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进去-教育应平等而普惠
排序:
限于篇幅仅展示1000道试题,请根据关键词精准搜索
生长素(IAA)、赤霉素(GA)和细胞分裂素(CTK)均能促进植物根的生长,为研究IAA、GA和CTK的组合使用对根生长的促进效应是否高于单独使用的效应,请根据以下提供的实始材料,提出实验思路,预测实验结果。材料与用具:长势相同的插枝若干,适宣浓度的IAA溶液,适宜浓度的GA溶液,适宜浓度的CTK溶液,烧杯若干。(要求与说明:不考虑实验过程水分蒸发对溶液浓度的影响;不考虑溶液体积对实验的影响;实验条件适宜)请回答下列间题:
(1)实验思路:(实验分组用表格形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若三种激素作用具有相互促进效应,请预测并用文字描述实验结果: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类型:实验题
难度系数:困难0.15
收藏
纠错
详情
(除标注外,除CO2浓度外,温度、光照强度等因素都能影响光合作用。某小组用伊乐藻进行光合作用实验:将一枝伊乐藻浸在水族箱中,以光下单位时间该枝条放出的气泡数(O2)作为光合速率。用太阳灯作光源,当太阳灯与水族箱的距离从75 cm缩短到45 cm时,虽然产生一定量气泡,但数量基本无变化,而光强增加了278%;只有从45 cm移到15 cm这一短距离时,光合速率才随距离的缩小而增加。
(1)解释实验结果:从75 cm缩短到45 cm时,光照强度增加,那么,最可能是由于_______较低限制了______(光、暗)反应的速率,进而影响了气泡的产生量。从45 cm移到15 cm,光合速率增加的主要非生物因素是_______________
(2)对于上述现象,小组成员分别提出了如下的假设:①距离大于45 cm时,光太弱导致植物不能进行光合作用;②伊乐藻在弱光下光合作用较强,强光则抑制光合作用;③伊乐藻利用室内的散射光进行光合作用。
A.你赞同上述的假设_____(填数字序号)。
B.现有绿色安全灯、白色纱布、伊乐藻、相同水族箱等若干材料用具,请完善实验方法步骤,初步验证你所支持的假设。
a.将状况相同的健康伊乐藻各1枝分别放入3个相同的水族箱,水族箱分别编号为甲、乙、丙。
b.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c.控制室内温度相同。
d.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支持你所赞同的假设的结果应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类型:实验题
难度系数:困难0.15
收藏
纠错
详情
某种昆虫的眼色由两对独立遗传的基因(A、a和B、b)控制,眼色色素产生必需有基因B.为研究其遗传机制,选择两只红眼雌、雄个体相互交配,产生的F1的表现型及数目如表,请回答:
 
红眼
粉红眼
白眼
雌性
295
98
0
雄性
146
51
201
 
(1)基因A(或a)位于______染色体上,亲本雄性个体的基因型为______,F1出现三种表现型是______的结果。
(2)F1中,白眼个体的基因型有______种,红眼雌性个体产生的配子有______种。
(3)从F1中选择粉红眼雌性个体和白眼雄性个体随机交配,F2中白眼个体占______。若从F1中选择粉红眼雌雄个体相互交配,理论上后代的表现型及比例为______
类型:非选择题
难度系数:困难0.15
收藏
纠错
详情
现有一种突变型细菌M,能够合成某种蛋白A,该蛋白会促进细菌对腺嘌呤等生长因子的吸收使其增殖速率高于普通细菌。已知物质X会促进细菌M的增殖。为了研究不同浓度物质X与细菌增殖、蛋白A合成及腺嘌呤吸收量的关系,请根据以下提供的实验材料写出实验思路,并预测实验结果。
实验材料:培养瓶、培养液(含生长因子)、细菌M稀释液、浓度分别为1mmol/L、10mmol/L、50mmol/L、100mmol/L的X溶液(用B液体配置)、B液体等
(要求与说明:实验仪器、试剂、用具及操作不做要求;实验条件适宜)
请回答:
(1)实验思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若物质X能促进细菌M对蛋白A的合成,且浓度越大,促进作用越强,请设计一个坐标系,并绘制预测的细胞数、蛋白A浓度与培养液腺嘌呤剩余浓度的变化曲线。________________
(3)测定细胞数时,可使用______在显微镜高倍镜下镜检计数。
类型:实验题
难度系数:困难0.15
收藏
纠错
详情
某雌雄异株的二倍体植物,性别决定方式为XY型,其花色有红、白两种,由常染色体上两对等位基因A、a与B、b控制,A控制形成红花,a控制形成白花,基因B可抑制基因A的作用。其叶型有宽叶、窄叶两种则受另一对等位越因D、d控制,其中雄株窄叶比例远高于雌株。现取雌雄两株植株进行杂交实验,其结果如下表所示,请回答以下相关问题:
亲本
F1
白花宽叶
白花窄叶
红花宽叶
红花窄叶
父本:红花窄叶
雄株
3/16
3/16
1/16
1/16
母本:白花宽叶
雌株
3/16
3/16
1/16
1/16
 
