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人员用一定大小的新鲜菠菜的叶子进行了如下图所示的一系列实验。试分析回答:

(1)指示剂使用麝香草酚蓝,其变色范围是:pH=6.0呈黄色,pH=7.0呈墨绿色,pH=7.6呈蓝色,结果如下表:
试管编号
| ①
| ②
| ③
| ④
|
实验开始时指示剂颜色
| 绿色
| 绿色
| 绿色
| 绿色
|
实验完成后指示剂颜色
| 蓝色
| 绿色
| 黄色
| 绿色
|
分析试管颜色变化原因:
则试管①指示剂变蓝的原因是
___________________;
则试管③指示剂变黄的原因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该实验中起到对照作用的是
___________________试管(填试管编号)。
实验后得到以下相关图形分析,根据图形回答相关问题:

(2)能进行图一反应的是
____________试管(填试管编号), 图一中的A 和C分别代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若图二是在CO
2浓度为0.1%的条件下进行实验测得的曲线,其中表示光补偿点的是
____________(填字母)。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当CO
2浓度改用0.3%时重新进行上述实验,在图二中光饱和点向
___________方向移动。
(3)若图三表示在图二的a光照强度下该叶片的一个叶肉细胞,则图中不该有的箭头是
_________________(填字母),此时该细胞产生ATP的场所有
______________。
(4)图曲线表示在4种实验条件下测定的不同光照强度对光合作用速率的影响。

①0.10%CO
2,温度在30℃ ②0.10%CO
2,温度在20℃
③0.03%CO
2,温度在30℃ ④0.03%CO
2,温度在20℃
由实验结果分析得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都能影响光合速率。③和④曲线重叠的主要原因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为了探究植物体呼吸强度的变化规律,研究人员在不同的温度和空气不同的氧含量下,测定了菠菜叶的二氧化碳释放量,其数据如下表所示(表中为相对值)。请据其分析回答:

①该实验数据是在
__________________试管(填试管编号)所示实验环境条件下测得的。
②研究人员在对数据分析时,发现在温度、氧含量分别为
____________________的条件下所测数据最可能是错误的。
③就表中数据分析,蔬菜长期贮藏的最佳环境控制条件是温度、氧含量分别为
_________。
④此条件下植物细胞内二氧化碳的产生场所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⑤表中数据反映出当氧含量从20%上升到40%时,植物的呼吸强度一般保持相对稳定,其原因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