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加热使蛋白质发生变性后,会导致其营养成分的破坏 |
B.补充某些特定的核酸,可增强基因的修复能力 |
C.地瓜、蔬菜茎部分含有的纤维素号称第七营养素,要适当食用 |
D.“吃鱼眼能明目,喝虎骨酒可以壮筋骨” |
性状 | 控制基因及其所在染色体 | 母本 | 父本 | F1 | F2 |
果肉颜色 | B/b,9号染色体 | 白色 | 橘红色 | 橘红色 | 橘红色:白色≈3:1 |
果皮覆纹 | E/e,4号染色体 F/f,2号染色体 | 无覆纹 | 无覆纹 | 有覆纹 | 有覆纹:无覆纹≈9:7 |
组别 | 1组 | 2组 | 3组 | 4组 |
唯一氮源 | 14NH4C1 | 15NH4C1 | 14NH4Cl | 14NH4Cl |
繁殖代数 | 多代 | 多代 | 一代 | 两代 |
培养产物 | A | B | B的子Ⅰ代 | B的子Ⅱ代 |
操作 | 提取DNA并离心 | |||
离心结果 |
A.不同长度的花柱是其适应不同环境条件的结果 |
B.马先蒿属的不同物种之间无法进行基因交流 |
C.马先蒿花部形态多样性有利于熊蜂遗传多样性的形成 |
D.熊峰和马先蒿的DNA序列存在差异,二者没有共同祖先 |
A.现代人和尼安德特人的线粒体DNA序列差异性逐渐增大,最后达到稳定 |
B.线粒体DNA序列比对为研究生物进化提供了最直接、最重要的证据 |
C.40万年前两种原始人的独立进化可能与地理隔离导致的基因不能交流有关 |
D.在漫长的进化过程中自然选择会改变种群的基因频率 |
A.基因A控制的翅型更能适应该实验环境 |
B.如果环境发生剧烈变化,基因A的频率也可能会降低 |
C.随着繁殖代数的增加,含基因a的个体会逐渐消失 |
D.F4与亲代间不存在生殖隔离,但已经发生了生物进化 |
A.地理隔离是新物种形成的必要条件 |
B.突变和基因重组都具有随机性 |
C.物种间的共同进化都是通过种间竞争实现的 |
D.生物进化的原材料是有利变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