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进去-教育应平等而普惠
排序:
限于篇幅仅展示1000道试题,请根据关键词精准搜索
Period2(Per2)基因是一种抑癌基因,干扰Per2基因表达有利于肿瘤细胞存活和促进肿瘤发生。p53肿瘤抑制因子是一个关键的转录因子,调节DNA修复、细胞周期、衰老凋亡等相关细胞途径,是抵抗癌症发病和进展的重要防御因子,并且是通过与癌蛋白MDM2负调控作用调节其功能。为探究裸鼠体内下调Per基因对人胶质瘤细胞U343细胞株中P53的可能调控机制,科研人员做了如下实验:
Ⅰ.裸鼠胶质瘤模型构建
(1)培养U343细胞常在培养基中加入____________,一段时间后用________________消化,制成细胞悬液。
(2)人工合成低表达Per2基因,以某种病毒作为运载体,构建重组DNA,导入到培养好的U343胶质瘤细胞中(实验组),同时还需要设置2组对照组,分别为:________________(对照组1)、空白对照组(U343)(对照组2)。
(3)每组等量同龄健康裸鼠,皮下相同部位分别对应注入上述组别的U343细胞,适宜条件下培养,定期记录瘤体体积,记录到成瘤(体积达1000mm3)的时间,处死小鼠,取出瘤体,提RNA和蛋白质。
II.实验结果
(4)实验组小鼠成瘤时间短于两对照组,且相同时间内实验组瘤体体积大于两对照组。
(5)检测各组U343胶质瘤细胞中Per2 蛋白含量(各组mRNA含量关系同Per2蛋白含量关系),如图1所示。

注:图中从左向右依次为实验组、对照组1、对照组2。
由图1结果可知,细胞中GAPDH蛋白表达量相对稳定,在实验中可作为参照,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该实验结果说明实验组Per2基因低表达体系构建成功。
(6)已知当DNA损伤后,DNA检测点基因ATM被激活,随后诱发p53激活,而c-myc是原癌基因,p53可与c-myc的启动子相结合发生乙酰化反应,已知c-myc的转录,相关基因表达后蛋白检测如图2(各组mRNA含量关系同蛋白含量关系)

注:图中从左向右依次为实验组、对照组1、对照组2。
由图2可推测,Per2基因的作用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III.下调Per基因对人胶质瘤细胞U343细胞株中P53的可能调控机制
(7)综上,Per2基因低表达可明显促进胶质瘤的发生发展,请你提出一种可能的调控机制: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导致胶质瘤的发生和发展。
类型:非选择题
难度系数:困难0.15
收藏
纠错
详情
鸡的快慢羽是一对伴性遗传性状(见图1),常被用于初生雏鸡的自别雌雄。家禽性别遗传方式为ZZ(雄性)和 ZW(雌性);快慢羽性状的遗传基础是该性状由 Z 染色体上基因控制。快羽雏鸡主翼羽长于覆主翼羽,慢羽雏鸡翅膀羽毛表现多样化,包括主翼羽和覆主翼羽等长、主翼羽短于覆主翼羽以及只见覆主翼羽,主翼羽还未长出。研究人员以贵妃鸡(Gallus gallus)快羽与慢羽品系作为研究分析的素材进行遗传实验与分析。

Fig. 1 Comparison analysis between the early and late feathers
(1)若快慢羽性状由一对等位基因控制,且慢羽对快羽为显性,则育种中选择表现型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纯种鸡进行杂交,根据子一代羽毛表现即可分辨雌雄进行选育。
(2)野生型鸡羽毛几乎全为快羽,而家养鸡羽毛表现十分多样,请从现代生物进化理论角度做出合理解释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研究人员推测,决定慢羽表现多样性的可能性有多个,请根据高中所学写出两个合理的推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利用 PCR-RFLP 技术分析慢羽公鸡是纯合子还是杂合子。已知慢羽表型是由于 ev21 序列在鸡基因组 DNA 的插入引起。根据ev21序列设计引物进行PCR扩增,产物只有一条带1450bp(见图3)。

