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进去-教育应平等而普惠
排序:
限于篇幅仅展示1000道试题,请根据关键词精准搜索
某二倍体植物的花色由位于三对同源染色体上的三对等位基因(Aa、Bb、Dd)控制,研究发现体细胞中的d基因数多于D基因不能表达,且A基因对B基因表达有抑制作用如图甲。某突变体细胞基因型(aaBBDdd)与其可能的染色体组成如图乙所示(其他染色体与基因均正常,A,B基因步骤图示染色体上,且产生的各种配子正常存活)。

(1)根据图甲,正常情况下,橙红色花性状的可能基因型有_____种;若某正常橙红花植株自交后代出现了两种表现型,则后代中表现型及比例可能为___________
(2)B与b基因差别的根本原因___________,对B与b基因的mRNA进行研究,发现其末端序列存在差异,如图丙所示,二者编码的氨基酸在数量上存在差异(起始密码子位置相同,UAA、UAG与UGA为终止密码子),其直接原因是______________ 。
(3)图乙中③的变异类型属于染色体结构畸变中的_______;基因型为aaBBDD的突变体花色为________ 。
(4)让基因型为aaBBDdd突变体与基因型为aaBBDD植株杂交,观察并统计子代的表现型与比例,若为_________,则其为突变体③。请写出突变体②与aaBBDD的植株杂交的遗传图解______
类型:非选择题
难度系数:困难0.15
收藏
纠错
详情
下图中甲表示动物体生命活动调节的部分过程,图中字母代表激素;图乙表示的是运动神经纤维末梢和骨骼肌细胞之间的联系;图丙表示免疫调节示意图。请据图回答:

(1)在寒冷环境中,机体通过神经—体液调节机制,使机体产热___________,以维持体温相对稳定,这一调节中枢位于_________________。血液中A.B.C激素含量会增加,但激素的含量却不会过高,因为在激素发挥作用的过程中存在________机制,其中A激素是______________
(2)研究表明,神经递质有很多种,作用效果也不同。Ach是一种兴奋性递质,在没有神经冲动传过来时,Ach存在于图乙的________(用图中的数字表示)中,当神经冲动传到轴突末梢时,Ach进入③中,作用于突触后膜,引起Na____(内流/外流),则突触后膜的电位表现为动作电位;而有一种抑制性中间神经元能释放神经递质作用于突触后膜,引起Cl________(内流/外流),则抑制突触后膜的兴奋。
(3)图丙中d细胞是________。研究表明,某种溶血性贫血病是由于病毒、药物等使患者红细胞膜抗原变性,刺激机体产生相应抗体,与红细胞膜抗原发生交叉反应,导致红细胞寿命缩短,发生溶血。这种病属于免疫学中的____________
类型:综合题
难度系数:困难0.15
收藏
纠错
详情
如图是某人工鱼塘生态系统能量流动过程中部分环节涉及的能量值[单位为103 kJ/(m2·y)]。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图中A代表的生理过程是呼吸作用
B.第二营养级到第三营养级的能量传递效率约为15.625%
C.该生态系统中生产者固定的总能量为9.6×104 kJ/(m2·y)
D.能量流动具有单向性的原因是捕食关系不可逆转
类型:单选题
难度系数:困难0.15
收藏
纠错
详情
鸡的芦花(显性)和非芦花(隐性)由性染色体上非同源区段一对等位基因(A、a),毛腿与光腿由常染色体上一对等位基因(B、b)控制,某正常个体基因在染色体上的分布如图所示。回答下列问题:

(1)“牝鸡司晨”是我国古代人民早就发现的性反转现象,原来下过蛋的母鸡,却变成了公鸡的样子,且发出公鸡样的啼声。从遗传的物质基础和性别控制的角度分析产生这种现象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某养鸡场欲通过一次杂交实验,达到根据后代羽毛特征对早期的雏鸡按雌雄分开饲养的目的,请选择亲本基因型 ____________。
(3)现用一只正常毛腿芦花公鸡与另一只正常毛腿芦花母鸡交配,后代中出现了3/16光腿芦花鸡,则说明毛腿性状为__________(填“显性”或“隐性”)。
(4)如果上图所示母鸡性反转成公鸡,这只公鸡与基因型为bbZaW正常母鸡交配,则子一代的性别及比例为 __________________,若子一代无性反转现象,则子一代雌雄个体随机交配,子二代中基因型有____种,其中光腿芦花雌鸡的比例为__________。
类型:非选择题
难度系数:困难0.15
收藏
纠错
详情
回答下列有关遗传的问题
(1)张某家族患有甲病,该家族遗传系谱图不慎被撕破,留下的残片如图。

