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进去-教育应平等而普惠
排序:
限于篇幅仅展示1000道试题,请根据关键词精准搜索
王安石说“今人才乏少,且其学术不一,……朝廷欲有所为,异论纷然,莫肯承听,此盖朝廷不能一道德故也。故一道德,则修学校,欲修学校,则贡举法不可不变。……今以少壮时正当讲求天下正理,乃闭门学作诗赋,及其入官,世事皆所不习,此乃科法败坏人才。”由此可见他
A.主张儒佛合一
B.注重经义策论
C.抨击科举制度
D.抨击当朝统治
类型:选择题
难度系数:一般0.65
收藏
纠错
详情
1915年底,梁启超撰文说:“在现行国体之下,而思以言论鼓吹他种国体,则无论何时皆反对之。”这说明此时的梁启超(   
①反对民主共和制,主张君主立宪制
②思想与时俱进,政治上更趋进步
③成为新文化运动的旗手
④反对帝制,维护民主共和制
A.①③B.②③C.①②D.②④
类型:选择题
难度系数:一般0.65
收藏
纠错
详情
下图是中国古代不同时期的两幅地图。下列对其表述正确的有( )


①图一和图二所示地方行政制度的根本目的相同
②图一和图二所示地方行政制度实施的结果相同
③图一所示地方行政机构的主要职能是监察地方
④图二所示地方行政机构的长官由中央直接任免
A.①B.②③C.③④D.①④
类型:选择题
难度系数:一般0.65
收藏
纠错
详情
某材料显示:清前期,景德镇民窑接受欧洲人的定制,并经由荷兰人运往欧洲,器型种类包括西式餐具或人物饰像等。对于该材料的解读,正确的是
A.清朝闭关锁国,不可能出现材料中的现象
B.这可说明民间手工业取代了官营手工业的主导地位
C.这可说明鸦片战争后中国的自然经济开始解体
D.这些定制的瓷器应该多数从广州出口
类型:选择题
难度系数:一般0.65
收藏
纠错
详情
郑观应认为:“今中国虽与欧洲各国立约通商,开埠互市,然只见彼邦商船源源而来。今日开海上某埠头,明日开内地某口岸。一国争,诸国蚁附;一国至,诸国蜂从。滨海七省,浸成洋商世界;沿江五省,又任洋舶纵横。”结合甲午战争前的史实,对以上材料理解准确的是
①列强对华倾销工业品、掠夺原料
②片面最惠国待遇加剧列强侵华
③列强利用条约限制中国商品出口
④中国被卷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①②④
D.②③④
类型:选择题
难度系数:一般0.65
收藏
纠错
详情
美国《独立宣言》宣称:“任何政府的正当权利,均由人民同意而产生”;法国大革命初期,各地人民组织自治政府,政权落人国民议会手中。以上史实体现的政治主张是(       
A.主权在民B.分权制衡C.民主共和D.社会契约
类型:选择题
难度系数:一般0.65
收藏
纠错
详情
下图反映了罗马法发展演变的过程,对此解读正确的是(     
A.奴隶与贵族的斗争催生成文法
B.罗马人与外邦人的斗争催生公民法
C.公民法适用于罗马一切自由民
D.万民法在公元前3世纪中期初见端倪
类型:选择题
难度系数:一般0.65
收藏
纠错
详情
下表是中国近代某学堂制订的学员课程计划。据此判断这类学堂最早创立于
A.鸦片战争期间
B.洋务运动时期
C.辛亥革命时期
D.新文化运动时期
类型:选择题
难度系数:一般0.65
收藏
纠错
详情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二十世纪五十年代初期,由于美国当局迟迟不愿承认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采取政治上孤立、经济上封锁、军事上包围等种种卑劣手段,致使中美关系进一步恶化。这期间,美国大放反华言论,阻挠新中国在联合国合法席位的恢复,并悍然发动侵朝战争,强占中国台湾,肆意破坏中国主权独立和领土完整。中国人民被迫奋起还击,进行了保家卫国的抗美援朝战争。

材料二   二十世纪七十年代以来,随着中国国际地位的提高和政治影响的扩大,美国一些人士和广大人民要求政府改变对华政策的呼声愈来愈高。1972221日,美国前总统尼克松首次访华,经过多次会谈,228日中美双方在上海发表联合公报。从而为中美关系正常化美定了基础。19781116日,华国锋总理和卡特总统分别在北京和华盛顿同时发表中美关于建立外交关系的联合公报,宣布两国政府自197911日起建立外交关系。从此,中美两国关系开始了一个新阶段。

——以上材料均摘编自黄顺义《略论战后中美关系的历史演变》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指出二十世纪五十年代初美国的对华行径,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其出现的背景。
(2)根据材料一、二概括,与二十世纪五十年代相比,二十世纪七十年代的中美关系发生了怎样的变化?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出现这种变化的原因。
(3)综上,就国家利益与外交政策的关系谈谈你的认识。
类型:材料分析题
难度系数:一般0.65
收藏
纠错
详情
年画具有易为认知、易被接受、发行量大、可以大面积迅速传播的特性。下图是1954年的一幅年画《投票的日子》,两名社员正在催促参加选举的女代表,因为今天是投票的日子,社员们都穿着新衣服,非常喜庆。这幅年画反映的主题是(     
A.基层民主自治的盛况
B.民众生活水平的提高
C.米棉之战胜利的喜悦
D.根本政治制度的形成
类型:选择题
难度系数:一般0.65
收藏
纠错
详情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