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进去-教育应平等而普惠
排序:
限于篇幅仅展示1000道试题,请根据关键词精准搜索

俄罗斯人口分布很不均衡,圣彼得堡图瓦线是俄罗斯的人口分界线。下表为俄罗斯2002年到2017年人口变化。完成下面小题。

区域/人口2002年2017年
数量(万人)密度(人/km²)数量(万人)密度(人/km²)
俄罗斯14518.28.514688.08.6
联邦区中央3799.158.43931.160.5
西北1398.68.31395.28.3
南部2291.438.91644.236.7
北高加索----982.457.6
伏尔加3115.830.02954.328.5
乌拉尔1238.26.91235.66.8
西伯利亚2006.43.91928.83.7
远东668.71.1616.51.0
1.俄罗斯“圣彼得堡—图瓦线”     
A.呈东北一西南走向B.西侧区位条件优越C.与亚欧分界线重合D.东侧区际联系便捷
2.从2002年到2017年,俄罗斯人口的变化特点是(     
A.人口分布趋向均衡B.人口数量为负增长C.人口重心向西移动D.人口向边疆区迁移
3.为改变俄罗斯远东地区农业人口减少的现状,该地需要(     
A.倡导土地流转,实现粮食生产集约化B.加强农业机械化,提高农业生产效率
C.增加粮食进口量,稳定粮食供应市场D.加强农业技术指导,实现农业多种经营
类型:选择题
难度系数:一般0.65
收藏
纠错
详情

新型城镇化背景之下,“胡焕庸线”两侧人口密度呈现新态势。表示意多因子对“胡焕庸线”两侧城市人口密度变化的影响力指数。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因子

区域
城市规模城市群类型行政等级
东南半壁0.2830.0370.046
西北半壁0.4870.0460.516

1.行政等级对东南半壁人口密度变化影响较小,是因为东南半壁与西北半壁相比(     
A.省会辐射能力较弱B.省会人口已经饱和
C.大型城市数量更多D.城市群类型更多元
2.推测下列城市中城市人口密度增幅相对较大的城市是(     
①西南半壁——西宁、兰州②东南半壁——杭州、南京
③西南半壁——喀什、拉萨④东南半壁——成都、西安
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
类型:选择题
难度系数:一般0.65
收藏
纠错
详情

根据主城区内的主要环城道路(环城路、二环路、三环路),可将昆明市主城区由内到外划分为核心区域、二环区域、三环区域、新城区域。读昆明主城区高收入人口居住空间结构图,完成下面小题。

1.昆明主城区高收入人口居住空间结构特征呈现(     
A.东北—西南向的集聚轴带B.东北一西南向的点式分布
C.西北—东南向的集聚轴带D.西北—东南向的点式分布
2.昆明高收入人口选择临近滇池、世博园的新城区域居住主要考虑(     
A.公共交通B.城市规划C.景观特色D.基础教育
3.昆明主城区的高收入人口更倾向于选择邻近中心区的新城居住,是因为该区域(     
A.文化氛围活跃B.住房价格较低C.购物非常方便D.人口密度适宜
类型:选择题
难度系数:一般0.65
收藏
纠错
详情

人口数量和人口分布影响国家的综合国力。俄罗斯广袤的国土与其人口数量和人口分布存在失衡现象。苏联解体后,俄罗斯人口数量经历了先减后增的过程,2002年为14518.2万人,2017年为14688.1万人。下图示意俄罗斯各联邦2002和2017年的人口数量(单位:万人)变化。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2002—2017年,俄罗斯人口重心的移动方向是(     
A.向西B.向南C.向北D.向东
2.推测伏尔加河沿岸联邦区人口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A.人口出生数量下降B.中央联邦区虹吸作用强
C.自然环境快速恶化D.乌拉尔联邦区就业率高
3.俄罗斯人口分布格局会导致(     
①东部城市发展减缓②人力资源不足③社会公共服务不均④人口老龄化严重
A.①②B.③④C.①③D.②④
类型:选择题
难度系数:一般0.65
收藏
纠错
详情

人户分离人口是指现住地与户籍地不一致,且离开户口登记地半年以上的人口。下图为我国广东、江西、西藏、黑龙江四省区2020年人口流动统计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造成我国人户分离现象的根本原因是(     
A.交通条件的改善B.区域经济的差异C.乡村振兴的实施D.人口跨区域流动
2.图中甲代表的省区是(     
A.广东B.西藏C.江西D.黑龙江
类型:选择题
难度系数:一般0.65
收藏
纠错
详情

