成的天然胰岛素结晶,这为下一步的人工合成积累了经验,确定了路线;随后,人工合成B链和A链,并分别与天然的A链和B链连接而得到半合成的胰岛素;最后,将人工合成的A链 和B链连接而得到全合成的胰岛素。
经过6年零9个月的不懈努力,我国科学家终于在1965年完成了结晶牛胰岛素的合成。经鉴定,人工合成的牛胰岛素,在结构、生物活性、物理化学性质、结晶形状等方面,与天然的牛胰岛素完全一样。中国科学家依靠集体的智慧和力量,摘取了人工合成蛋白质的桂冠。
中国首次人工合成了结晶牛胰岛素,这是人类有史以来第一次人工合成有生命的蛋白质,突破了从一般有机化合物领域到信息量集中的生物大分子领域之间的界限,在人类认识生命现象的漫长历程中迈出了重要的一步。
(1)胰岛素的两条多肽链是由51个氨基酸通过__________过程形成的,该过程可形成__________个肽键。
(2)依据“三步走”的策略,我国科学家将人工合成的B链先后分别与____________________连接成半合成的胰岛素和全合成的胰岛素,两条肽链之间和肽链内部的氨基酸分子之间能够形成氢键和__________等,从而使得胰岛素具有一定的__________结构。
(3)胰岛素等蛋白质可以用__________试剂鉴定,反应后溶液呈__________色,天然胰岛素的一条多肽链__________(请选填“能”或“不能”)用该方法鉴定。
(4)胰岛素和其他激素一起维持人体血糖处于相对稳定状态,这体现了蛋白质能够__________机体生命活动的功能。
类型:综合题
难度系数:容易0.94
收藏
纠错
详情
水的功能与水的存在形式有关。下列有关自由水或结合水功能的叙述,不匹配的是(  )
A.自由水参与细胞代谢内的化学反应B.自由水运输养料和代谢废物
C.结合水是组成细胞结构的成分D.结合水是细胞内良好的溶剂
类型:单选题
难度系数:容易0.94
收藏
纠错
详情
用2mol/L的乙二醇溶液和2mol/L的蔗糖溶液分别浸泡某种植物细胞,观察细胞的质壁分离现象,得到其原生质体体积变化情况如下图所示。下列解释不合理的是(       
A.ab段发生质壁分离后自动复原,原因是乙二醇分子可扩散进入细胞
B.ac段下降的原因是水从原生质体渗出
C.cd段基本不变可能是细胞失水过多而无法正常代谢
D.上述实验材料取自植物根尖分生区,原因是该处细胞具有大液泡
类型:单选题
难度系数:容易0.94
收藏
纠错
详情
若对离体的心肌细胞施用某种毒素,可使心肌细胞对Ca2+吸收量明显减少,而对K+吸收量无影响。这种毒素的作用是(       
A.抑制呼吸酶的活性
B.改变了细胞膜的结构
C.抑制Ca2+载体的活动
D.改变了细胞膜两侧的Ca2+浓度
类型:单选题
难度系数:容易0.94
收藏
纠错
详情
碘是合成甲状腺激素的重要原料。甲状腺滤泡细胞内碘浓度比血液中高20~25倍,则其吸收碘的运输方式属于(       
A.自由扩散B.协助扩散C.主动运输D.胞吞
类型:单选题
难度系数:容易0.94
收藏
纠错
详情
维生素D属于脂质的一种,人体组织细胞吸收维生素D的量主要取决于(       
A.环境温度和氧气的含量
B.细胞膜上维生素D含量及其载体数量
C.细胞膜上维生素D载体的数量
D.细胞外溶液与细胞质中维生素D的浓度差
类型:单选题
难度系数:容易0.94
收藏
纠错
详情
如图①~④表示物质出入细胞的几种方式,其中可以表示甘油分子进入细胞的是(       
A.①B.②C.③D.④
类型:单选题
难度系数:容易0.94
收藏
纠错
详情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