飞机于地方时5:30日出时刻从甲地出发,匀速飞行,降落到乙地时正值日落,两地经度差为30°(下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A.比甲地昼长长 | B.比乙地昼长短 | C.为两地昼长平均值 | D.约为12小时 |
A.日出东北,日落西南 | B.日出东南,日落西北 |
C.日出东南,日落西南 | D.日出东北,日落西北 |
A.赤道上空,A点以东 | B.赤道上空,A点以西 | C.北半球 | D.南半球 |
下图为部分气压带、风带位置示意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A.①北半球西南风 | B.②北半球东南风 | C.③南半球西北风 | D.④南半球西南风 |
A.甲地盛行下沉气流 | B.乙地全年高温多雨 |
C.丙地为地中海气候 | D.甲丙所示季节相同 |
2022年7月9日,天气晴朗,重庆市松树桥中学高2023届于北京时间7:10举行高三启动仪式。下表信息为7月7日到7月9日重庆市主城区日出、日落以及白昼时长等数据,下图为高三启动现场图,其中树冠和主席台顶部高度大约为12米,最后一排同学平均身高1.8米,且他们离主席台顶部前沿的水平距离大约23米。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日期 | 日出 | 日落 | 昼长 | 太阳直射点 |
2022年7月7日 | 5:59:51 | 19:57:36 | 13h57m45s | 22°39′ |
2022年7月8日 | 6:00:19 | 19:57:27 | 13h57m08s | 22°33′ |
2022年7月9日 | 6:00:47 | 19:57:16 | 13h56m29s | 22°26′ |
A.洛杉矶(34°05'N,118°22'W)受高压控制,繁星点点 |
B.北印度洋洋流呈顺时针方向流动 |
C.北半球正午太阳高度逐渐变小 |
D.与北京为同一日期的地区占全球面积的比例大于1/2 |
A.7:44 | B.7:52 | C.8:00 | D.8:08 |
亚速海是世界上最浅的海,平均深度只有8米,海水盐度低,沿岸常年有海流,海底地形平坦,冬季大幅封冻。冬季盛行偏北风,西北部海区常有惊涛巨浪,景象十分壮观。刻赤海峡是连接亚速海和黑海的通道,二战时建有铁路大桥,后因自然原因损毁,2018年俄罗斯新建的刻赤海峡公路两用大桥通车。西部有狭长的沙嘴与锡瓦什湾相隔,锅瓦什湾大部分水体深度在0.5米到1米之间,海底有厚达5m的淤泥。由于生物的作用,常散发出腐败的气味,夏季尤臭。下图为亚速海及周边区域略图。
A.变小 全球变暖导致冰雪融水增多,补给水源增多 |
B.变小 经济发展排放的废水增多,稀释了海水 |
C.变大 全球气候变暖,蒸发加剧,盐度增加 |
D.变大 生产活动中大量引水,海平面下降,黑海海水倒灌 |
A.因发生地震灾害而损毁 | B.由火山喷发的熔岩摧毁 |
C.海水挟浮冰撞毁桥墩 | D.因泥沙淤泥积航道而废弃 |
A.夏季亚速海的洋流较弱 | B.夏季蒸发大,降水少,湾内水位浅 |
C.夏季气温高,微生物生长活跃 | D.沙嘴阻挡了内外海水的交换 |
读“气压带、风带移动规律模式示意图”。完成下面小题。
A.地球公转 |
B.海陆热力性质差异 |
C.地球自转 |
D.地转偏向力 |
A.0°~10°盛行下沉气流 |
B.10°~20°盛行东南风 |
C.20°~30°盛行西北风 |
D.30°~40°盛行下沉气流 |
A.太阳直射点向南移 | B.气压带、风带向北移 |
C.来宾昼长逐渐变短 | D.气压带、风带向南移 |
A.地中海气候 | B.夏季降水量多于冬季 |
C.温带海洋性气候 | D.降水量终年均匀 |
材料一:下垫面与近地层空气的热量交换以湍流显热和水分潜热两种形式为主。湍流显热交换是指地—气之间通过对流(包括乱流)作用进行热量交换,会引起空气温度变化;水分潜热交换是指水汽蒸发(蒸腾)、凝结时所引起的地—气之间的热量交换,不会直接引起空气温度变化。
材料二:每年的4—5月份,白天9时至午后14时之间,在晴朗和风速不大的条件下,观察呼伦贝尔草原开垦地目标物时,往往出现强烈的颤动现象,近地层犹如受着火炉的烘烤一样,热气腾腾,当地群众把开垦地上这种光学现象称为“地气上升”。“地气上升”能把开垦地土壤中的细小颗粒物带出并形成扬尘,有的扬尘可发展到数十米以上,使大气浑浊度升高。扬尘到达草地上后,就很快衰减和消失。图1表示白天开垄地和草地地面反射率平均变化,图2表示白天开垦地和草地地面温度的平均变化。
下图示意不同纬度四地白昼长度变化。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A.66°34′N、66°N、40°N、40°S | B.66°34′S、66°S、40°S、40°N |
C.66°34′N、66°N、0°、40°S | D.66°34′S、66°S、0°、40°N |
A.a月内①~④各地的夜长均长于昼长 |
B.b月内①~④各地的昼长均长于夜长 |
C.③地较②地昼夜长短的年变幅大 |
D.③地和④地之间的某一纬度上昼夜长短变化为零 |
A.0<Pa/Pb<1 | B.Pa/Pb=0 | C.Pa/Pb=1 | D.Pa/Pb>1 |
在黄土高原,切沟向塬面溯源侵蚀会导致宝贵的塬面缩小、破碎。某黄土塬面是黄土高原面积最大的黄土塬,塬面平坦,其边缘发生较为严重的沟头(沟道的源头,接近塬面和坡面的转折部位)溯源侵蚀。该地沟头溯源侵蚀主要包括流水冲刷型、陷穴诱发型、裂缝诱发型三类。流水冲刷型与一般河流的溯源侵蚀原理相似。陷穴诱发型是降雨入渗发育的陷穴,经过多年浸泡、扩大并贯通,从而导致土体坍塌的类型。裂缝诱发型与裂缝的走向和深度相关。下图示意陷穴诱发型和裂缝诱发型溯源侵蚀的对比。
台地是沿河谷两岸或海岸带隆起的呈带状分布的阶梯状地貌。海南岛的台地主要分布在山区与海岸带的过渡区域,是热带地区一种重要的地貌类型,占全岛总面积的40%左右,该岛北部多中低产田。下图为海南省热带台地生态化土地整治分区图。
A.坡度陡峻 | B.有机质丰富 | C.土壤易分解 | D.水热组合差 |
A.建成果蔬生态农业区 | B.打造南繁育种示范区 |
C.改良中低产田 | D.发展节水农业 |
近40年卫星资料显示,随全球气候变暖,全球大气中云量无明显变化,但中纬度云量增加,并移向两极。图示意云的辐射效应(箭头粗细表示热量的多少)。据此完成问题。
A.云成分改变 | B.云面积增大 | C.云高度升高 | D.云厚度减小 |
A.低纬信风减弱 | B.赤道低压减弱 | C.副极地低压减弱 | D.中纬西风增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