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①时期、②时期 | B.②时期、③时期 |
C.③时期、④时期 | D.①时期、④时期 |
A.无氧呼吸产生的乳酸和酒精跨膜运输时都需要消耗ATP |
B.米根霉与酵母菌的本质区别是前者没有核膜 |
C.O~a阶段米根霉细胞不进行细胞呼吸 |
D.人体不能进行酒精发酵是因为缺乏相关酶 |
A.H+运出细胞时载体a发生了空间结构的改变 |
B.H+通过载体a、b进行跨膜运输的方式不同 |
C.加入蛋白质变性剂会降低H+和蔗糖分子的跨膜运输速率 |
D.抑制细胞呼吸会影响H+的跨膜运输速率,但不影响蔗糖分子的跨膜运输速率 |
A.需氧呼吸第一、二阶段过程中均有[H]的产生 |
B.“白肺”患者肺泡细胞线粒体内的葡萄糖消耗量增加 |
C.“白肺”患者肺泡细胞中O2消耗量与CO2释放量的比值等于1 |
D.患者吸氧后肌细胞中产生的[H]会与O2结合生成水并释放能量 |
1 | 2 | 3 | 4 | 5 | |
注入淀粉溶液 | 注入蔗糖溶液 | 注入某种酶溶液 | 注入本尼迪特试剂并热水浴加热 | 观察现象 | |
观察现象 | 2mL | — | 2mL | 2mL | A |
试管Ⅱ | — | 2mL | 2mL | 2mL | B |
A.该实验的自变量是酶的种类,无关变量是底物的用量、反应温度等 |
B.步骤3可以选用新鲜的淀粉酶或蔗糖酶 |
C.若步骤3选用新鲜的蔗糖酶,则现象A是产生红黄色沉淀,现象B是无红黄色沉淀 |
D.该实验还可选用碘-碘化钾溶液作为检测试剂 |
A.甲组被32P标记的物质可能为RNA |
B.乙组变形虫若不植入新核,则无法长期存活 |
C.乙组实验说明细胞核中被标记的物质可以进入细胞质 |
D.丙组实验说明细胞质中被标记的物质可以进入细胞核 |
A.酶的合成都经过转录翻译两个过程 | B.a酶的元素组成可能是C、H、O、N、P |
C.组成b酶的单体不可能是氨基酸 | D.该蛋白酶使a酶失活 |
A.三碳酸还原并转化为糖类 | B.洋葱表皮细胞吸收水 |
C.丙酮酸转化成乳酸 | D.光反应 |
A.溶酶体中水解酶能分解磷脂 |
B.清除衰老损伤的细胞和细胞器都是通过自噬作用完成的 |
C.f表示b和e正在融合,这种融合反映了生物膜在结构上具有一定流动性的特点 |
D.处于营养缺乏条件下的细胞,通过细胞自噬可以获得维持生存所需的物质和能量 |
A.2种 | B.4种 | C.5种 | D.8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