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山是下层未固结砂岩液化后在压力作用下喷出地表形成的,沙上覆沉积层压力降低和季节性地下水位上升是砂岩液化的主要原因。2019年秋季,我国北方某河道河床底部出现大量沙火山。调查发现,该河道春季时曾进行了河道清淤,沙火山喷发时火山口涌出的水流前期浑浊,后逐渐变清,沉积物粒度较细,以粉砂和泥沙为主。下图示意该沙火山。
暴雨引发的洪水携带泥沙进入湖泊后,沉积形成砂质纹层。某地湖泊中砂质纹层出现频次与厄尔尼诺事件频次正相关。推算的厄尔尼诺事件频次如下图所示。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A.该地可能位于印度尼西亚 | B.厄尔尼诺事件导致该地暴雨频发 |
C.距今3500年该地河流侵蚀作用强 | D.全球气温下降引发厄尔尼诺现象 |
A.我国东北地区夏季发生持续低温 |
B.我国受台风影响较正常年份更强 |
C.我国东部季风区遭遇冷冬 |
D.我国东部季风区北涝南旱 |
下图为2023年2月23日(农历初四)我国杭州某天文爱好者拍摄到的“金木合月”景观。完成下面小题。
A.傍晚东南 | B.清晨东北 | C.傍晚西南 | D.清晨西北 |
A.![]() | B.![]() | C.![]() | D.![]() |
风云三号E星是全球第一颗在晨昏轨道运行的太阳同步气象卫星,与在轨的风云三号C星、D星形成“晨昏、上午、下午”三星组网格局,可实现全球观测资料的100%覆盖。E星装载最先进的微光成像仪,可大幅提高弱光条件下的监测精度。图示意晨昏轨道、上午轨道和下午轨道。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A.两侧温度差异小 | B.对地观测时,当地的太阳高度角小 |
C.太阳能补充不足 | D.对地观测时,成像仪太阳光入射少 |
A.年变化幅度为23°26' | B.日变化幅度为180° |
C.年变化幅度为46°52' | D.日变化幅度为360° |
A.墨西哥圣地亚哥(23°N,110°W)此时地表温度最低 |
B.冰岛雷克雅未克(64°N,22°W)附近海域晨雾弥漫 |
C.夏威夷火奴鲁鲁(21°N,158°W)烈日当空 |
D.中国北极黄河站(79°N,12°E)极光绚烂 |
一款新型太阳能电池板在阿联酋迪拜投入使用,因其形如花瓣,昼开夜合并智能追光,被命名为“智能太阳花”。我国引进此款新型太阳能电池板,并率先在新疆乌鲁木齐安装调试完毕,正式并网发电。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A.沙尘 | B.积雪 | C.鸟粪 | D.露水 |
A.增大太阳高度 | B.增强太阳辐射强度 | C.延长日照时间 | D.保持与太阳光垂直 |
A.水平转动角度更小 | B.正午影子更短 | C.仰角变化幅度更小 | D.展开时间更短 |
图为成都某小区一楼房,阴影部分为该楼房的前阳台,户主王先生通过观察发现当天该阳台能够接受太阳照射的时长正好为10小时,且第二天该阳台太阳照射时长减少,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A.12:00 | B.13:00 | C.14:00 | D.15:00 |
A.11小时 | B.12小时 | C.13小时 | D.14小时 |
A.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 | B.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 |
C.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 | D.梅须逊雪三分白,雪却输梅一段香 |
家住某地(36.5°N,116°E)的小王,秋分日搬进新房后采光一直较好,站在书房2.7米高的落地窗前,远处公园美景尽收眼底。冬至日,小王发现早上的第一缕阳光刚照到落地窗。下图示意书房平面布局。完成下面小题。
A.上午保持不变,下午越来越长 |
B.上午保持不变,下午越来越短 |
C.上午越来越长,下午保持不变 |
D.上午越来越短,下午越来越短 |
A.北侧最先被阳光照射 | B.南侧最先被阳光照射 |
C.整个下午都能被照射 | D.整个书柜同时被照射 |
中国西北地区和蒙古国南部是全球沙尘暴频发的地带之一。该地区气候干旱,降水少,风大,是沙尘暴形成和传播的重要条件。近年来,该区域植被覆盖度整体改善,有利于沙化面积缩小,减少非输入性沙尘暴的发生。下图示意2023年4月9日—11日该区域沙尘天气。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A.春季 | B.夏季 | C.秋季 | D.冬季 |
A.热带气旋登陆 | B.暖锋北上 | C.副热带高压东移 | D.冷锋南下入侵 |
A.暖干化 | B.暖湿化 | C.冷干化 | D.冷湿化 |
牡蛎生长在气温适宜、清澈小河入海的河口海岸潮间带区域,牡蛎礁是由牡蛎不断附着在蛎壳上、长时期稳定堆积而成。下图示意渤海湾沿岸某地区牡蛎礁分布(左图)及某礁体局部剖面(右图),礁体Ⅰ-Ⅵ由老到新。
A.海岸线持续性向海洋推进 | B.海平面间歇下降 |
C.河流入海口泥沙含量稳定 | D.地壳持续性下沉 |
A.海底淤泥 海水搬运、沉积 | B.海底淤泥 风力搬运、沉积 |
C.河流泥沙 流水搬运、沉积 | D.河流泥沙 风力搬运、沉积 |
下图为某地正午太阳高度年变化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A.23°26′N | B.23°26′S | C.20°N | D.20°S |
A.![]() | B.![]() |
C.![]() | D.![]() |
A.南半球正午太阳高度都达到最大值 | B.南极圈及其以南地区出现极昼现象 |
C.该地太阳从东北升起、西北落下 | D.地球公转速度越来越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