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进去-教育应平等而普惠
排序:
限于篇幅仅展示1000道试题,请根据关键词精准搜索
如果食物链上各营养级均以生物个体的数量来表示,并以食物链起点的生物个体数作底层来绘制数量金字塔,则只有两个营养级的夏季草原生态系统(假设第一营养级是牧草,第二营养级是羊)和森林生态系统(假设第一营养级是乔木,第二营养级是昆虫)数量金字塔的形状最可能是
A.前者为金字塔形,后者为倒金字塔形
B.前者为倒金字塔形,后者为金字塔形
C.前者为金字塔形,后者为金字塔形
D.前者为倒金字塔形,后者为倒金字塔形
类型:选择题
难度系数:较易0.85
收藏
纠错
详情
下图是为了处理污水(含有机和无机污染物)而设计建造的人工湿地生态系统,下表是对该湿地生态系统各组成成分的能量流动情况的调查结果,甲、乙、丙、丁分别代表相应营养级中的生物,戊表示分解者。据图表回答下列问题:

同化作用固定的能量KJ·m-2·a-1

体内贮存的能量KJ·m-2·a-1

XKJ·m-2·a-1

体内DDT含量ppm

145.9

62.8

83.1

0.066

1870.7

869.4

1001.3

0.0023

0.9

0.3

0.6

0.94

141.0

61.9

79.1

0.085

211.5

20.1

191.4

0.0002

(1)人工湿地生态系统的结构包括____。表中X表示____;湿地生态系统中戊的作用是____。根据污水中成分含量的变化,从进水口到出水口的不同地段,分别种植不同的湿地植物,这体现了群落的____结构。
(2)表中不同营养级体内DDT含量的特点是____。当DDT浓度达到一定值时,会造成甲的雄性个体不育,这会直接影响该种群的____,从而影响种群密度。
(3)在人工湿地生态系统内,挺水植物如香蒲、美人蕉等能够向水中分泌萜类化合物、类固醇等,抑制藻类的生长,也能开鲜艳的花,吸引昆虫,这一现象体现了生态系统的信息传递能够____
类型:非选择题
难度系数:一般0.65
收藏
纠错
详情
二化螟以水稻茎秆纤维为食,褐飞虱主要刺吸水稻茎叶汁液,二者是导致水稻减产的主要害虫,在水稻上寄生后导致水稻产生的防御性挥发物发生变化,“气味”有所不同。稻螟赤眼蜂可将卵产在二化螟的虫卵内。科研人员通过实验得到了稻螟赤眼蜂被吸引至A、B两侧不同“气味”的水稻的百分率。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褐飞虱的存在降低了二化螟虫卵被稻螟赤眼蜂寄生的风险
B.褐飞虱和二化螟的生态位不完全相同,种间竞争并不激烈
C.稻螟赤眼蜂与二化螟之间是寄生关系,彼此互为非密度制约因素
D.该实验说明了“信息”能够调节生物的种间关系,维持生态系统的平衡
类型:选择题
难度系数:一般0.65
收藏
纠错
详情
生命系统中存在着各种类型的信息传递,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细胞间的信息传递都要依赖细胞膜上的受体
B.激素、抗体、神经递质等在细胞间传递信息,调节生命活动
C.生态系统中的信息传递可以发生在生物和生物之间、生物和非生物环境之间
D.根尖分生区细胞遗传信息的传递方向是DNA→RNA→蛋白质
类型:选择题
难度系数:一般0.65
收藏
纠错
详情
在繁殖季节,不同种的成年萤火虫会以特定频率的荧光吸引配偶的注意。但是Photuris属的雌性萤火虫能发出类似Photinus属雌体的荧光,用以引诱Photinus属的雄体前来交配,从而将其捕食。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萤火虫获得的能量除在呼吸作用中以热能形式散失,另一部分储存在自身有机物中
B.通过荧光信息获得食物,说明种群繁衍的正常进行离不开信息的作用
C.萤火虫发出的荧光信息属于行为信息,能够在同种和异种间传递信息
D.某地区的全部萤火虫个体共同构成了一个种群
类型:选择题
难度系数:一般0.65
收藏
纠错
详情
孟子曰:“不违农时,谷不可胜食也;数罟(密网)不入洿池,鱼鳖不可胜食也;斧斤以时入山林,材木不可胜用也。”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①冬小麦秋季播种,经冬季低温诱导才能在春季开花的春化作用是对生存环境的一种适应。
②光照、温度等物理信息会影响植物生命活动的正常进行和种群的繁衍。
③用“密网”捕捞会直接影响种群的出生率从而影响种群密度。
④人类活动一定会使群落向着不同于自然演替的方向和速度演替。
⑤中等强度的森林砍伐(约 K/2左右)有利于持续获得最大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
⑥生态系统的自我调节能力是负反馈调节产生的基础。
A.①③④⑥B.③④⑥C.②③④D.③⑤⑥
类型:选择题
难度系数:一般0.65
收藏
纠错
详情
下图为某生态系统的碳循环示意图,字母代表部分组成成分,①-⑥代表相应的生理过程或生产活动。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碳循环过程中,碳元素在生态系统的不同组成成分间循环往复运动
B.图中D为第三、四营养级,最多能获得A同化能量的4%
C.把图中“CO₂”换成“热能”,并去掉①过程,该图就可以表示能量流动过程
D.非生物环境也可以为P提供信息,如物理信息光、温度等
类型:选择题
难度系数:一般0.65
收藏
纠错
详情
“先涝后早,蚂蚱成片”是我国劳动人民对蝗灾出现的一种规律总结。现代研究发现,蝗虫通过释放4-乙烯基苯甲醚(4VA)进行聚集,从而危害农业。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蝗虫通过化学信号聚集,说明种群的繁衍离不开信息传递
B.人工合成的4VA能聚集蝗虫并将其诱杀,属于化学防治
C.4VA促进蝗虫聚集,导致种群密度增大,属于负反馈调节
D.“涝”和“旱”对蝗虫种群数量的影响,属于密度制约因素
类型:选择题
难度系数:一般0.65
收藏
纠错
详情
下列关于生命系统中信息传递的叙述,错误的是(       
A.细胞之间的信息传递必须借助于细胞膜上的受体
B.激素、神经递质是生命系统中常见的信息分子
C.不同生物间传递的物理信息可以不依赖具体的信息分子
D.生态系统中的信息传递可促进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
类型:选择题
难度系数:一般0.65
收藏
纠错
详情
我国科研人员鉴定出飞蝗群聚的信息素4-乙烯基苯甲醚(4VA),它能诱导蝗虫从低密度的散居型转变为高密度的群居型,最终形成蝗灾。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提前收割粮食是防治蝗灾的可行办法
B.利用4VA诱杀蝗虫的方法属于生物防治
C.蝗虫从群居型转变为散居型种群密度增大
D.常用标记重捕法调查蝗虫的若虫(跳蝻)的种群密度
类型:选择题
难度系数:一般0.65
收藏
纠错
详情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