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由图可知,肉食动物需补偿输入的能量为5000kg·m-2·a-1 |
B.植食性动物用于自身生长、发育和繁殖的能量是12000kg·m-2·a-1 |
C.能量在第三营养级与第四营养级之间的传递效率为3.3% |
D.据图中数据可知,较低营养级的生物在这场灾害中受到的影响较大 |
![]() | 自身呼吸消耗的能量 | 甲 | 未被利用的能量 | 流入下一营养级的能量 | 有机物输入的能量 |
第一营养级 | 605 | 128 | 1466 | 434 | — |
第二营养级 | 126 | 44 | 282 | A | 96 |
第三营养级 | 32 | 13 | B | 9 | 34 |
A.由于存在有机物输入的能量,该生态系统能量金字塔为倒置的金字塔 |
B.表中“甲”代表流向分解者的能量,“B”的数值为44 |
C.第二营养级流向第三营养级的能量传递效率约为14.7% |
D.每个营养级呼吸作用产生的能量不会用于自身的生长发育和繁殖 |
功能群 | 物种数/个 | |||
LD | MD | HD | ED | |
植食性 | 13 | 14 | 12 | 19 |
捕食性 | 4 | 3 | 5 | 7 |
辅食性 | 2 | 2 | 1 | 2 |
杂食性 | 1 | 0 | 1 | 0 |
A.流经该生态系统的总能量是该生态系统中的生产者固定的太阳能 |
B.计算可知,肉食动物需补偿输入的能量值为5×103kJ/(m2·a) |
C.流经该生态系统的总能量是1.29×105kJ/(m2·a) |
D.在人为干预下,能量在第一营养级到第二营养级之间传递效率为14.5% |
种群 | 同化的总能量 | 用于生长、发育和繁殖的能量 | 呼吸消耗 | 传递给分解者 | 传递给下一营养级 | 未被利用的能量 |
草 | 69.5 | 7.0 | 19.0 | 45.5 | ||
鼠 | 19.0 | 9.0 | 1.0 | 4.5 | ||
鹰 | 3.5 | 1.0 | 2.5 | 微量不计 | 无 |
小型的鱼虾同化的能量 | 小银鱼摄入鱼虾及饲料中的能量 | 小银鱼同化饲料中的能量 | 小银鱼粪便中的能量 | 小银鱼用于生长、发育和繁殖的能量 | 小银鱼呼吸作用散失的能量 | 小银鱼的遗体残骸流向分解者的能量 |
150.6 | 57.8 | 2.6 | ? | 3.8 | 21.2 | 1.1 |
A.图1中第二营养级到第三营养级能量的传递效率是D2/(A2+B2+C2) |
B.图1中A1、A2和图2中E都可以表示表示呼吸作用散失的能量 |
C.鲢鱼用于自身生长发育和繁殖的能量可用图2中的B表示 |
D.乌鳢捕食鲢鱼后剩余的食物残渣中的能量可用图2中的A表示 |
A.由于基因决定蛋白质,因此要对蛋白质的结构进行设计改造,最终还必须通过改造或合成基因来完成 |
B.酶A应为耐高温DNA聚合酶,从4中引物中应该选择引物1和4进行PCR |
C.可以将引物1、引物2、引物3和引物4置于同一个反应系统中同时进行第一个阶段的反应,进而缩短实验时间 |
D.利用图示流程技术可以将两个不同的基因拼接到一起 |
A.免疫的B淋巴细胞虽然可进行补救合成途径,但由于高度分化,不能在HAT培养基上增殖 |
B.骨髓瘤细胞及其相互融合细胞在HAT培养基上无法进行上述途径,因而不能增殖 |
C.杂交瘤细胞在HAT培养基上可同时进行上述两个途径,因此能大量增殖 |
D.HAT培养基上筛选出的杂交瘤细胞,不一定都能产生所需的抗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