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进去-教育应平等而普惠
排序:
限于篇幅仅展示1000道试题,请根据关键词精准搜索
下表是不同时期中国学者对于“中国”的解释。
著作作者时期观点
《中国论》石介北宋“居天地之中者曰中国,居天地之偏者曰四夷”
《清朝文献通考》张廷玉清朝“中土居大地之中,瀛海四环”
《海国图志》魏源晚清中国之所以为中央之国,并非地理居中,而是由于“谓其天时适中”(地球的温带)
反映出(     
A.官方对世界局势认知逐渐清晰
B.中国中心观念开始确立并完善
C.士人阶层已抛弃华夷尊卑心理
D.晚清时传统的中国观发生变化
类型:选择题
难度系数:一般0.65
收藏
纠错
详情
马克思、恩格斯指出:资本主义大工业打破了中世纪自然经济的地区分割、闭关自守状态,形成了统一的世界市场;资本主义生产已不是一国范围的生产,资本家剥削的也不只是本国工人;各国资产阶级基于共同利益,在反对无产阶级方面是彼此一致和相互支持的。这一论断(     
A.丰富了无产阶级专政学说B.强调了各国支持法国巴黎公社的合理性
C.突出了阶级斗争的残酷性D.揭示了全世界无产者联合斗争的必要性
类型:选择题
难度系数:一般0.65
收藏
纠错
详情
鸦片战争后,先进的中国人努力寻找救国之路,出国留学逐渐形成热潮。20世纪初,有志青年大多选择学习社会政治学说和军事专业,而民国初年大多选择工程、农林、医学、物理、化学等专业。这一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A.人们对西方文化认识加深B.官员选拔制度的变化
C.第二次工业革命深刻影响D.建设新型国家的需要
类型:选择题
难度系数:一般0.65
收藏
纠错
详情
1964年勃列日涅夫上台后,施行“缓和”外交政策,成功组织了“欧洲安全与合作会议”,顺利解决了欧洲边界问题和柏林危机问题。美国受困于越南战争,也提出了“和平演变”的战略。这说明
A.和平与发展成为时代主流
B.“冷战”方式有了新内容
C.美苏由对峙走向合作
D.苏攻美守局面的形成
类型:选择题
难度系数:一般0.65
收藏
纠错
详情
魏晋南北朝出现了许多诫子文书,如曹操《诫子植》嵇康《家诫》诸葛亮的《诫子书》等,一般的庶族家庭也十分重视家庭教育。同时,高门大姓重视家谱的编修,有的士人为了仕途显达,不惜伪造家谱,另换祖宗。由此可以推知,魏晋南北朝时期(     
A.儒家思想社会地位明显提升B.士族政治威胁中央集权
C.世族文化对社会影响力较大D.血缘宗法观念受到推崇
类型:选择题
难度系数:一般0.65
收藏
纠错
详情
《中国史纲》一书中指出:“严格地说封建的社会的要素是这样:在一个王室的属下,有宝塔式的几级封君,虽然对于上级称臣,事实上是一个区域的世袭的统治者而兼地主”。材料中的“地主”(     
A.在地方享有很大的独立性B.以封建小农经济为基础
C.都依据宗法血缘关系建立D.强化了周天子的集权统治
类型:选择题
难度系数:一般0.65
收藏
纠错
详情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论语·宪问》:“一匡天下”
《墨子》:“一同天下”
《孟子》:(天下)“定于一”
《荀子》:“天下为一,诸侯为臣,通达之属莫不服从”

材料二   这一制度创始于商鞅变法之时,当时大约有十几个爵级。爵级上附丽着各种特权,如授予田宅、赎罪减刑等;还可享受多种与平民不同的礼遇,比如爵高一级,坟头就可以多种一棵树之类,依商鞅之法,即使出身贫贱,只要斩获一个敌方军官的首级,君主就赐爵一级;斩获两个,君主就赐爵两级,所以关东诸国称秦为“尚首功之国”,按照商鞅的规定,即令是宗室成员,如果没有军功,也要从宗室名籍中除名。

——据阎步克《波峰与波谷:秦汉魏晋南北朝的政治文明》


(1)根据材料一,指出表中思想家的共同主张,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这种主张形成的社会背景。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材料中该制度的名称并说明实行该制度的历史意义。
类型:材料分析题
难度系数:一般0.65
收藏
纠错
详情
据《中国人口史》记载,西汉建立时人口约1650万,而到汉武帝元光六年时(前129年)人口达到3600万,仅黄河中下游这一全国人口最稠密的地区在六十年之中就增长了2.5倍,出现了多年未有的繁荣富庶的景象。这一现象反映了(     
A.汉初休养生息成效显著B.统治者独尊儒术积极有为
C.打击豪强查明隐匿户口D.出现了“光武中兴”的局面
类型:选择题
难度系数:一般0.65
收藏
纠错
详情
如下表是先秦文献的记载,这可以用来说明(     
史料   出处
人无于水监,当于民监。《尚书·酒诰》
民之所欲,天必从之。《尚书·泰誓上》
天视自我民视,天听自我民听。《尚书·泰誓中》
A.政治行为具有民主色彩B.当政者利用神权强化王权
C.儒家仁政思想渐入人心D.民本思想有着久远的历史
类型:选择题
难度系数:一般0.65
收藏
纠错
详情
《汉书·何武传》载,何武作扬州刺史,二千石官吏有罪,“应时举奏,其余贤与不肖敬之如一,是以郡国各重其守相,州中清平”。汉代设置刺史(     
A.建立了系统完善的监察体系B.旨在加强中央对地方治理
C.实现了地方机构的分权制衡D.有利于提升地方行政效率
类型:选择题
难度系数:一般0.65
收藏
纠错
详情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