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进去-教育应平等而普惠
排序:
限于篇幅仅展示1000道试题,请根据关键词精准搜索
读我国人口密度分布图,完成下列要求。

(1)据图归纳出我国人口空间分布的基本特点。
(2)说出甲省份人口密度较小的主要自然原因。
(3)说出乙省份人口密度较大的社会经济原因。
类型:综合题
难度系数:较易0.85
收藏
纠错
详情
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

截至2020年,北京市城镇化率达到87.5%,随着城镇化的发展,很多人选择定居河北省,涿州、固安、大厂、香河等地成为北京的“睡城”,每日跨省上班的京漂族,白天赶往北京市区上班,晚上回到河北的家中睡觉,呈现明显的“潮汐”式流动。下表示意2000~2020年北京市城镇人口比例与产业结构变化。图为北京“睡城”分布图。

年份城镇人口比例(%产业比重(%
第一产业第二产业第三产业
200077.52.532.764.8
200583.61.430.967.7
201085.90.821.677.6
201586.50.617.881.6
202087.50.415.883.8

(1)说出北京市2000—2020年人口和产业两方面的变化。
(2)分析涿州、固安等地区成为北京“睡城”的原因。
类型:综合题
难度系数:较易0.85
收藏
纠错
详情

新疆多语种地名的空间分布格局是新疆各民族人民长期聚居和杂居融合的映射,其形成与海拔、坡度以及当地生产方式密切相关,图为新疆各语种地名海拔区间占比统计图,其中汉语地名数量最多,占总数的43.82%。完成下面小题。

1.由图中信息可知,新疆(     
A.蒙古语地名在各海拔较均衡B.各海拔以维吾尔语地名为主
C.海拔最高处为哈萨克语地名D.历史上蒙古族在此定居最早
2.推测历史上新疆汉族人口主要分布在(     
A.山间高平原地区B.盆地中央C.冲洪积平原地区D.中低山区
3.新疆的蒙古语地名中自然类地名占八成以上,且以涉水类地名为主,其主要原因是(     
A.新疆曾经气候湿润B.蒙古族传统习惯逐水草而居
C.新疆多季节性河流D.希望所至所居之处水草丰美
类型:选择题
难度系数:一般0.65
收藏
纠错
详情

鲍鱼是一种原始的海洋贝类,同时也是传统的名贵食材。在生长过程中,对水温、盐度、食物都有一定要求,适宜生长的温度约10℃~25℃,水温高的时候,鲍鱼每天能吃下其体重四分之一的藻类。山东荣成的鲍鱼养殖户采取南北接力的养殖模式,每年利用大型船只运输活鲍鱼在山东海域与福建海域交替养殖,大大提高了鲍鱼的成活率,但福建海域暴雨时,鲍鱼的死亡率会上升。完成下面小题。

1.山东的养殖户开始将鲍鱼装船运往福建养殖的月份最可能是(     
A.2月B.5月C.8月D.11月
2.福建海域暴雨时,鲍鱼的死亡率会上升,最可能是因为(     
A.海水水温降低B.海水盐度降低C.海中食物缺乏D.海水透明度增加
类型:选择题
难度系数:较难0.4
收藏
纠错
详情

家住大连的李宁日记中这样记载:“2023年12月29日下午5点,爸爸驾车走潮汐车道出城回郊区的老家,一路平安,晚上7点顺利到达。”潮汐车道属可变车道,是城市内部根据早晚不同的交通流量,规定在不同时段行车方向变化的车道。下图为车道示意图。完成下面小题。

1.李宁爸爸自驾出城走的车道是(     
A.甲B.乙C.丙D.丁
2.“潮汐式拥堵”在各大城市出现的主要原因是(     
①居民的“潮汐化”出行②区域功能单一③城市机动车使用率高④市中心交通拥堵
A.①②③B.①③④C.②③④D.①②③④
类型:选择题
难度系数:一般0.65
收藏
纠错
详情

福建莆田市拥有“三山六海一分田”的特征。Y村位于莆田市的兴化平原,多为同姓氏的家族群体聚居,保留了明清时期的空间结构和建筑风格。下图为Y村某一区域空间结构图。据此完成下列小题。

1.Y村落的街巷空间狭窄且蜿蜒曲折,其原因可能是(     
A.土地资源紧张B.地形起伏较小C.河网密度较小D.冬季气温低
2.造成该村居民建筑围绕祠堂分布的主要影响因素是(     
A.人口数量B.光照条件C.宗族文化D.河流走向
类型:选择题
难度系数:一般0.65
收藏
纠错
详情

据统计,2022年全国人口比上年减少了85万人,61年以来首次出现负增长。该期间出现过数次人口增长的高峰期。图为1962~2022年我国人口增长数量的变化。完成下面小题。

1.根据图文信息,1962-2021年,我国人口数量总体变化趋势为(     
A.先升后降B.上升C.先降后升D.波动下降
2.2022年末出现人口负增长的主要原因有(     
①人口政策调整②婚育观念变化③育儿成本偏高④生产力水平提高
A.②③B.③④C.①②③D.①②③④
3.1981—1990年期间人口增长小高峰的主要原因是(     
A.政策引导B.育龄女性数量多C.人口迁入D.经济发展速度快
类型:选择题
难度系数:较易0.85
收藏
纠错
详情

为适应自然环境,西北旱作区在农业生产中采用了地膜全覆盖技术,该技术有三大优势:一是保持土壤水分,二是改善土壤温度,三是生态效益好。结合资料,完成下题。

1.该技术可以保持土壤水分的主要原因是(     
A.减少膜外水下渗B.抑制士壤水蒸发C.增加地表径流D.增加大气降水
2.关于使用地膜的生态效益,叙述正确的是(     
A.抑制杂草生长,减少除草剂使用B.增加士壤有机质,减少化肥使用
C.提高种植效率,增加农民收入D.减少土壤含水量,防治水土流失
类型:选择题
难度系数:一般0.65
收藏
纠错
详情

普遍存在的“人户分离”现象为人口普查带来困难(人户分离是指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公民的经常居住地和常住户口登记地二者不一致)。完成下面小题。

1.造成广大务工人员“人户分离”的主要原因有(     
①旧城的危房改造②地区经济发展不平衡③教育水平的区域差异④严格的户籍管理
A.②③B.①②C.②④D.①③
2.“人户分离”现象包括两种形式,是指“有户(籍)无人”和“有人无户(籍)”,下列地区中,“有人无户(籍)”现象相对普遍的是(     
A.黑龙江省B.江苏省C.安徽省D.四川省
类型:选择题
难度系数:较易0.85
收藏
纠错
详情

改善城市生态环境的举措,必须符合可持续发展的原则,否则会引发城市生态问题。下图示意城镇化前后等量降水后地表径流的差异,完成下面小题。

1.导致城市水位过程线提前的因素有(     
①水泥路面多②下水道多,径流快速集中③绿地多④人口多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2.下列能够有效防御城市洪水的措施是(     
①在人行道改造中采用透水砖②禁止开采地下水③城市建设中尽可能保持天然池塘、河道④扩大城市绿地面积
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②④D.①③④
类型:选择题
难度系数:容易0.94
收藏
纠错
详情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