Fig. 3 The PCR results using primers targeting URev21
然后再用HaeⅢ酶切进行电泳检测(见图4)。

Fig. 4 Digestion analysis with HaeⅢon PCR products obtained from the late feather cocks
M 为 DL 2000 DNA Marker;1 条带(B-1)和 2 条带(A1~14,B2~5,B7)的个体,3 条带(B6,B8)的个体。
研究人员分析:慢羽公鸡经过 PCR-RFLP 分型后,通过琼脂糖凝胶电泳检测,发现多数个体 PCR 产物酶切结果为 2 条带(图 4A),少数个体表现为 1 条带或 3 条带的酶切结果(图 4B)。本实验结果表明检测分析的慢羽鸡样本中存在_____________________。由此可以确定,慢羽鸡羽毛多样性的最可能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研究人员从慢羽鸡中选取慢羽基因完全相同的公鸡和母鸡建立纯种品系,然后将产生的子代中的_________鸡出售给养殖场进行繁殖和饲养。
类型:非选择题
难度系数:困难0.15
收藏
纠错
详情
玉米是我国的主要农作物之一,它是雌雄同株植物,顶端开雄花,叶腋开雌花,即能同株传粉,又能异株传粉。在玉米繁种过程中发现一个玉米穗发芽突变体,即在收获前籽粒在母体植株果穗上发芽的现象。穗发芽严重影响玉米的产量、品质,给作物生产带来严重的经济损失。为探究此突变体的遗传机理,科研人员进行了实验。
(1)玉米是杂交实验常用材料,在杂交实验中与豌豆相比的优点是__________________(杂交、自交、测交)相对简便易行。如图1所示,与一般突变体不同,穗发芽是籽粒时期表现出的性状,在果穗收获时,萌发的胚芽已干枯致死。因此将同一果穗(命名为vp-like4植株)上的正常籽粒再种植、自交,观察vp-like4穗发芽的遗传稳定性和分离比例,结果如图2所示。此结果表明vp-like4突变体的穗发芽性状由______________________控制。

A:vp-like4 杂合突变体授粉后30 d 果穗上正常籽粒和穗发芽籽粒;
B:vp-like4 杂合突变体授粉后60 d 果穗上正常籽粒和穗发芽籽粒;
C:成熟的正常籽粒(WT)和穗发芽籽粒(vp)。标尺=1 cm。

(2)已报道的玉米穗发芽突变体主要通过阻断脱落酸(ABA)的生物合成或降低对脱落酸的感应度而使籽粒在母体果穗上提前萌发。对vp-like4突变体果穗涂抹____________,发现能抑制种子萌发,则排除vp-like4突变体对ABA 的响应不足的可能性。
(3)科研人员采用BSR-Seq 技术进行基因定位分析,将vp4基因定位在玉米第5 染色体173.8~175.6 Mb 区间内。通过基因测序发现,在此定位区间内存在一个已报道的与玉米穗发芽相关的Vp15 基因。
(4)已报道的两种Vp15隐性突变体vp15-umu1 和vp15-DR1126 不能正常合成ABA,从而表现穗发芽。由于正常籽粒基因型无法确定,本研究利用混粉的方法进行初步的等位性检测。混粉杂交步骤如下:
①分别从vp-like4、vp15-umu1、vp15-DR1126 的杂合体后代中随机挑选正常籽粒种植,种植vp-like4 3 行,vp15-umu1和 vp15-DR1126 各2 行,每行25 株
②开花授粉时,任选vp-like4 中一行进行单株自交,同时收集这一行单株的花粉进行混粉,分别授粉杂交vp15-umu1和 vp15-DR1126 的其中一行每一个单株。
③同理,vp15-umu1 和 vp15-DR1126 的另外一行每个单株自交,同时分别收集各行的花粉,混粉分别杂交vp-like4 的另外2行中每个单株。授粉后30 d,剥开苞叶检测穗发芽情况。
检查自交后检测穗发芽的情况以确保混粉的花粉中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混粉杂交的4行植株中均存在有穗发芽的果穗,这一结果初步说明vp-like4 基因是vp15 的等位基因。
(5)已知vp-like4 基因序列后,可进行植株基因序列验证和准确的杂合体等位杂交,杂交组合如下图,预期实验结果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注:vp-like4/+表示一个基因为突变基因,另一个基因为野生型的个体
(6)分别取vp-like4、vp15-umu1、vp15-DR1126 杂合突变体果穗上的正常籽粒和穗发芽籽粒,利用实时定量荧光PCR检测Vp15 基因的表达量(如图5),根据实验结果推测vp-like4是vp15的一个新的等位基因,依据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类型:非选择题
难度系数:困难0.15
收藏
纠错
详情
如图是人体体液免疫的模式图,请据图回答:

(1)图中具有增殖分化能力的细胞是________(填字母),能够特异性识别抗原的细胞有______(填字母)。
(2)人体患天花、伤寒等疾病后,终生不再感染。当天花病毒再次入侵时,人体消灭病原体的主要过程是_________(用箭头和图中的文字、数字序号表示)。
(3)浆细胞一般停留在淋巴结中,每秒钟能产生2000个抗体。浆细胞与分泌抗体相适应的细胞结构特点是_____________
(4)对于多数抗原来说,细胞C的活化需要两种信号刺激,一种信号是____________,另一种信号是________________
类型:综合题
难度系数:困难0.15
收藏
纠错
详情
某昆虫的红眼与朱红眼、有眼与无眼分别由基因A(a)、B(b)控制,其中有一对基因位于性染色体上,且存在两对隐性基因纯合致死现象。一只红眼雌性个体与一只朱红眼雄性个体交配,F1雌性个体中有红眼和无眼,雄性个体全为红眼。让F1雌雄个体随机交配得
F2,F2的表现型及比例如下表。

