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NA分子中并非全部片段都含有遗传信息 |
B.细胞中三者数量最多的是基因 |
C.基因是具有遗传效应的DNA片段或RNA片段 |
D.染色体是DNA的主要载体,线粒体中也有DNA的分布 |
A.含有15N的子代DNA分子占全部DNA分子总数的1/16 |
B.子代DNA分子含14N的脱氧核苷酸链共有16条 |
C.第3次复制时共消耗游离的胞嘧啶脱氧核苷酸1600个 |
D.每个子代DNA分子的碱基对中含有氢键数为1200个 |
A.DNA 复制是一个边解旋边复制的过程 |
B.③和④的碱基序列互补 |
C.该过程只需要 DNA 聚合酶的参与 |
D.DNA 双螺旋结构,为复制提供精确的模板,通过碱基互补准确地进行 |
A.该实验设计思路是设法将DNA和蛋白质分开,单独观察它们的遗传特点 |
B.若离心前混合时间过长,会导致上清液中放射性降低 |
C.搅拌的目的是使吸附在细菌上的噬菌体与细菌分离 |
D.本实验说明了DNA在亲子代之间传递具有连续性 |
A.应取该动物的卵巢制成临时装片,才能观察到上面的图像 |
B.图甲、乙细胞中均含有12对同源染色体 |
C.与图丙细胞相比,图丁的每个细胞中染色体和核DNA的数目均加倍 |
D.图戊中4个细胞的基因型最可能为AB、Ab、aB、ab |
A.3:1:3:1 | B.4:2:2:1 |
C.1:1:1:1 | D.6:2:3:1 |
A.亲本的基因型有两种可能的组合方式,F1的基因型为AaBb |
B.选取F2高抗条锈病植株与F1杂交,推测其子代表型及比例是易感条锈病:中等抗条锈病:高抗条锈病=1:1:1 |
C.F2的中等抗条锈病个体中纯合子所占比例为1/2,F2的易感条锈病个体中纯合子所占比例为1/16 |
D.基因型是AABB的个体为易感条锈病,基因型是aabb的个体为高抗条锈病 |
A.DNA甲基化不会影响细胞分化 |
B.DNA甲基化直接影响DNA复制时的碱基互补配对 |
C.瘦素基因启动部位甲基化水平下降会促进该基因的转录 |
D.若基因的碱基序列不改变,个体表型的变化就无法遗传给后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