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根据儿童特征来设计床的形状与尺寸,考虑了静态的人和动态的人 |
B.将床板设计成栅栏结构,透气性好,实现了舒适目标 |
C.合理设置护栏间距,防止卡住儿童手脚,实现了安全目标 |
D.应采用高强度螺栓连接,结构稳定,实现了健康目标 |
A.湿度低于设定值时,V4发光 | B.按下S后松开,湿度变化仍会影响V4发光 |
C.改变R2阻值,可以改变湿度指示设定值 | D.改变RP1触点位置,可以改变湿度指示设定值 |
A.电动机工作时,调节R1阻值,可以改变磁场设定值 |
B.无磁场时,调小R2的阻值,电压表V 读数变大 |
C.有磁场时,调大R1的阻值,电压表V 读数不变 |
D.V2有保护电磁继电器作用 |
A.施力后,轴可实现360°转动 |
B.摇臂与销轴间为铰连接,上转盘和轴为刚连接 |
C.工作过程中,立柱只受压 |
D.工作过程中,曲柄主要受弯曲 |
A.合理的加工流程可以为:划线→钻孔→锉削 |
B.划线时只需要用到划针和划规 |
C.锯割时应使用手钳进行夹持 |
D.只用平锉即可完成整个锉削环节 |
A.外壳材料绝缘,实现了人机关系的安全目标 |
B.多种插口组合在一起,使用方便,实现了人机关系的高效目标 |
C.外壳带有放置手机的凹槽,符合设计的美观原则 |
D.能放手机,又可充电,符合设计的实用原则 |
A.钻孔时可以用手钳或台虎钳夹持该工件 |
B.合理的加工流程为:划线→钻孔→锯割→锉削 |
C.锉削时一定要使用圆锉 |
D.锯割90度斜面时工件应水平夹持在台虎钳左侧 |
A.按下S1后不松开,V1和V2交替发光 |
B.V2发光时,按下S1后松开,V2仍保持发光 |
C.初始状态下,按下S1后立即松开,V2一定不发光 |
D.两比较器可能都输出高或低电平,V1、V2均不发光 |
A.属于设计过程评价,评价依据采用了事先制定的设计要求 |
B.便携性较好,主要考虑了“物”的因素 |
C.该产品功能多,实用性较好 |
D.该产品价格较低,体现了设计的经济原则 |
A.三种工作模式对应不同的图形符号,考虑了信息的交互 |
B.握柄尺寸的确定,考虑了人的静态尺寸 |
C.排风口设计能防止马达因温度过高而烧坏,实现了人机关系的安全目标 |
D.软胶握柄的设计,实现了人机关系的舒适目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