①现找到4张系谱图碎片,其中属于张某家族系谱图碎片的是_________

②若16号和正确碎片中的18号婚配,预计他们生一个患病男孩的概率是_________
(2)李某家族也患有甲病,其遗传系谱图如图。

已知Ⅱ-3无致病基因,Ⅲ-1色觉正常;17号是红绿色盲基因携带者。若Ⅲ-1与17号结婚,则他们的孩子中只患一种遗传病的概率是_________
(3)上述张、李两家遗传系谱图中,有关人员的血型如下表:
张某家族
李某家族
9号
10号
15号
17号
Ⅰ-1
Ⅰ-2
Ⅱ-1
Ⅱ-2
Ⅱ-3
A型
A型
O型
A型
A型
B型
O型
B型
AB型
①16号的血型的基因型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17号和Ⅲ-1结婚,生一个孩子血型为B型的概率是_________
类型:综合题
难度系数:困难0.15
收藏
纠错
详情
某植物花色色素形成与基因的关系如图1,该植物两对等位基因与染色体关系如图2。请根据听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据图1和图2可知,开红花雌性植株的基因型有________种,图2中植物与开黄花植株大量杂交,若得到的子代只出现两种花色,则该黄花植株基因型为__________;若得到的子代出现三种花色,那么子代雌性植株中开红花个体所占比例为________________
(2)若该植物正常植株均为圆形叶纯合体,利用种子进行辐射诱变处理后单独隔离种植,出现了一株椭圆形叶突变雌株。若该性状是由于某条染色体上的一个基因发生突变而产生的,则:
①突变发生在常染色体上,则显性性状是___________________
②若该突变发生在Z染色体上,请设计杂交实验判断显性性状是圆形叶还是椭圆形叶。
Ⅰ.实验设计思路:取该椭圆形叶突变雌株与____________________杂交,统计子一代的表现型及比例。
Ⅱ.预测实验结果及结论:
若子一代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则圆形叶为显性性状;
若子一代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则椭圆形叶为显性性状。
类型:实验题
难度系数:困难0.15
收藏
纠错
详情
某种果蝇的体表生有直刚毛和分叉毛两种类型的体毛,受一对等位基因(D、d)控制。兴趣小组进行了如下实验:       

根据实验结果回答下列问题:
(1)该品系果蝇体毛的遗传符合分离定律,原因是_______
(2)控制体毛的基因D、d位于性染色体上,判断的依据是_______
(3)X、Y联会后存在同源区段Ⅱ和非同源区段I、Ⅲ,如图所示。从两个杂交组合的统计结果来看:

①D、d不会位于Ⅲ区段,原因是_______
②D、d也不会位于I区段,原因是_______
(4)让杂交组合一的F2中雌、雄个体随机交配,子代中直刚毛与分叉毛个体的比值为______
类型:非选择题
难度系数:困难0.15
收藏
纠错
详情
某雌雄异株植物的花色红色和白色为一对相对性状,由常染色体上的两对等位基因(A、a,B、b)控制,已知花色在雌株和雄株上的表现有差异。用纯合的两株亲本植株杂交得F1,F1自由传粉得F2,相关表现型及比例如下表所示。请回答下列问题:

(1)该植物花色的遗传遵循___________定律。
(2)亲本红花雄株的基因型可能是___________。F2的白花雌株中,纯合子植株所占比例是___________
(3)现有红花和白花雄株若干,请设计杂交实验鉴定某红花雌株含有控制花色的显性基因的数目(写出杂交实验方案及预期结果)。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类型:非选择题
难度系数:困难0.15
收藏
纠错
详情
Ⅰ.下表列举了不同性别的二倍体植物酸模(俗称野菠菜)的染色体组成(包括常染色体与性染色体)及X与Y的比例情况,已知酸模的体细胞中有21或(21 ± 1)条染色体,表中A指的是常染色体,X与Y属于性染色体但不互为同源染色体。请回答:

(1)酸模产生的初级精母细胞内出现的四分体的数目为___________
(2)酸模雌株与雄株杂交,子代的表现型及比例为___________
(3)不同性别的酸模单株隔离种植,只有___________(填“雌雄同株”、“雌株”或“雄株”)的酸模才能结出种子。
Ⅱ.已知昆虫的长翅和短翅由等位基因A、a控制,长刚毛和短刚毛由等位基因B、b控制,两对性状独立遗传。现有长翅短刚毛雌性个体和短翅长刚毛雄性个体杂交,F1雌性均为长翅长刚毛、雄性均为长翅短刚毛,F1雌雄个体相互杂交得到的F2中长翅︰短翅=3︰1,长刚毛︰短刚毛=1︰1。为验证F1中雄性个体产生配子的种类及比例,请从F2中选择相应个体与之杂交,写出杂交组合并预测结果。
杂交组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预测结果: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类型:非选择题
难度系数:困难0.15
收藏
纠错
详情
近年来臭氧层的破坏,使到达地面的紫外线辐射(UV-B)显著增强;温室效应的加剧,导致气候变暖。为了研究UV-B和温度对植物光合速率的影响,某研究小组选取某作物进行了相关实验,结果如图。请回答下列问题:

(1)小组成员提出:UV-B会主要降低绿叶中叶绿素a的含量。为验证该观点,小组成员先用______提取两组绿叶中的色素,再比较层析后的滤纸条从上往下的第______条色素带宽窄。
(2)实验结果证明上述观点是正确的,说明UV-B辐射能______(填“降低”“提高”)该作物光合作用光反应产生______的速率,从而影响有机物的合成。
(3)在UV-B某作物幼苗光合速率的影响中,请根据实验结果就温度面如何提高该作物产量提出可行性建议并说明理由______
类型:非选择题
难度系数:困难0.15
收藏
纠错
详情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