人口迁移成为各地区人口规模和结构变动的重要驱动力,正在重塑中国人口空间格局和区域经济发展格局。下表示意六普、七普省际人口迁移前五位迁移路线及规模(单位:人)。完成下面小题。

六普七普
湖南至广东(2929810湖南至广东(1631770
广西至广东(2345420广西至广东(1569220
湖北至广东(1570210安徽至江苏(985520
安徽至江苏(1545550安徽至浙江(944810
四川至广东(1532750河南至浙江(849630
1.我国六普、七普期间的人口迁移主要是为了寻求(     
A.更好的教育资源B.更多的休闲时间
C.更高的经济收入D.更优的生态环境
2.前五位迁移路线反应了人口迁移具有(     
A.层次性B.邻近性C.整体性D.均衡性
3.结合省际人口迁移规模,推测六普至七普我国(     
A.产业向中西部转移B.人口向中西部转移
C.经济发展水平下降D.人口迁移规模下降
类型:选择题
难度系数:一般0.65
收藏
纠错
详情

改革开放后,我国省际发展水平逐渐拉开差距,加上户籍制度改革对人口流动限制的放开大量劳动力跨省流动去寻求更好的工作机会和更高的工资收入。而近年来,我国跨省流动的人口数量和流向类型均有所变化。表示意2017年人口省际回流的流向与分布。完成下面小题,

地区流向类型省际回流/%跨省未回流/%
户籍地所在地区东部地区14.3619.45
中部地区49.1648.43
西部地区36.4832.12

1.现阶段,我国流动人口(     
①主要从中西部向东部流动②省际回流占据主导地位③单向外流至东部地区④主要来源地呈外流—回流双向流动模式
A.①②B.③④C.①④D.②③
2.与我国东南沿海地区相比,我国省际回流劳动力主要回流的户籍地大多(     
A.生态环境恶劣B.经济水平较低
C.旅游产业发达D.基础设施完善
3.近年来,中西部地区对跨省回流人口吸引力变大,其主要影响因素是(     
A.政策因素B.交通条件C.生活成本D.科教条件
类型:选择题
难度系数:一般0.65
收藏
纠错
详情

人口收缩(或增长)是指一个区域的总人口劳动力或者家庭数量出现下降(或上升)的现象图为不同时段贵州省县域人口收缩(或增长)空间分布。完成下面小题。

1.与2008-2013年相比,2013-2017年贵州省(     
A.出省务工人口增多B.省内流动人口减少
C.出省人口回流增多D.省外人口大量迁入
2.2013-2017年贵州省人口流动变化主要是由于(     
A.政策调控B.产业发展C.交通改善D.环境优化
类型:选择题
难度系数:一般0.65
收藏
纠错
详情

近年来,黑龙江省人口外流严重,经济发展受阻。2024年元旦前夕社交媒体上出现了众多关于哈尔滨宠爱南方小金豆”“马铃薯公主的热门内容,哈尔滨旅游火出图,元旦假期旅游总收入达同期历史峰值。完成下面小题。

1.影响近年来黑龙江省人口外流的主要因素是(     
A.自然生态环境B.经济C.政治D.社会文化
2.2024年元旦假期哈尔滨旅游火出圈的原因有(     
①地理位置优②服务质量高③宣传力度大④交通条件好
A.①②B.②③C.③④D.①④
类型:选择题
难度系数:一般0.65
收藏
纠错
详情

人口收缩是指一个区域出现总人口、劳动力数量、家庭户数等下降的现象。下图示意2009~2020年东北三省城市人口收缩区空间分布情况。完成下面小题。

1.2009~2020年,东北三省(     
A.重度人口收缩型城市行政等级高B.人口空间分布总体趋于均衡
C.轻度人口收缩型城市人口规模小D.经济发展重心整体向南移动
2.推测沈阳市没有出现人口收缩的主要原因是(     
A.经济较发达无外流人口B.老工业基地环境质量改善
C.对周边的“虹吸效应”强D.人才引进政策的吸引力强
3.针对东北三省城市的人口收缩现状,下列建议可行的是(     
①加大资源开采力度,大力发展工业经济
②参与区域产业分工,促进产业转型升级
③优化城市建设用地,增加居住用地面积
④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提升公共服务水平
A.①③B.②③C.①④D.②④
类型:选择题
难度系数:较易0.85
收藏
纠错
详情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