回答下列问题:
(1)有眼对无眼为_______性,控制有眼与无眼的B(b)基因位于_______染色体上。
(2)若要验征F1红眼雄性个体的基因型,能否用测交方法? _______,其原因是_______
(3)F2红眼雄性个体有_______种基因型,让其与F2红眼雌性个体随机交配,产生的F3_______种表现型,F3中无眼雌性个体所占的比例为_______
类型:综合题
难度系数:困难0.15
收藏
纠错
详情
下图是甲(致病基因用A或a表示)、乙(致病基因用B或b表示)两种单基因遗传病的家系图。家系中无突变发生且其中一种病为伴性遗传病。已知正常人群中乙病携带者占1/6,且含乙病致病基因的雄配子半数致死。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A.7号个体体细胞中最多有4个致病基因
B.6号与8号个体基因型相同的概率为1/2
C.11号个体与人群中正常男性结婚,生育一个两病兼患男孩的概率是1/46
D.若10号与12号个体结婚,生育一个只患一种病后代的概率是3/8
类型:单选题
难度系数:困难0.15
收藏
纠错
详情
黑腹果蝇的翅型有很多种,实验常用的有长翅、小翅和残翅,其中长翅(翅较长)为野生型,小翅(翅较短)和残翅(几乎没有翅)均为突变型,且对长翅均为隐性。现用纯种小翅果蝇和纯种残翅果蝇进行如下杂交实验。

(1)由杂交一可知控制翅型的基因位于___________对同源染色体上,翅型的遗传符合___________定律。由上述杂交结果推测小翅基因最可能位于___________染色体上。
(2)分析可知,杂交二F2中残翅雄蝇的基因型有___________种,F2雌蝇的表现型及比例为__________。
(3)判断果蝇控制某个性状的基因是否纯合通常可采用___________的方法,但此方法不能确定杂交二F2中残翅雌蝇的小翅基因是否纯合。 科研人员在进行杂交二实验时,选择了同一条染色体存在小翅基因和___________(填“直刚毛G”或“卷刚毛g”)基因的雌果蝇作为亲本进行杂交(假设两对基因不发生交换)。若F2中残翅雌蝇的刚毛性状表现为___________,则该果蝇的小翅基因一定纯合。
类型:实验题
难度系数:困难0.15
收藏
纠错
详情
甲病由两对常染色体上的两对等位基因控制(只有基因型为B_D_才表现正常),其中Ⅰ-1基因型为BbDD,且Ⅱ-2与Ⅱ-3婚配的子代不会患甲病。乙病为单基因遗传病(由基因G、g控制),其中Ⅰ-2不携带乙病基因(不考虑突变)。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Ⅰ-4和Ⅱ-1的基因型都为BbDdXgY
B.Ⅱ-2和Ⅱ-3再生一个正常孩子的概率为3/8
C.Ⅲ-2的一个初级精母细胞中可能含有3个致病基因
D.Ⅲ-1与基因型为BbDdXgY的男性婚配,子代患病男孩的概率为37/128
类型:单选题
难度系数:困难0.15
收藏
纠错
详情
用基因型为Aa的小麦分别进行:①连续自交、②随机交配、③连续自交并逐代淘汰隐性个体、④随机交配并逐代淘汰隐性个体,根据各代Aa基因型频率绘制曲线如图。下列分析错误的是
A.要尽快获得AA纯种小麦,③比④更慢
B.曲线Ⅱ的F3和曲线Ⅲ的F2中Aa基因型频率相等
C.曲线Ⅳ的Fn中纯合体(子)的比例比上一代增加(1/2)n
D.曲线Ⅰ和Ⅳ的各子代间A和a的基因频率始终相等
类型:单选题
难度系数:困难0.15
收藏
纠错
详情
如图所示为基因型AaBb(两对基因独立遗传)的某种二倍体动物的两个正处在分裂状态的细胞。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两个细胞所属的分裂方式相同
B. 两个细胞中染色体组数和同源染色体对数相同
C. 两个细胞中A、a基因的位置异常,其原因相同
D. 两个细胞发生了相同类型的可遗传变异
类型:单选题
难度系数:困难0.15
收藏
纠错
详情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