材料一 武王已克殷纣,平天下,封功臣昆弟……封叔振铎于曹,封叔武于成,封叔处于霍。”
——司马迁《史记·管蔡世家》
材料二 秦朝建立的中央和地方行政制度示意图
材料三 汉武帝颁布“推恩令”,成功削弱了诸侯王的势力;加强皇权,削弱丞相权力,设立直接为皇帝所掌控的中朝,尚书令的作用开始提升:确立以察举制为代表的新的官吏选拔制度:将全国划分为13个州部,分设刺史,负责对辖区内郡级官员及子弟和豪强势力进行巡视监察;任用酷吏治理地方,严厉打击豪强、游侠等社会势力的不法行为。
——《中外历史纲要》(上)
材料四 唐朝中枢行政示意图
A.设转运司 | B.派文官任知州 | C.强化“四监司” | D.设置枢密使 |
A.①②③④ | B.②③④ | C.①③④ | D.①②④ |
A.体现了重文轻武的特点 | B.造成官冗兵冗费 |
C.适应了皇权加强的需要 | D.不利于君主权力的集中 |
材料 国内学界一般提到宋朝历史总是与经济上积贫、军事上积弱划等号,这其中的原因绕不开宋朝重文轻武的基本国策。但学者顾全芳认为:“应当看到北宋轻武的另一个结果,就是结束了我国中原地区长期战乱分裂的局面,使中国大江南北基本上保持了和平与统一,在北宋一百多年的历史中再也不能出现和形成军阀割据的局面。”无论对当时的人民或是社会生产的发展,都极为有益。
朝代 | 南方 | 北方 | ||
人口(户) | 占全国人口户数比例 | 人口(户) | 占全国户口数比例 | |
唐朝 | 3920415 | 43.2% | 5148529 | 56.8% |
北宋 | 11240760 | 62.9% | 6624296 | 37.1% |
A.生产关系的发展 | B.国家控制的松弛 | C.政治中心的东移 | D.经济重心的南移 |
A.董仲舒 | B.王守仁 | C.黄宗羲 | D.顾炎武 |
A.科举制 | B.九品中正制 | C.察举制 | D.世卿世禄制 |
A.早于世界其他地区 | B.呈现多元一体特点 |
C.集中在黄河中下游 | D.开始于旧石器时代 |
A.焚书坑儒,以愚黔首 | B.并吞战国,海内为一 |
C.封禅泰山,威震四方 | D.约法三章,休养生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