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进去-教育应平等而普惠
排序:
限于篇幅仅展示1000道试题,请根据关键词精准搜索
在氨硼烷(BH3-NH3)及催化剂作用下将X转化成Y的反应过程如下。

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的反应类型为取代反应
B.分子中所含电子数为
C.等物质的量的X与Y,Y比X多个σ键
D.X、Y、中C、B、N原子均为杂化
类型:单选题
难度系数:一般0.65
收藏
纠错
详情
“宏观辨识与微观探析”是高中化学核心素养的重要组成部分。下列解释相应实验现象的离子方程式错误的是
A.向少量沉淀中加入的浓氨水,白色沉淀溶解:
B.将Mg条投入冷的极稀硝酸溶液中,生成无色、无臭的可燃性气体:
C.往酸性溶液中加入难溶于水的固体,溶液出现紫红色:
D.往AgCl沉淀中加入KI溶液,沉淀由白色变为黄色:
类型:单选题
难度系数:一般0.65
收藏
纠错
详情
我国科研工作者基于生物质平台分子糠醛开发出的一种“生物质电池”,在充、放电时分别得到高附加值的醇和羧酸盐,其工作原理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充电时,a接电源正极
B.充电时,由a极区移向b极区
C.放电时,消耗,外电路转移1mol电子
D.放电时,负极反应式为:
类型:单选题
难度系数:一般0.65
收藏
纠错
详情
原子序数依次增大的三种前四周期元素X、Y、Z组成的某天然矿石的晶体结构如图所示。其中Y元素的一种氧化物具有磁性,Z元素的价电子数为1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Y、Z均位于元素周期表的d区B.第三电离能
C.电负性:D.键角:
类型:单选题
难度系数:一般0.65
收藏
纠错
详情
中药茜草除药用外,还是重要的天然染料。其根茎含多种羟基蒽醌类化合物,结构如下。
茜草素
羟基茜草素
伪羟基茜草素
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茜草素的分子式为
B.茜草素与羟基茜草素互为同系物
C.羟基茜草素可发生取代、加成、氧化反应
D.伪羟基茜草素中所有原子一定共平面
类型:单选题
难度系数:一般0.65
收藏
纠错
详情
铜镍硫化矿(主要成分NiS、CuS)有多种浸出方法:加压氨浸法、加压酸浸法、生物浸出法等。其中生物浸出法的原理如图所示。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基态原子未成对电子数:
B.在间接作用过程中起催化作用
C.相比上述其他两种方法,生物浸出法具有操作简便、环境污染小等优点
D.浸出等质量的铜镍硫化矿,直接作用与间接作用所消耗的的量不相等
类型:单选题
难度系数:一般0.65
收藏
纠错
详情
磷酸可以通过脱水缩合生成链状多磷酸,其中焦磷酸和三聚磷酸的结构如图所示。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磷酸分子的结构为B.焦磷酸中P元素化合价为+5价
C.三聚磷酸钠的化学式为D.链状多磷酸的通式为
类型:单选题
难度系数:一般0.65
收藏
纠错
详情
某化学实验小组设计了铝与相同浓度的不同铜盐溶液反应的实验方案,具体实验操作与现象如下。
实验序号实验操作实验现象
将铝片插入溶液中长时间未观察到红色物质析出
将铝片插入溶液中15min后,铝片表面析出少量的红色物质,溶液颜色变化不明显
Ⅰ.将铝片插入溶液中反应迅速、剧烈,溶液呈酱油色样(含CuCl)
Ⅱ.将酱油色样溶液倒入大量水中产生白色沉淀(主要成分为CuCl)
Ⅲ.取步骤Ⅱ反应后的上层清液,再插入铝片产生大量无色气体,反应结束后生成大量红色海绵绒状物质,溶液变成无色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可在实验①中加入NaCl固体,使铝片溶解
B.实验③的步骤Ⅰ中,溶液呈酱油色样的原因:
C.实验③的步骤Ⅲ中,无色气体为H2,Cl-在实验Ⅲ中起催化与破坏保护膜的作用
D.相同条件下,Cu与等浓度的溶液、溶液、溶液均不反应
类型:单选题
难度系数:一般0.65
收藏
纠错
详情
亚硝基过硫酸钾是芳香族有机化合物的重要氧化剂。实验室制备亚硝基过硫酸钾的相关资料如下:
Ⅰ.反应原理(反应温度:):


已知:亚硝基过硫酸钾(M=536g/mol):橙黄色晶体,易溶于水,水溶液呈紫色,在酸性溶液中迅速分解,碱性溶液中分解较慢,在空气中不稳定,易分解放出
Ⅱ.实验步骤:
步骤ⅰ在100mL烧杯中加入和6g碎冰,置于冰浴中,在磁力搅拌下缓慢加入溶液,再加入15滴乙酸,反应15分钟;
步骤ⅱ滴加氨水使溶液显碱性(pH>10),再缓慢滴加溶液,滴加完毕后,反应1小时;
步骤ⅲ过滤,将得到的紫红色滤液置于冰浴内的烧杯中,缓慢加入饱和KCl溶液,搅拌至析出橙黄色晶体;
步骤ⅳ过滤得到晶体,依次用2mL洗涤液a、2mL无水乙醇洗涤,抽干,得到产品,称重,质量为3.96g。
回答下列问题:
(1)配制:溶液需要使用到下列仪器中的___________(填名称)。

(2)步骤ⅰ加入乙酸的作用是___________
(3)步骤ⅱ中,能否先加入溶液,再加入浓氨水?___________(填“能”或“不能”),理由是___________
(4)步骤ⅲ中,加入饱和KCl溶液析出橙黄色晶体的原因是___________
(5)步骤ⅳ中,洗涤液a可选择___________(填序号)。
A.KOH溶液B.溶液C.NaOH溶液D.冷水

(6)本实验的产率为___________%(保留1位小数)。
类型:解答题
难度系数:一般0.65
收藏
纠错
详情
炔酰胺(I)是一种新型扁桃酰胺类杀菌剂,可抑制菌丝生长和孢子的形成。其合成路线如下:

已知:
回答下列问题:
(1)H的化学名称为___________,Ⅰ中含氧官能团的名称为___________
(2)A→B的反应类型为___________,B→C过程中有___________个碳原子杂化方式发生变化。
(3)D的结构简式为___________
(4)E→F在条件(1)下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
(5)同时符合下列条件的D的同分异构体有___________种。
ⅰ)苯环上有3个取代基       
ⅱ)能发生银镜反应       
ⅲ)溶液发生显色反应
类型:解答题
难度系数:一般0.65
收藏
纠错
详情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