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进去-教育应平等而普惠
排序:
限于篇幅仅展示1000道试题,请根据关键词精准搜索
玉米宽叶(A)对窄叶(a)为显性,宽叶杂交种(Aa)玉米表现为高产,比AA和aa品种的产量分别高12%和20%。玉米有茸毛(D)对无茸毛(d)为显性,有茸毛玉米植株具有显著的抗病能力,该显性基因纯合时植株幼苗期就不能存活。两对基因独立遗传。高产有茸毛玉米自交产生F1,再让F1随机交配产生F2,则有关F1与F2的成熟植株中,叙述正确的是(  )
A.宽叶有茸毛类型分别占1/2和3/8
B.都有9种基因型
C.有茸毛与无茸毛比分别为2:1和2:3
D.高产抗病类型分别占1/3和1/10
类型:单选题
难度系数:困难0.15
收藏
纠错
详情
性染色体上的基因的遗传总是与性别相关联,称为伴性遗传;常染色体的基因受到性激素的影响,在不同性别中表达不同,称为从性遗传。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l)果蝇的性别决定方式为XY型,X、Y染色体既有同源区段(基因同时存在于X、Y染色体上),也有非同源区段(基因只存在于X或Y染色体上)。果蝇的刚毛(A)对截毛(a)为显性。若实验室有纯合的刚毛与截毛雌雄果蝇(XAY、XaY均视为纯合),请设计一次杂交实验,判断A、a这对基因是位于X染色体的非同源区段还是位于X、Y染色体的同源区段,写出实验思路,预期结果及结论。_____________
(2)鹌鹑的性别决定方式为ZW型,其羽毛颜色栗色(B)对白色(b)为显性。一只白羽雄鹌鹑与一只纯合栗羽雌鹌鹑交配,产生的F1中雄性全为栗羽,雌性全为白羽。有人认为这是伴性遗传,B、b基因位于Z染色体上;也有人认为是从性遗传,基因型为Bb的个体雄性表现为栗羽,雌性表现为白羽。请利用F1设计最简便的杂交实验予以证明,写出实验思路、预期结果及结论。_____________
类型:实验题
难度系数:困难0.15
收藏
纠错
详情
研究人员采用某品种的黄色皮毛和黑色皮毛小鼠进行杂交实验。第一组:黄鼠×黑鼠→黄鼠2378:黑鼠2398;第二组:黄鼠×黄鼠→黄鼠2396:黑鼠1235。多次重复发现,第二组产生的子代个体数总比第一组少1/4左右。请分析回答问题:
(1)根据题意和第二组杂交实验分析可知:黄色皮毛对黑色皮毛为____________性,遵循___________定律。
(2)第二组产生的子代个体数总比第-组少1/4左右,最可能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该品种中黄色皮毛小鼠_________(填“能”或“不能”)稳定遗传。
类型:实验题
难度系数:困难0.15
收藏
纠错
详情
果蝇眼色中的红眼(R)对白眼(r)为显性,控制这对相对性状的基因只位于X染色体上,体毛中的刚毛(B)对截毛(b)为显性,控制这对相对性状的基因位于X和Y染色体上。请回答下列问题:
(1)若只考虑刚毛和截毛这对相对性状的遗传,则雄果蝇的基因型有__________种。
(2)现将两只刚毛果蝇杂交,子代雄果蝇中既有刚毛又有截毛,雌果蝇全为刚毛,则这两只亲本果蝇的基因型分别是___________________
(3)现有一只红眼刚毛雄果蝇,要通过一次杂交实验探究它的基因型,应选择__________雌果蝇与该果蝇杂交。若子代雌果蝇均为红眼刚毛,雄果蝇均为白眼刚毛,则该果蝇的基因型为___________。子代果蝇的性别可通过观察_____________(填“体毛”或“眼色”)来识别。
类型:实验题
难度系数:困难0.15
收藏
纠错
详情
果蝇的眼型和体色分别受两对等位基因A/a、B/b控制(若在性染色体,不考虑X与Y同源区)。让灰体正常眼雌果蝇群体与黄体正常眼雄果蝇群体随机交配,所得F1全为灰体。让F1雌雄果蝇随机交配得到F2,F2结果如下表:
F2
表现型
灰体正常
眼雌性
黄体正常
眼雌性
灰体正常
眼雄性
灰体棒
眼雄性
黄体正常
眼雄性
黄体棒眼雄性
数量
438
146
657
219
219
73
 
