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地时间2022年10月26日晚间,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NASA)的太阳动力学天文台用卫星捕捉到了一张照片(下图),看起来太阳仿佛在“微笑”,微笑出现的位置是太阳的日冕层。据此完成下列小题。
A.黑子 | B.耀斑 | C.日珥 | D.日冕洞 |
A.①②③ | B.①②④ | C.①③④ | D.②③④ |
材料一 我国拥有世界上最早的黑子记录,但人类系统观测黑子的历史不足300年。黑子数量高峰年称为太阳活动峰年,预测第25个太阳活动周期于2018年开始。
材料二 太阳活动周期预报图。
A.岩层的形成顺序依次为①②③ |
B.甲地是背斜顶部被侵蚀而形成的谷地 |
C.乙地貌是岩层受张力作用后被侵蚀形成 |
D.丙地貌的地质构造与泰山相同 |
读河流的演变过程图,完成下面小题。
A.a阶段时,主要以沉积作用为主 |
B.b阶段时,河流下切侵蚀作用加强 |
C.c阶段时,河谷出现连续的河湾,河谷发育成熟 |
D.经过a、b、c阶段后,河谷展宽,横剖面呈“V”形 |
A.河流堆积地貌是地壳运动的结果 | B.三角洲平原的形成与河流堆积作用无关 |
C.河流堆积地貌是由河水的搬运作用形成的 | D.河水的搬运作用为堆积地貌的发育输送了大量物质 |
A.凹岸、凸岸均为侵蚀 | B.凸岸侵蚀、凹岸堆积 |
C.凹岸侵蚀、凸岸堆积 | D.凹岸、凸岸均为堆积 |
2020年12月,嫦娥五号月球探测器圆满完成我国首次月壤采样返回任务。小明为同学们讲解该任务时,绘制了从北极上空俯视的太阳系局部示意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A.恒星 | B.行星 | C.卫星 | D.彗星 |
A.①② | B.①③ | C.①④ | D.②④ |
A.行星、卫星 | B.太阳、月球 |
C.陨星、高速飞行的大型客机 | D.彗星、星际物质 |
1904年,英国天文学家爱德华蒙德发现,以太阳表面纬度为纵坐标,年份为横坐标,绘出的太阳黑子分布图就像翩翩起舞的“蝴蝶”(下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A.温度比周围太阳大气温度更高 |
B.在太阳表面的纬度分布有规律性 |
C.出现在太阳大气圈色球层上 |
D.数量的增加会导致气候变暖 |
A.24小时 | B.1年 | C.11年 | D.76年 |
A.干旱或洪涝灾害频率加剧 |
B.极光现象范围扩大到中低纬度 |
C.地球磁场受干扰,影响无线电信号传输 |
D.干扰电离层,引发磁暴现象发生 |
A.A一氧气,氧是生物体的基本元素 |
B.A一氮气,吸收紫外线,保护地球生命 |
C.B一氧气,地球生物维持生命活动的必需物质 |
D.B一氮气,吸 收地面辐射,具有保温作用 |
A.臭氧尽管含量少,但却能够吸收紫外线,有“地球生命的保护伞”之称 |
B.水汽和杂质是成云致雨的必要条件 |
C.干洁空气中氮气含量最大,这为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提供了原料 |
D.二氧化碳吸收地面辐射,具有保温作用 |
近年来,生活在南美洲南端一些岛屿上的许多动物视力严重退化,羊患上了白内障,野兔和鸟类几乎双目失明,渔民捕到的鱼大多是盲鱼。当地居民外出时暴露的皮肤很快就被晒得透红,眼睛也有痒痛感。这种情况是由大气层中臭氧层被破坏而造成的。臭氧层保护是当今全球最重要的环保议题之一。下图反映了9月份30°S~80°S平流层臭氧总量多年变化状况。
A.最大值所在位置南移 | B.随高度的增高而递减 |
C.在高纬地区递减明显 | D.随大气CO₂浓度而增加 |
A.太阳紫外线辐射减小 | B.平流层气温降低 |
C.酸雨区面积缩小 | D.地面辐射强度减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