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电磁波在任何介质中的传播速度都为![]() |
B.将手机放在真空塑料袋中,拨打该手机,手机不能接收信号 |
C.赫兹首先用实验证实了电磁波的存在 |
D.麦克斯韦认为,变化的电场一定产生变化的磁场,变化的磁场一定产生变化的电场 |
A.不再发生干涉 |
B.可看到黑白相间的条纹 |
C.中央条纹变为白色 |
D.中央条纹仍为红色 |
A.甲、乙两振子的振幅之比为1:2 |
B.甲、乙两振子的频率之比为1:2 |
C.前2s内甲振子的加速度先为正值后为负值 |
D.第2s末甲的速度达到最大,乙的加速度达到最大 |
A.甲图中,海面上的“海市蜃楼”现象是光的衍射现象引起的 |
B.乙图中,演示简谐运动的图象实验中,若匀速拉动纸条的速度较小,则由图象测得简谐运动的周期较短 |
C.丙图中,可利用薄膜干涉检查样品的平整度 |
D.丁图中,显示的是阻尼振动的固有频率f与振幅A的关系图线 |
A.这列波的波速为2m/s,频率为0.25Hz |
B.这列波向右传播 |
C.t=0.4s时b质点恰好回到平衡位置 |
D.t=3s时质点d向上运动 |
A.这列波的波长为4m |
B.波速可能为14m/s |
C.经过0.5s,质点沿x轴运动的距离可能为1m |
D.0~0.5s时间内,介质中的质点的路程都是10cm |
E.波源振动的频率可能是7.5Hz |
A.物体运动过程中,如果动量的大小不变,则动量变化量为零 |
B.物体的动量变化得越快,说明物体所受合外力越大 |
C.即使物体所受合外力不为零,物体的动量也可能不变 |
D.运动员接篮球时手臂有弯曲回收动作,其作用是减小篮球的动量变化量 |
A.波沿![]() |
B.![]() ![]() |
C.![]() ![]() |
D.在1s的时间内,波动图象上任意质点通过的路程都是10cm |
E.在![]()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