回答下列问题:
(1)基因A位于__________(填“常”或“X”)染色体上,基因A与基因B的本质区别是________
(2)F1雄果蝇的基因型为_____________;F2中雌性无棒眼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
(3)若让F2灰体正常眼雌性与灰体棒眼雄性相互杂交,子代表现型及比例为_____________________
(4)现取F2中的一灰体正常眼雌果绳,请设计实验探究其基因型(要求写出实验思路、实验结果):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类型:实验题
难度系数:困难0.15
收藏
纠错
详情
果蝇有刚毛和无刚毛(A/a) 、灰身和黑身( B/b)、红眼和白眼(R/r) 三对相对性状,已知基因A/a位于X染色体上、B/b位于3号常染色体上。用纯合有刚毛灰身红眼雌果蝇与纯合无刚毛黑身白眼雄果蝇杂交得到F1,F1表现为有刚毛灰身红眼。再让F1雌雄果蝇自由交配得到F2若干。请回答下列问题:
(1)控制果蝇有无刚毛、体色和眼色的基因的根本区别是______________。
(2)为确定控制果蝇眼色的基因是位于X染色体上还是位于非3号的常染色体上,某人对F2的表现型及比例进行分析:若F2中灰身红眼:灰身白眼:黑身红眼:黑身白眼在雌雄果蝇中的比例分别为____________, 则控制果蝇眼色的基因与控制有无刚毛的基因均位于X染色体上;若F2中灰身红眼:灰身白眼:黑身红眼:黑身白眼在雌雄果蝇中的比例分别为____________,则控制果蝇眼色的基因位于非3号的常染色体上。
(3)综合眼色和有无刚毛两对相对性状,若控制果蝇眼色的基因位于X染色体上,则果蝇种群中雌蝇的基因型有___种;若控制果蝇眼色的基因位于非3号的常染色体上,则果蝇种群中雌蝇的基因型有___种;若控制眼色的基因位于3号染色体上,则果蝇种群中雌蝇的基因型的基因型有____种。
类型:非选择题
难度系数:困难0.15
收藏
纠错
详情
将玉米的一个根尖细胞放在含3H标记的胸腺嘧啶脱氧核苷酸的培养基中完成一个细胞周期,然后将子代细胞转入不含放射性标记的培养基中继续培养。下列关于细胞内染色体的放射性标记分布情况的描述,正确的是 (    )
A.第二次分裂结束只有一半的细胞具有放射性
B.在第二次分裂的中期每条染色体的两条单体都被标记
C.第二次分裂结束具有放射性的细胞可能有3个
D.在第二次分裂的中期只有半数的染色体中一条单体被标记
类型:单选题
难度系数:困难0.15
收藏
纠错
详情
果蝇的细眼与粗眼由一对等位基因(A、a)控制,红眼与白眼由另一对等位基因(B、b)控制,两对基因均不位于Y染色体上。一只粗眼红眼雌果蝇与一只细眼白眼雄果蝇交配,F1出现一只无眼雌果蝇,其余F1雌雄果蝇均为细眼红眼,让F1细眼红眼雌雄果蝇随机交配得F2,F2的表现型及比例如下表。
果蝇
一细眼红眼
细眼白眼
粗眼红眼
粗眼白眼
雌蝇
3/8
0
1/8
0
雄蝇
3/16
3/16
1/16
1/16
 
请回答:
(1)基因B(b)位于___染色体上。F1雄蝇基因型为____。 
(2)为分析控制F1无眼性状的无眼基因的遗传特点,将该无眼雌果蝇与F1细眼红眼雄果蝇杂交,其子代性状分离比如下表。
子代
雌性∶雄性
细眼∶粗眼
红眼∶白眼
1/2有眼
1∶1
3∶1
3∶1
1/2无眼
1∶1
/
/
 
