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底谁在看谁?穿过岩壁上空洞的月亮,恰似一只正在回望你的眼睛”,这是美景“月眸”(下图)的诗意写照。北美西部内陆高原一砂岩(陆相沉积岩)拱门附近可观赏到该美景。三亿年前,这里曾是一片汪洋,后经长期地质作用,形成了一个个拱门。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A.时间、位置和天气 | B.位置、季节和时间 |
C.位置、季节和光线 | D.时间,光线和天气 |
A.海洋环境沉积→地壳抬升成陆→风化侵蚀→地壳差异抬升 |
B.地壳抬升成陆→陆地环境沉积→地壳差异抬升→风化侵蚀 |
C.陆地环境沉积→地壳抬升成陆→风化侵蚀→陆地环境沉积 |
D.地壳抬升成陆→海洋环境沉积→陆地环境沉积→风化侵蚀 |
江西省上饶市广丰盆地内黑滑石储量达10亿吨以上,居世界第一,被誉为“中国黑滑石之乡”。黑滑石矿区内交通等基础设施较为落后,多为泥土路。近年来,为实现黑滑石矿业的转型升级,当地政府积极改造围绕“卖原料”形成的低端产业生态圈。与此同时大力进行公路扬尘治理、千亩废弃矿地(坑)整治,并积极发展马家柚(特色水果)产业和旅游业,助力乡村振兴。下图为广丰盆地地理位置示意图。
材料一:下面的辽中南工业区和北部湾经济区分别是辽宁与广西两省(区)重要的经济区。
材料二:下表是广西壮族自治区和广东省国民经济与社会发展结构指标。
三次产业就业人员构成(%) | 平均工资 (元/年) | 城市化水平 (%) | |||
第一产业 | 第二产业 | 第三产业 | |||
广西 | 53.30 | 19.10 | 27.60 | 33032 | 41.80 |
广东 | 23.9 | 42.4 | 33.7 | 45060 | 66.50 |
材料三:下图是“利用观测杆影法粗略测量经纬度”示意图。某日,地处上述两大经济区之一的某中学高三学生研究性学习测量时记录显示,影端落在A点时北京时间为12:00分,影端落在B点时北京时间为13:28分,当杆影与OC线重合时,影长与杆长相等。
A.光照时长 | B.海洋比热容 | C.太阳高度 | D.地表反射率 |
我国新能源汽车补能方式主要有“充电”和“换电”两种。充电模式指使用充电桩为汽车提供能源,换电模式指在换电站直接更换整个电池。换电模式首先在出租车、公交车等公共用车领域展开,私家车领域推进较为困难。2021年10月28日,工信部启动了新能源汽车换电模式应用试点工作。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对比换电站与充电桩的差异,对换电站需求更迫切的地点是( )A.住宅区 | B.工业区 | C.高速公路服务区 | D.百货商场 |
A.安全要求高 | B.管理标准统一 | C.电池价格低 | D.续航里程较长 |
A.①②③ | B.①③④ | C.①②④ | D.②③④ |
微信已成为人们沟通交流和展示生活的重要手段,下图为淮安市(34°N,119°E)某中学老师的朋友圈截屏图(图中照片为该老师在车内面向正前方所拍,11:30为该老师发朋友圈时间)。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A.拍照片时正驾驶车辆朝东北方向行驶 | B.发朋友圈时发现自己的日影朝向正北 |
C.被朋友误以为下午6:30左右拍的照片 | D.回复朋友时太阳高度达一天中最大值 |
A.50天 | B.80天 | C.100天 | D.120天 |
在内蒙古牧区,一堆堆整齐堆放的牛粪是牧户驻扎地的一大特征。风干的牛粪不仅可以当作燃料,也可以作为蒙古包的防潮保温层,而且有着驱赶蚊虫的作用和一定的杀菌能力,牛粪燃烧的烟雾能有效杀死300多种微生物病菌。在牧区,牛粪是牧民必不可少的生活用品,牛粪储藏量是评判牧民家庭富裕程度的标准之一。下图为风干的牛粪景观图。
日益严重的土壤侵蚀对农业生产、水质、水文系统等构成威胁,近几年来,巢湖流域土壤侵蚀有加剧趋势。读2013年巢湖流域不同土地利用类型及其土壤侵蚀统计图,完成下面小题。
A.土壤侵蚀量:旱地>水田 | B.平均侵蚀能力:城镇及工矿用地>林地 |
C.土壤侵蚀量:未利用地>林地 | D.土壤侵蚀面积:水田>其他各类土地之和 |
A.旱地改水田 | B.退耕还湖 | C.林地改旱地 | D.旱地改城镇用地 |
材料一:2019年7月下旬以来(7月21日至11月13日)长江中下游地区降水偏少、气温偏高,鄂湘赣苏皖浙闽7省大部地区降水较常年同期偏少2~8成,江西中东部地区偏少8成以上;七省大部地区气温较常年同期普遍偏高1~2℃,湖北东部的部分地区偏高2~4℃;七省区域平均气温为24.2℃,较常年同期偏高1.4℃,为1961年以来同期最高,其中湖北、湖南、江西均为1961年以来同期最高,安徽为第三高,福建、江苏为第四高。
材料二:下图为2019年10月以来安徽省气象干旱监测图
材料三:下图为2019年7月下旬以来南方七省气象干旱面积逐日变化图
材料一 瘟疫的流行与气候和环境的变化有着密切的联系,分析瘟疫高发期与气候、灾害的关系,有助于人们科学地认识瘟疫。黄河中游地区是我国古代重要的农耕区,也是古代瘟疫的多发区。资料显示,从公元1世纪到1980年的近2000年间,黄河中游地区发生过上百次瘟疫。
材料二 图一、图二、图三分别为从公元1世纪到1980年的近2000年间黄河中游瘟疫发生频率统计、我国东部冬半年平均温度距平、陕西北部和关中地区早涝灾害频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