材料一:通渭县位于甘肃中部,地处黄土高原丘陵沟壑区,海拔1410~2521米,年降水量约380mm。拥有草畜、玉米、马铃薯、中药材、小杂粮、果蔬等特色优势产业。
材料二:近年来,通渭县按“小并大、短变长、陡变平、弯变直和互联互通”的要求,通过改造田、土、水、路、林、电等措施推进高标准农田建设,改善农业生产条件,为农产品供给提供坚实的基础。
材料三:下图为“通渭县高标准农田建设现场作业照片”。
材料一:新疆各区域资源环境承载力存在巨大差异,其中准噶尔盆地南部资源环境承载力最大,塔里木盆地南部资源环境承载力最小。
材料二:天山北坡经济带位于以乌鲁木齐、石河子和克拉玛依市为轴心的新疆准噶尔盆地南缘天山北坡中段。天山北坡经济带自然条件优越,交通比较方便,北疆铁路和高速公路横贯其间,是吸引海内外资金、技术和人才的理想之地。
材料三:克拉玛依市地处准噶尔盆地西部,1957年建市以来人口大量迁入,现今克拉玛依人口约为49万人(2020年),人均GDP约18.09万元(2020年),不输一线城市,目前已发展为世界石油石化产业的聚集区。
材料四:图1为新疆矿产资源分布图,图2为南疆人口分布图
俄罗斯的农业主要分部在北纬60°以南地区。东欧平原的中部主要种植小麦、黑麦、亚麻、甜菜、向日葵和饲养奶牛;西西伯利亚平原仅南部种植小麦、向日葵和饲养牛、羊。下图为俄罗斯农业分布示意图。完成下面小题。
A.喜湿热 | B.喜温凉 | C.耐干旱 | D.喜阴凉 |
A.草场面积的大小 | B.农业技术的高低 | C.平均海拔的高低 | D.距离市场的远近 |
A.气温 | B.降水 | C.土壤 | D.水源 |
2022年中国人口出现近61年来的首次负增长。下图为中国总人口及自然增长率变化图。完成下面小题。
A.人口总量持续增加 | B.2022年人口性别比最合理 |
C.出生率在持续下降 | D.2012年净增加人口数最多 |
A.环境承载力下降 | B.年龄结构优化 | C.养老的负担加重 | D.就业岗位增多 |
台湾岛是我国人口密度较大的岛屿。下图为台湾岛人口密度分布图。据此完成下列小题。
A..①② | B.③④ | C.①③ | D.②④ |
A.政策、文化因素 | B.社会、经济因素 | C.科技、人才因素 | D.矿产、淡水因素 |
乡村聚落格局的变化是乡村发展转型进程的综合表现形式之一。近20年以来,通过自然、经济、社会等多重因素驱动,江西婺源篁岭村已由从传统的乡村聚落演变成为典型的乡村旅游聚落,并成为乡村旅游的标杆和典范,享有“梯云村落、晒秋人家”的美誉。下图示意1999-2021年篁岭乡村旅游聚落空间结构模式时空演变。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A.单一居住型用地比例大幅上升 | B.生活与旅游空间区域趋于重叠 |
C.聚落功能区逐步出现分化 | D.聚落中心地等级逐步提升 |
A.①-Ⅰ,②-Ⅱ,③-Ⅲ,④-Ⅳ | B.①-Ⅰ,②-Ⅳ,③-Ⅲ,④-II |
C.①-II,②-Ⅰ,③-Ⅳ,④-Ⅲ | D.①-Ⅳ,②-Ⅰ,③-Ⅲ,④-II |
加纳地处非洲几内亚湾北岸,独立后由原来的传统农业国发展成为非洲城镇化发展较快的国家。加纳在城镇化快速发展过程中,出现了很多城镇化问题。下图为“1950-2020年加纳城镇化发展情况统计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A.农业不断衰退 | B.高新技术工业发展 |
C.服务业发展快 | D.交通条件不断完善 |
A.城镇道路数量减少 | B.城区垃圾污染多 |
C.城镇生态破坏严重 | D.城镇就业压力大 |
2022年1月2日,中新网记者从国家统计局获悉,2021年新疆棉花总产量为512.9万吨,占全国棉花产量近九成,六项棉花质量指标稳居全国第一。棉花耕种收综合机械化水平超98%,机采率超94%,机械化水平居全国前列。下图为新疆棉花产区分布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A.气候 | B.地形 | C.土壤 | D.水源 |
A.靠近河流,水源充足 | B.位于山麓,土壤有机质含量高 |
C.光照充足,日温差大 | D.技术发达,品种优良 |
A.提高棉花产量 | B.提升棉花质量 | C.降低生产成本 | D.扩大种植规模 |
人口性别比通常以100个女性对应的男性人口数值来表示,正常范围为102-107。下图示意四川省攀技花市1964-2020年总人口性别比的变化,而四川省在2016-2019年有3年的总人口性别比都低于100,成为我国人口性别比最低的省区。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A.计划生育政策 | B.产业布局变化 | C.重男轻女思想 | D.适婚女性外嫁 |
A.产业结构日趋优化 | B.未婚青年人数增加 |
C.婚姻制度不断变革 | D.男女比例逐渐均衡 |
A.限制人口外迁 | B.鼓励晚婚晚育 | C.调整产业结构 | D.放宽落户政策 |
年份 | 降水量(%) | 蒸发量(%) | 地表径流(%) | 地下径流(%) |
1960 | 100 | 40 | 12 | 48 |
2012 | 100 | 27 | 41 | 3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