伤春①
陈与义
庙堂无策可平戎,坐使甘泉②照夕烽。
初怪上都闻战马,岂知穷海看飞龙!
孤臣霜发三千丈,每岁烟花一万重。
稍喜长沙向延阁③,疲兵敢犯犬羊锋。
【注】①1129年冬,金兵渡江,攻破临安,宋高宗从海上奔逃。1130年春,金兵又攻破明州,宋高宗奔逃到温州,当时诗人流落在湖南,该诗作于此时。②甘泉,宫名,秦始皇筑的行官,汉武帝时有所增筑。③向延阁,名子 ,当时做长沙太守。
A.诗歌的第二句,写边塞的烽火照亮了甘泉宫,以汉朝之事比况金兵逼近京都,用典贴切,形象化,与第一句形成因果关系。 |
B.三、四句中“初怪”与“岂知”互相呼应,句法灵活,“穷海看飞龙”是指皇帝逃到偏远的海上。 |
C.颈联化用诗句,对仗贴切、工整,紧扣题目“伤春”,写诗人白发如霜,对处处烟花燃放的景象都无心欣赏。 |
D.尾联落笔有力,写出了向子![]() |
A.A、B两物体一直做匀加速直线运动 |
B.当![]() |
C.![]() |
D.![]() |
A.步骤①中萃取时若没有充分振荡,则导致所测![]() |
B.步骤①中吸取上层清液时,不慎吸入碘固体,则测得的K偏大 |
C.步骤②中滴定前滴定管有气泡,滴定后气泡消失,则测得的K偏大 |
D.步骤③中滴定终点时俯视读数,则测得的K偏小 |
A.图中曲线①表示![]() |
B.25℃时,![]() |
C.a点溶液中,![]() |
D.b点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