(1)该植株的上述三对基因___________(是/否)符合自由组合定律,宽叶相对于窄叶为___________性状,控制基因位于___________染色体上。
(2)基因A与基因a控制花色不同的根本原因是_______________,本实验亲本的基因型是___________。
(3)欲通过杂交后代反映F1中红花宽叶雄株所产生的配子种类与比例,请从F1中选择合适个体进行实验,用遗传图解表示整个过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若只考虑花色,取F1中的白花相互杂交得到F2,则F2中红花所占比例是___________,后代红花中纯合子占了___________,该杂交过程中___________(需要/不需要)去雄。
类型:实验题
难度系数:困难0.15
收藏
纠错
详情
果蝇的生物节律由独立遗传的两对基因(基因PER和per、T和t)控制,同时含有PER基因和T基因的果蝇才表现为有生物节律。PER基因控制P蛋白合成,T基因控制T蛋白合成,野生型果蝇(纯合子)同时具有P蛋白和T蛋白。将野生型雌果蝇测交,F1均有节律,F1自由交配,F2中雌性表现为有节律∶无节律=3∶1,雄性表现为有节律∶无节律=3∶5,其中雌雄均有能合成T蛋白和不能合成T蛋白的个体,而雌性是都能合成P蛋白的个体,雄性存在不能合成P蛋白的个体。请回答下列问题:
(1)果蝇具有易饲养、繁殖快、________(答出1个即可)等优点,因此果蝇常作为遗传学研究的实验材料。
(2)由上述实验可确定T和t基因位于________染色体上,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但是无法确定PER和per基因是只位于X染色体上还是位于X染色体和Y染色体的同源区段上,请用最简便的实验证明PER和per基因的位置。
①方法:选择野生型的雄果蝇与________________的雌果蝇进行杂交。
②预测结果及结论:
a.若________________,则PER和per基因只位于X染色体上。
b.若________________,则PER和per基因位于X染色体和Y染色体的同源区段上。
类型:实验题
难度系数:困难0.15
收藏
纠错
详情
已知旱金莲的花长受三对等位基因控制,这三对基因分别位于三对同源染色体上,作用相等且具有叠加性。最长花长为30mm的旱金莲与最短花长为12mm的旱金莲相互授粉,子代花长均为21mnn。花长为24mm的植株自交,后代出现性状分离,其中花长为24mm的个体所占比例是
A.1/16B.1/8C.5/16D.3/8
类型:单选题
难度系数:困难0.15
收藏
纠错
详情
某中学生物研究小组为证明人工选择对种群基因频率的影响,选用了纯种长翅果蝇和残翅果蝇进行实 验。已知果蝇的长翅(B)对残翅(b)为显性,基因位于常染色体上 。他们的实验过程如下:
a.选择一只纯种雄性长翅果蝇与一只雌性残翅果蝇进行杂交,获得子一代雌雄果蝇;
b.让子一代果蝇连续自由交配 5 代,同时在每一代中要除去残翅果蝇;
c.当子六代所有长翅果蝇自由交配后,统计子七代长翅果蝇和残翅果蝇在种群中的百分比; d.根据残翅果蝇的百分比计算出 B、b 基因在种群中的基因频率,得出结论。
请分析回答下面的问题。
(1)如果按照上述步骤进行,在子三代长翅果蝇中纯合子占________
(2)如果在每代中不除去残翅果蝇,在子三代长翅果蝇中纯合子占________
(3)请预期这种人工选择对种群基因频率的影响是___________________
(4)若在自然情况下,基因型为 bb 的受精卵有 1/3 不能存活,其它都正常。让 F1 雌雄果蝇连续自由交配,F3 中 B 基因的频率是_________
类型:实验题
难度系数:困难0.15
收藏
纠错
详情
棉铃虫是严重危害棉花的一种害虫。科研工作者发现了苏云金芽孢杆菌中的毒蛋白基因B和豇豆中的胰蛋白酶抑制剂基因D,均可导致棉铃虫死亡。现将B和D基因同时导入棉花的一条染色体上获得抗虫棉。棉花的短果枝由基因A控制,研究者获得了多个基因型为AaBD的短果枝抗虫棉植株,AaBD植株自交得到F1(不考虑减数分裂时的交叉互换)。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若F1表现型比例为9:3:3:1,则果枝基因和抗虫基因分别位于两对同源染色体上
B.若F1中短果枝抗虫:长果枝不抗虫=3:1,则B、D基因与A基因位于同一条染色体上
C.若F1中短果枝抗虫:短果枝不抗虫:长果枝抗虫=2:1:1,基因型为AaBD的短果枝抗虫棉植株产生配子的基因型为A和aBD
D.若F1中长果枝不抗虫植株比例为1/16,则基因型为AaBD的短果枝抗虫棉植株产生配子的基因型为AB、AD、aB、aD
类型:单选题
难度系数:困难0.15
收藏
纠错
详情
大豆是两性花植物,下表示大豆子叶颜色(BB表现深绿;Bb表现浅绿;bb呈黄色,幼苗阶段死亡)和花叶病抗性(由R、r基因控制)的遗传实验:
组合
母本
父本
F1的表现型及植株数

子叶深绿
不抗病
子叶浅绿
抗病
子叶深绿抗病220株;子叶浅绿抗病217株

子叶深绿
不抗病
子叶浅绿
抗病
子叶深绿抗病110株;子叶深绿不抗病109株
子叶浅绿抗病108株;子叶浅绿不抗病113株
⑴根据组合___可以判断大豆花叶病抗性的显性性状是_____
⑵组合二中母本的基因型是________,父本的基因型是_____________
⑶用表中F1的子叶浅绿抗病植株自交,F2成熟植株中的表现型有______________,其对应比例为_______
⑷某同学想要在最短的时间内选育出纯合的子叶深绿抗病大豆品种。设计育种方案如下:用组合一的____(父本/母本)植株自交,在子代中选出子叶深绿类型即为纯合的子叶深绿抗病大豆品种。此方法属于_____育种,所依据的遗传学原理________
类型:实验题
难度系数:困难0.15
收藏
纠错
详情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