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字母B表示氧离子,配位数是8 |
B.若晶胞中M的坐标为(0,0,0),则P的坐标为(![]() ![]() ![]() |
C.A处于B围成的正八面体空隙中 |
D.晶胞中A与B的最短距离为![]() |
A.Ⅰ中溶液呈黄色可能是由Fe3+水解产物的颜色引起的 |
B.SCN-与Fe3+的配位能力强于F- |
C.为了能观察到溶液Ⅰ中[Fe(H2O)6]3+的颜色,可向该溶液中加入稀盐酸 |
D.向溶液Ⅲ中加入足量的KSCN固体,溶液可能再次变为红色 |
A.![]() ![]() |
B.乙二胺四乙酸分子中C和N原子的杂化方式均相同 |
C.![]() ![]() ![]() |
D.常温下,乙二胺四乙酸在水中溶解度较小与氢键有关 |
A.NH3中N为sp3杂化 |
B.N2H4的电子式为![]() |
C.NH4Cl中的化学键包括离子键和氢键 |
D.CO(NH2)2分子中只含6个σ键和2个π键 |
A.晶体中分子间作用力越大,分子越稳定 | B.原子晶体中共价键越强,熔点越高 |
C.冰融化时水分子中共价键发生断裂 | D.稀有气体形成的晶体属于原子晶体 |
A.Se的基态原子价电子排布式为![]() |
B.该化合物的晶体类型是离子晶体 |
C.该化合物的化学式为![]() |
D.距离K最近的![]() |
A.2句 | B.3句 | C.4句 | D.5句 |
A.x=2,y=1 |
B.该晶体属于离子晶体,M呈![]() |
C.M的离子不可能在立方体的体心位置 |
D.该晶胞中与每个Fe3+距离最近且相等的CN-有3个 |
A.该分子中N、O、F的第一电离能由大到小的顺序为F>N>O |
B.该分子中不可能所有原子处于同一平面 |
C.该分子中所有N原子都为sp3杂化 |
D.1 mol该分子中含σ键数目为15NA |
A.晶体中存在的相互作用有共价键、配位键和离子键 |
B.该晶体属于离子晶体,阴、阳离子的配位数不相等 |
C.阴离子的VSEPR模型与![]() ![]() |
D.晶体的摩尔质量是![]()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