①从实验结果推测,果蝇无眼基因____(位于/不位于)A(a)和B(b)所在的染色体上,理由是_。 
②以子代____果蝇为亲本进行杂交,根据后代果蝇表现型及比例,可判断无眼性状的显隐性。 
③若无眼性状为隐性性状,则子代中有眼细眼红眼雌蝇与有眼粗眼白眼雄蝇交配的后代中有眼细眼白眼雄蝇占____
类型:实验题
难度系数:困难0.15
收藏
纠错
详情
果蝇的星状眼与正常眼为一对相对性状,由等位基因B、b控制,眼色红色与白色为另一对相对性状,由等位基因D、d控制。两对基因均不位于Y染色体上,且具有某种纯合基因型的合子不能发育。让眼形、眼色相同的多对果蝇(其中雌果蝇基因型相同,雄果蝇的基因型相同)相互交配,所得子一代类型及在子一代总数中的比例如下表所示。
 
星状眼红眼
星状眼白眼
正常眼红眼
正常眼白眼
雌蝇
4/12
0
2/12
0
雄蝇
2/12
2/12
1/12
1/12
 
请回答:
(1)亲代雌、雄果蝇的基因型分别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让子一代雌雄个体相互交配,子二代雌性个体的表现型及比例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若只考虑眼的形状,让F1雌雄个体自由交配得到F2(果蝇繁殖一代后亲本会死亡),F2继续自由交配得到F3,这样繁殖到Fn代时,请问B的基因频率是______________。由此可以发现,保存这个品种时,如果让子代个体自由交配,若干代后会造成B基因几乎遗失。因此,科学家想到了和星状眼基因位于同一条染色体的翻翅Cy基因(野生型cy),Cy是一个纯合致死基因。科学家们找到了翻翅星状眼个体,发现这种果蝇的雌雄个体自由交配的后代永远保持了翻翅星状眼的表现型,这是因为它们的配子永远只可能是__________________,不可能出现其他配子类型的原因是Cy基因所在的染色体发生了___________变异,导致在不影响其他染色体的情况下,该染色体上的基因数量和种类没有发生改变,染色体长度也没有发生变化,但是却无法进行交叉互换。
类型:综合题
难度系数:困难0.15
收藏
纠错
详情
科研人员通过诱变得到2种伊红眼果蝇的突变体甲乙,为了研究伊红眼与红眼、白眼性状的关系,将突变体甲、乙分别与野生型(红眼纯合体)果蝇进行杂交,结果如下表所示。请回答下列问题:
组别
亲本果蝇
F1果蝇的表现型
F2果蝇的表现型及数量
雌性
雄性
雌性
雄性
雌性
雄性

m

m


野生型


750
248
767
252


野生型

m
112
108
106
107
 
(注:“+”表示红眼,“m”表示伊红眼)
(1)根据表中杂交结果分析,甲突变体的伊红眼属于___________性状,且控制伊红眼的基因位于常染色体上,判断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乙突变体的突变位点位于_______(填“常”或“X”)染色体上,判断理由是_____
(3)科研人员进行“♀甲×♂乙”实验时发现F1果蝇全部表现为红眼。让F1中雌雄果蝇相互交配,发现在F2果蝇中红眼个体与伊红眼个体的数量比约为9∶7。则F2雌性果蝇中红眼个体所占比例为_______,F2雄果蝇中红眼个体所占比例为_______
(4)假设控制红眼、伊红眼、白眼的基因均位于X染色体上,且互为等位基因。请从组别Ⅱ的F2果蝇以及白眼雄果蝇、白眼雌果蝇中选择材料,设计一次杂交实验来确定伊红眼与白眼的显隐性关系。(要求:写出杂交组合和预期结果)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类型:实验题
难度系数:困难0.15
收藏
纠错
详情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